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CPI是“风动”还是“帆动”?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周轩千
2010年11月16日08:34

  近日,中国社科院的徐奇渊发表了一份名为《统计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帆动?》的报告,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5年(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当中,CPI大约被系统地低估了7%”的结论。在媒体报道与转载后,徐奇渊特意发表声明称,媒体报道“有多处不实或扭曲”

,且报告不代表社科院观点。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副司长庞晓林也撰文指出,“媒体报道的结论是主观推断,与事实不符。”

  CPI是否被低估,尚未有定论,正如徐奇渊说的,“要对CPI指数有更准确的理解,还有待于相关编制细节的公开和透明。”然而,长期以来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和很多人的感受有差异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才有“CPI的波动,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帆在动?”的疑问。之前最有名的一次CPI低估讨论可能是2006年“27年间中国城市CPI被低估10倍左右”。

  主观感受上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徐奇渊指出,居民的主观感受多是基于环比观察,而统计数据报告的是同比数据。

  庞晓林也表示:“普通居民感受价格变化,对比的基期可能是3、5年前,甚至10年前。”

  徐奇渊还表示,在CPI统计包含的八大类商品指标中,并不是所有商品价格都在上涨,且涨幅也有差异,而消费者主观注意力可能过多集中在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居民对物价的感受包含了高涨的房价水平,而房价并不直接计入CPI。他在报告中指出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同阶层的居民对物价有不同的感受:低收入者对相同水平的物价上升更加敏感,而目前收入分配格局的恶化增加了对物价敏感的家庭数量;食品支出占比较高的低收入者对物价的敏感程度也较高,因为食品恰是所有消费品分类中上涨最快的。此外,通胀往往伴随资产价格的上升,而受益者往往是高收入者,这也导致高收入者对通胀敏感性相对更弱。

  庞晓林曾经分析了CPI数据和居民感受有差异的九个原因,大多数和徐奇渊的看法比较类似,其他还包括绝对价格与价格指数的差异、即时与滞后的差异等。“如5月11日发布的CPI数据是4月份的,但公众感受更多的可能是5月11日前后几天的市场价格。”庞晓林表示。

  客观上,CPI被人质疑的主要是其权重。外界目前大都以统计局2001年的基期CPI权重为参考,在其中,食品占3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占14.2%,居住占13.2%,交通和通信占1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占10.0%,衣着占9.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占比6.0%,烟酒及用品占3.9%。在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类权重是否过高?有分析师指出,从支出结构和恩格尔系数来看,食品消费在消费支出中占比的确达到了30%以上,所以不应向美国14%的权重看齐。此外,居住的定义有较大争议。按照统计局的口径,居住有四个小项: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自有住房和水电燃料,其中租房用房租来表示,而自有住房则用虚拟房租来表示,并不直接测算房价。统计局的解释是:“我们采用的不是直接计算实际租金的办法来反映市场房租的变化情况,对自有住房采用的是折旧的办法。”

  “目前统计局采取与贷款利率挂钩的办法来计算自有住房价格涨幅。结果是,尽管市场房租和房价猛涨,贷款利率下降却导致计算的住房消费价格下降。”西南证券研究员邵宇表示。

  住房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西方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住房的购买属于固定资产投资,不算消费,但居民生活就是“衣食住行”,感受与统计难免产生偏差。

  “CPI的目的是要反映居民保证生活质量固定时其付出货币价值的变化,就是要把买方的支出以合理的方式计入到

  CPI中。”邵宇表示,“在一个流动性泛滥的世界中,当局的斗争对象是流动性、热钱和由此引发的房产价格泡沫和大宗商品价格泡沫,而不是猪。”

  关于CPI权重的另一个质疑点在于该权重每5年调整一次。“多年来,官方并没有对

  CPI权重调整的细节做出系统性的、具体的说明。在只公布八个分类价格指数,而不公布分类权重的情况下,分类权重本身的变化,就会成为调整物价指数的一种可能。”徐奇渊表示。

  如果只是“帆动”,最有说服力的还是“风没有动”的证明。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