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国计民生

刘步尘:格力的短板在哪里?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刘步尘
2010年08月24日11:35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请勿转载)

  争取更多媒体及业界权威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已经成为格力实施品牌战略的当务之急

  格力能有今日的成绩,与其始终坚持“产品第一,营销第二”战略密不可分。就营销而言,格力并无太大优势;如果非要说格力有什么营销优势,那就是渠道模式与众不同。一年500亿的销售额,才100来个业务员,这是个奇迹。

  但这种渠道模式是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劣势。因为至今未与大连锁实施全面合作,消费者在国美、苏宁很少看到格力产品的身影。因此,格力多年居于中国空调行业领导地位,实际上是其产品力带来的结果,产品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营销力的不足。

  中国大多数家电企业属于“营销主导型”企业,产品和技术被放在了次要位置,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因素,直接导致中国家电产品和外资品牌较量时,产品优势不足。

  格力属于典型的“技术主导型”企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依赖性很大。那么,是不是技术主导就战无不胜呢?还要看具体情况。和大多数中国企业刚好相反,格力向技术倾斜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整合营销的作用。在格力,“渠道”几乎成为“营销”的代名词,对自有渠道的倚重前所未有。事实上,渠道不等于营销,更不是营销的全部。许多媒体反映:格力难以接近!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与媒体的关系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媒体关系不睦几乎是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实际上,格力已经体验了与媒体关系不睦的麻烦。今年7月15日,格力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G10低频控制技术”、“超高效定速压缩机”、“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三大核心技术。但从媒体发布结果看,新闻报道并未达至预期目标,不仅发布数量未达预期,而且传播导向也出了问题。有媒体引用竞争对手的话说“三大技术推出即落后”,对“三大核心技术”做出较为负面的评价,对于“技术为王”的格力来说,这不啻是一场侮辱。遗憾的是,对这一明显与事实不符的说法,格力并未给予澄清,而是选择了沉默。也许格力不愿因此陷入口水战,但是,在事关企业技术形象的原则上沉默,很容易给人造成“默认”、“没有底气”的印象。

  再举一例。董明珠说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无氟空调实乃有氟,旋即遭到其他空调企业炮轰。实事求是地讲,董明珠没有说错,她说的无氟是纯粹意义上的无氟,而目前空调企业推广的无氟,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无氟的概念。在“完美主义者”董明珠看来,R410a“无氟新冷媒”实际上含有氟元素,既然如此就不应该叫无氟。而大多数企业所指的无氟并不是指制冷剂里不含氟元素,而是不含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氟氯烃。耐人寻味的是,作为裁判的家电行业协会,最终选择站在董明珠的对立面。这当然是件让人纠结的事情,折射出格力舆论环境的严峻,你可以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可以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但是,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之下,格力的“一意孤行”注定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

  凡此种种,都说明一个问题:争取更多媒体及业界权威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已经成为格力实施品牌战略的当务之急。

  据说,格力的平面广告至今都是市场部人员自己设计,对于一家现代化大企业来说,这几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被解释为“格力广告不够好看”的原因。

  在整个中国家电界弥漫“营销崇拜”的今天,格力执着于技术进步令人感佩,这也是格力初步建立国际企业基因的依据。如今,很多人买空调的第一选择就是格力,这是对格力最好的褒奖。然而,格力的目标毕竟不是停留在做一个优秀中国企业的层面,它希望做一家受人尊重的企业,完成从优秀向卓越的跨越。

  老实讲,以目前格力战略还不足以完成这样的跨越。虽然格力空调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然而其品牌形象与国际企业尚有不小差距;格力空调的市场主体还在国内,国际市场贡献率还不到50%;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比例还不够高,技术开发尚未完成从“领先者”到“发明者”的转型……对于今天的格力而言,在巩固既有优势的同时,尽快弥补品牌短板,才是聪明的做法。实施科学、规范的广告宣传和公关战略,是实现格力形象提升的有效路径。这当然不是说格力必须推翻既有形象、放弃既有优势,而是说引入现代企业必须建立的整合营销推广体系,是格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不二之选。格力应该具有更开放的心态。

  还需要提醒格力的是,除了营销传播观念需要检讨,其变频战略同样需要再审视。早在1999年,格力即着手开发变频空调(在2000年出版的董明珠《棋行天下》一书中讲到),但是,自2009年变频空调在中国迅速兴起以来,格力的变频形象显然已经落后于最大竞争对手美的。这正是人们猜测美的有可能借助变频超越格力的原因。格力变频形象不足,原因在哪里?首先是宣传力度不足,广告投放比竞争对手少,另外成龙代言的广告也不够精彩;其次是格力变频战略给人留下“摇摆”感,这和董明珠表示“定频照样能省电”有关。类似的例子曾经发生:在平板电视迅速兴起的2005年,作为“彩电老大”的TCL仍然宣传“CRT电视至少还有5年的好日子”,结果,当平板时代到来的时候TCL落在了海信后面。

  相反,美的却抓住了变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格力自信在变频领域的实力足以让它在变频时代继续独领风骚,但是在消费者及媒体的眼里,格力这一局已经落后于美的。这恰恰是格力最不愿意看到的。

  看来,还是传播层面出了问题。

  (作者系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

  刘步尘的微博

  刘步尘的其他专栏文章

  刘步尘:中国企业的短板到底在哪里?

  刘步尘:格力美的,谁更聪明?

  刘步尘:美菱的机会在哪里?

  刘步尘:“营销主导”战略走向穷途末路

  刘步尘:比亚迪进军家电胜算几何?

  刘步尘:日产汽车凸显战略短板

  刘步尘:两大难题考验李东生智慧

  刘步尘:从比较优势到绝对优势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