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会展频道 > 会议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在京召开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11月12日16:12

  中国社会科学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社承办,年会的主题为:发展与和谐-应对后危机时期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自2010年起设立“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英文名称为CASS Forum)以社科院雄厚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为基础,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网络为依托,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展开高层次、高水平的研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论坛突出战略性、前瞻性、时代性、科学性的特点,嘉宾主要来自中外知名学者、智库和国际组织的专家、中外政界及经济界高层人士。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和系列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主题将覆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学、社会学、国际问题、法学、哲学、史学、文学等。201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年会下计划举办18个国际研讨会,主题包括:“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发展”、“碳预算与气候公平”、“城市竞争力”;“社会流动与社会和谐”;“软实力与变化中的国际体系”、“后危机时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亚洲区域合作”、“里斯本条约后的中欧关系”;“二十一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近代中国与世界”、“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 “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起源”等。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论坛突出战略性、前瞻性、时代性、科学性的特点,嘉宾主要来自中外知名学者、智库和国际组织的专家、中外政界及经济界高层人士。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中国社科院推出“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要求,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旨在成为中、外社科人文交流的高层平台,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国学术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的和谐发展、世界的和谐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本次年会上,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致辞中说,社科论坛参与者既有中外知名学者,智库和国际专家,也有政府和企业代表,通过举办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使世界各界更多了解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同时也搭建一做中外交流桥梁,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论坛正在得到中外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办好论坛,为其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

    王伟光说,论坛2010年会的主题确定为“发展与和谐,应对后危机时期的挑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就举世瞩目,不仅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的不平衡,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凸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不久前举行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十二五规划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勾画一个宏伟蓝图,知名未来五年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建议中指出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发展中大国,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同时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从而实现质与量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统一。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演讲中认为,中国下一步已经转移到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发展路径,单现有的金融体系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支持,因此需要在金融体系的改革上进一步下功夫,具体包括纠正扭曲的资金供应结构、控制杠杆率、解决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等方面。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说,30年来尽管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可以看到土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的产业必须要断奶,要摆脱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这就要解决三个最基本的战略问题,第一要应对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第二制造业必须高级化,第三我们必须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和谐”是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中一个重要方面,而下午“历史的沉思”主题演讲,三位嘉宾分别从“如何进行文化建设”对此主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副主任李景源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建设的角度给出自己的见解:文化软实力其实是最硬的实力,和平崛起的核心是文化崛起。外国政要多次预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级大国,因为它只能向世界提供产品,不能向世界提供思想。国际上对中国价值观的关注,引起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问题。谈文化建设,谈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必然要把重点聚焦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即核心价值体系方面。中国究竟选择何种价值体系方面,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认为,文化建设的前提之一是文化多样性问题。他在发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在当今世界上不是一个愿景而是一个现实,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应对文化多样性的局面上国家,历史上的国家和今天的国家通常都采取两个做法,并得到两种结果。第一个是同化,试图建构单一基于统制地位的文化氛围,这种做法必定损害文化自主权,会导致紧张的局面。我们在帝国主义的时候反复看到过去,这些旧手段不仅无效而且导致问题加剧。这种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民主政治,国际交流和全球化的趋势。第二个就是多元化,尊重和认可多元化,这必定对推进社会公正,尊重文化权力有益,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也会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则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当今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做了阐述。在他看来,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承中华古老的文明,而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只看重经济增长,把GDP作为主要政绩,而把文化遗产当作经济发展一个绊脚石,甚至当作其升迁的阻碍,这是对文化遗产认识的误区。经济落后可以发展,但是文化遗产一旦损害不可恢复。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保护好文化遗产,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城镇化建设对文化遗址的破坏,这是刻不容缓的问题。考古研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要对祖先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民众负责。

(责任编辑:张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