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6年后重出江湖 可转债基金投资也疯狂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邓妍
2010年11月08日01:31

  一直以来,基金公司规模增长主要靠新发基金,但本周看到的一组数据,一批业绩抢眼的中小公司在打破这种格局,这将对整个行业起到很大的激励效应。

  如华商盛世成长基金,首募不足4亿元,现已超80亿元;同样的还有东吴基金,据Wind统计,东吴策略、东吴行业轮动基

金和东吴双动力基金三季度份额增长率分别达130.7%、30.3%和12.0%,而三季末所有老基金份额平均增长仅5%。

  从基金公司三季度总规模增长率看,增幅前5的分别为华富、工银瑞信、天弘、东吴、中银等,多是中小公司。整体规模大幅提升的首要原因均与近来业绩不错有关。

  本周另一个值得留意的趋势是,消费板块在持续引领机构下重注。随着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大摩消费领航基金近期发行,消费主题基金已迅速扩容至9只。而年前,市场上该类主题基金仅为3只。

  资料显示,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众多机构投资者在不遗余力地挖掘大消费主题,重仓配置消费股。如上海医药半年报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有8只基金和1只社保基金,共计持有该公司股票1.4亿股。

  此外,一向市场嗅觉灵敏的阳光私募也一致看好大消费板块。私募排排网的调查显示,37.93%的私募选择了消费作为配置重点。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总监袁航看来,中国的消费无论从人均收入还是从国民消费观念和习惯来看,都在进入一个加速上升阶段。

  谈了这么多股基话题,还想提示你关注资产配置中另一重要组成——债基的热度。本周,易方达岁丰添利3天就募集近27亿;而时隔6年,可转债基金重出江湖,由于目前唯一的一只兴业可转债基金成立6年获得逾300%的收益率,此类基金的投资空间令人浮想。其实,机构对可转债素来疯狂,如6.3亿元塔牌转债吸引近2228亿元机构资金,获得高达451倍的超额认购。

  本周走进“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基金经理分别是富国可转债杨贵宾、交银趋势管华雨、银华抗通胀主题周毅、华泰柏瑞行业领先吕慧建。

  6年后重见可转债基金

  《投资者报》:自2004年兴业推出可转债基金以来,此类产品已断档6年,目前,博时正在发可转债基金;11月18日,富国可转债也将发行。尽管兴业可转债名气不小,但给人的印象还是一个“小众投资品”,为什么可转债基金能有这么高的回报率?

  杨贵宾:可转债全称是可转换债券。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这一产品具备了债券和股票的双重属性,因此,被投资人戏称为“有本金保证的股票”。

  它的具体投资逻辑是:当股市形势看好,可转债随正股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而上升;股市低迷,投资者可选择其作为债券获取到期的固定利息;当股市由弱转强,或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业绩看好时,预计股票价格有较大升高时,投资者则可选择将债券按照发行公司规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股票。

  由于上涨有力,下跌有保障的特性,可转债一直受到机构等投资人的青睐。截至2010年10月22日,天相转债指数成立十一年来,收益率超越同期上证综指117.87%,而它的波动率却小于上证综指。

  这也使得每一只新转债发行,都伴随着机构客户的关注。不少机构对个券“一掷千金”的豪迈,甚至盖过了对新股参与的热情。比如,8月底发行的6.3亿元塔牌转债,吸引近2228亿元机构资金的大力追捧,获得了451倍的超额认购。这一盛况,堪比2007年牛市鼎盛时期的股票发行市场。在我们看来,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可转债几乎是分享牛市收益的最好工具之一。

  《投资者报》:但受制于市场规模太小,投资标的稀缺,自2004年第一只可转债基金发行以来,再无可转债。是性价比太高?还是发行条款过于复杂?为什么可转债长期处于容量太小的尴尬局面?

  杨贵宾:今年对于可转债市场而言,是一个拐点,可转债市场步入了历史性扩容。前三季度,我国市场共发行683.5亿可转债,若 230亿中石化转债在年内顺利发行,今年中国可转债市场较年初将扩容十倍。

  从另外一组数据看,进入2010年后,随着工行转债、中行转债等新债的相继上市,沪深可转债的存量余额一举从年初不足120亿元,迅猛扩张到目前的约900亿元。

  转债市场的扩容将大幅缓解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流动性不足、估值过高的现状;同时,也会大幅提高可转债基金仓位变化和品种选择的灵活性。从长期来看,投资可转债获取收益的机会也将明显增加。

  定量宽松加通胀的投资思路

  《投资者报》:高盛预测10月CPI将超4%,美国宣布6000亿美元定量宽松计划,复杂的经济局面,投资者需做哪些调整?

  吕慧建:面对央行加息、9月CPI高达3.6%,投资者确实对政策走向及A股后市迷惑。整体来看,各国均在大幅印货币,通胀压力可能比预期大,我们预计,我国经济在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左右见底可能性较大。

  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该如何布局?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对于周期类股票品种短期追高买入的超额收益率有限,希望有更好时机调仓;对于房地产股票,短期内将继续受到政策压制,长远来看还有机会。

  明年的行情,大家可以乐观点。

  周毅:三季度以来,伴随全球通胀预期升温,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在全球通胀背景下,大宗商品类投资组合将是家庭资产配置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朴素的抗通胀方式是储存商品,就像上世纪80年代,大米涨价就囤大米,肥皂涨价就囤肥皂。但这种模式必然受商品存储的制约,这种原始的方式在目前是难以抵抗通胀对资产的侵蚀。

  另外一种渠道是商品期货,但其投资门槛较高且有很强的专业要求,不适合个人。

  相比而言,投资商品指数及其相关基金产品是抗通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管华雨:在当前复杂的经济背景下,我们很早就发现,2010年以来的市场,只靠宏观上的正确判断很难赚到钱,自上而下的配置策略需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相配合。这对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的选股能力要求。

  未来,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行业及个股,将是我的投资关注重点。如国家一直在提要将经济增长从依靠出口、外需拉动转为依靠内需拉动,在此过程中,旅游、教育、文化消费等行业符合市场发展趋势。此外,“新医改”的推行,对医药行业8000多亿元资金的投入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将使得医疗及相关行业不乏投资价值。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