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再谈房产调控的“封顶”与“保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9月17日00:55
  房地产调控到了“金九银十”的今天,多少有点骑虎之势,左右为难。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却要几个月内见分晓,而且一定要降价为成效,那就只能用“组合拳”硬打。有的部门恨不得明天就宣布不再实行按揭,有的地方干脆不让高价楼盘销售以压低均价。这些做法究竟能起什么作用,究竟对哪些购房者更不利,明眼人一看就知。

  目前,由于舆论普遍把房价下跌和调控有力以及“政治正确性”连在一起,已经造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哪个地方的房价敢涨,就是在反对调控政策,就是政府不作为,和开发商站在一起而不是和人民站在一起。

  我们已经发表了多篇社论,坚决拥护房地产调控,但对目前这种不实事求是、不理性分析、不立足长远、非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情绪,对于把房价问题过于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氛围,我们无法认同。房价固然是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房价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调控有效与否”和“房价回落多少”并不全然相等。在之前的社论中,我们提出,要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调控要有持久战的准备。调控者不能把自己逼到“房价只能降”的死角,市场可以硬压一时,但改变不了其基本运行规律。

  读者可能会问,若要《第一财经日报》提一个房地产调控思路,你们将怎么办?我们的态度,之前已有表述,那就是:房地产调控既要“保底”,也要“封顶”。

  房地产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对GDP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功劳很大;与此同时,由于“封顶”与“保底”不力,房地产也越来越扭曲,必须调控。

  关于“封顶”,并不是说政府要规定市场价格,严禁逾越;而是说,在中国房地产的价格上升中,除了合理因素(如城市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外,交易驱动型、资产依赖型的比重过高,其典型表现就是炒房大热,囤房成风。对这两种促使房价急升的不合理因素,我们一直缺乏有力的调控手段。

  炒房大热,囤房成风,虚业压榨实业,资本压抑劳动,既使得资产泡沫累积,特权阶层暴利,又使得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凸显。所以我们提出,房地产调控必须“封顶”。“封顶”不是针对某一价格“硬封”,而是要采取切实措施,逆转那种把住房当成投资投机品的只升不降的预期。例如,可以针对一个家庭、一个居民的住房保有总数进行限制,凡超出该数字(如一个家庭一人一套房)的多余住房,给予一定期限(如三年)必须卖出,此间可以降低交易税费。逾期再卖,交易税费则会猛增。一定期限后,如果你想再买一套住房,必须先卖出现有的一套才有条件。

  上述制度安排的实质,是要严格“限定”那些囤积住房多多益善者,明确宣示,由于国情、地情、民情所限,中国不允许房地产变成投机品,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也要局限在较小范围之内。这一制度并不妨碍广大人民的改善性居住需求。只要不突破保有住房总量,就不征收带有歧视性的交易税费。

  倘若有此制度,则依靠房产升值而牟利的预期就会扭转,不合理的购房需求必然大为萎缩。现在靠金融手段抑制不合理需求,对富人的打击不大,而对中等收入者改善性需求的打击却很大。根本的解决之道只能是“总量封顶”,你再富也只能买个三四套房,从根上“断绝”投机投资型需求。

  接下来谈谈“保底”,也就是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设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房地产要平稳健康发展,第一项任务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李克强副总理也指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低收入家庭住房实行保障,对中等偏下收入群众住房给予支持,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2009年,全国建成廉租住房以及经济适用住房、改造棚户区住房和农村危房共400余万套,今年计划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00万套,增幅很大。

  而对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也多次报道。概而言之,一要防止特权阶层借安居之名行谋私之实,如一些地方专门为特权阶层和部门“定制”户型很大的经济适用房;不少保障性住房落到特权者手中转租牟利;二是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把“安居”落到实处,而只是停在嘴上。按照国家规定,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必须用于补充城市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但几乎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做到。

  在中央政府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各地政府在保障性住房领域都在“大干快上”。市场的普遍共识是,未来几年城市住宅将由商品房和保障性安居房两部分组成,后者比重将越来越高,并对前者的价格构成冲击,促其“软着陆”。

  从我们的观察看,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数量够不够的问题,而是保障房能否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使得消费者满意的问题。

  目前各地已建设完工的保障性住房,不少还闲置在那里,分配给谁,如何分配,还在踌躇酝酿中。有的原本要住进去的居民,看了以后不满意,宁可不住。有的住进去的,因为环境、质量、物业管理等问题,经常牢骚满腹。

  在建的保障性住房,很多是强行启动,硬上快上。但这些产品,从定位、规划、配套、户型、功能、质量到物业,并没有仔细做过消费者研究,也没有进行过试点,有些明知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不算太大,因为急着完成任务,也都“萝卜快了不洗泥”。这种带有“恶补式”的安居工程,将来能否真正适合消费者需求,实在堪忧。消费者要的不只是一个窝,而是一个家。尽管成本低,但是低成本也有低成本的做法,对消费者价值的考虑不能省略,不能省心。

  在各地过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我们已经看到,由于没有认真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不少保障性住房的价值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会下降,最后,“安居者”非但不能安居,还可能逃离。

  安得广厦千万间,万千人民俱欢颜。房地产关系上百行业,千家万户,关系中国社会经济的当前和未来,不可不慎而对之,更不可只是喊喊口号,宣泄宣泄情绪。我们认为,在商品房市场上,通过对住房保有总量的限制,才能真正扭转交易驱动、资产依赖的心理预期,减弱房价上涨的动力。在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基于消费者立场,仔细地研究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研发,选准和选好开发商,才能长治久安。

  “封顶”的关键在于,敢不敢调整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保底”的关键在于,要把这部分消费者同样看作必须尊重、必须敬畏的消费者,用合格和优良的产品满足其需求。这方面国外有很多好做法,值得借鉴。

  而口号式的、大跃进式的简单方法,看似有效,轰轰烈烈,用心良好,最后却往往带来资源的浪费,规律的扭曲,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可不慎!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