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事件

亚洲欲夺国际货币话语权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盛岚
2010年11月19日09:31

  “从GDP在全球所占的份额来看,美国和欧元区总和占比不足50%,亚洲地区高达35%,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欧元次之,亚洲的货币地位微不足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李扬新闻,李扬说吧)教授在11月18日召开的“东亚金融监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亚洲实体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地位失衡,使得亚洲国家长期面临严重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

  “这种错配,不仅使亚洲国家总会受到来自美欧经济和金融波动的意外侵扰,而且,在汇率安排上以及在外汇储备的管理上,总是面临困难的抉择并成为发达国家攻击的对象。”李扬警示。

  参会专家共同强调:亚洲经济体必须加强内部货币金融合作,共同提高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亚洲实体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地位失衡

  李扬分析,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国家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与亚洲实体经济地位和国际货币体系地位不对称密切相关。我们的生产链是环环相扣的,而且生产链日益延伸、日益加强,但是这个生产链上存在着多种货币,而且这些货币都不是亚洲地区国家提供的,这样就使得我们面临一些严重的不平衡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我们的货币储备。汇率问题是亚洲国家面临的非常突出的问题。

  “这种格局是长期造成的,这次危机进一步显示出这种格局对于亚洲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李扬指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处于国际货币体系边缘的亚洲国家的共同诉求。”

  成立亚洲中央银行?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指出,亚洲成立中央银行协调监管机制,防止监管套利出现,防止过渡竞争已成为现实问题。

  李伏安说,亚洲没有欧洲那样的联盟,但是亚洲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程度已经有明显赶上欧洲或者追赶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在不断增长,我国对东亚各国还是顺差国,因此我们有大量资金投资需求,单一投入到西方市场是不平衡也是风险分散不够的,亚洲市场不仅是很大的贸易市场,也应该是很大的投资市场。“李伏安说,“金融交易和资本市场流动带来的效益会大于政府间简单的货币互换。”

  “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企业在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上市,但是各国的上市标准、监管标准等等都不一样。”李伏安认为,“亚洲地区区域金融监管合作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实际贸易的发展,这种局面亟待改变。”

  “东亚金融监管:特征、模式与合作论坛”其他精彩观点:

  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童道驰:金融业重回分业经营时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业正在回归分业经营的时代。

  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全球金融业在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之间不断转变。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混业经营存在很多问题,目前金融业正在重新回到业经营。根据美国出台的“沃尔克法则”,规定今后将不再允许商业银行拥有、投资或发起对冲基金,也不能拥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能从事与自己利润有关而与服务客户无关的自营交易业务。这意味着很多银行需要剥离它的投行业务。中国目前是分业经营,但已出现了跨市场的产品。

  李伏安:银行监管必须要关注宏观风险

  银行监管必须要关注宏观性的风险。经济过热、过渡的货币供应和过渡贷款的增加,成为银行的宏观风险监管考虑的重点。

  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业主宰的,对整个实体经济贡献度占的比重是80%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宏观风险或者系统性风险必然要影响到银行,因此银行监管不仅要关注单个银行更要关注宏观性的风险。

  延伸阅读:

   IMF拒绝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遭质疑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7310。

(责任编辑:盛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