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锋言锋语

李长安:警惕“后发劣势”陷阱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李长安
2010年09月07日14:32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如果不能在市场公平竞争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和政府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中国就极有可能陷入“后发劣势”的陷阱当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总量指标上,中国的GDP已经一举超过日本而坐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宝座;在人均指标上,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已成功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日益显著,而令人惊叹的经济成就也被世界誉为“中国奇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原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就是充分发挥了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从而有可能缩短初级工业化时间,实现技术上的“蛙跳”,较快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是后发优势理论通过具体实践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典范国家之一。

  但是,不少经济学家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后发优势的同时,也并存着所谓的“后发劣势”。按照沃森和杨小凯的说法,如果后发国家不在制度改革上有所作为,那么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毫无疑问,制度的变迁和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已经做出了各种定量研究和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国有企业改革等制度性变革,为中国经济释放出极大的增长动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而敏感的时期,后发优势带来的增长空间正在逐步缩小,而制度约束所带来的后发劣势风险则大大上升。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公平的市场竞争制度仍未建立。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多种所有制有了很大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基本形成。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国有经济凭借经济和行政垄断形成的有利地位,占用了大部分重要的经济资源,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确立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目标并未完全实现。相比之下,非公经济的发展却困难重重,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国有经济垄断现象的加剧和非公经济发展的举步维艰,将给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埋下放缓和波动的隐患。

  第二,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分割现象严重。由于户籍制度改革迟迟未能有突破性进展,中国劳动力市场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分割的趋势日益显著。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劳动力市场的大规模流动和制度性分割产生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加剧,劳资冲突不断,社会不公现象突出。

  第三,有效的政府管理制度依然不全。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必须从企业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很显然,目前我国的政府管理制度离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距甚远。不仅如此,政府不但充当市场经济的“裁判”,还是举足轻重的“运动员”。张军和张五常就指出,中国的地方政府之间为了本地GDP增长而展开激烈竞争,这是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虽然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减少集中决策的失误,但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破坏,以及贪污腐败现象盛行,却给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忧。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唯GDP论”的企业型政府往往容易弱化甚至放弃其公共服务的职能,致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公民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不全,这是普通民众未能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最重要的体现。

  由此可见,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果不能在市场公平竞争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和政府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中国就极有可能陷入“后发劣势”的陷阱当中。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将制度建设放在第一位,将其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来抓。值得强调的是:短时间的经济波动在所难免,但制度上的缺陷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威胁。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李长安的微博

  李长安的其他专栏文章:

  李长安:下调油价“点刹”通胀预期

  李长安:城镇化面临驱动力不足挑战

  李长安:遏制“投资饥渴” 化解地方债务危机

  李长安: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才是主角

  李长安:富士康打响产业梯度转移“发令枪”

  李长安:农民工收入到底是高是低?

  李长安:将人口红利还给中西部

  李长安:“低素质”流动人口何罪之有?

  李长安:再问“区域经济规划热”

  李长安:必须刺破“城镇化泡沫”

  李长安:空置率折射地产泡沫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