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可持续发展

亚行探路气候南南合作 中国或为技术转移桥梁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静书
2010年11月30日01:04
  南北技术转移一直是气候谈判的焦点之一,或许发展中大国作为转移的一个桥梁,成为破题的关键。

  “中国是南南合作的关键点,只有中国有能力吸收先进技术,形成市场规模,最后降低成本。”亚洲开发银行首席能源专家翟永平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翟永平看来,如何实现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的嫁接,得抓住中国或印度等具有大市场的国家。因为这类拥有大市场和生产能力的国家作为转移的中间平台才能够成功。

  “只有这样的技术转移才是有效的。”翟永平表示,在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见过太多失败的技术转移。

  先南北(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印等大国)转移,再南南合作,或许是一条技术转移的破题之路。其中,对南南合作的模式探讨,亚洲开发银行已经在起步。即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低碳技术转移计划(South South Know-how transfer,简称SSKT)已启动。

  南北技术转移桥梁:

  有大市场的国家

  在气候谈判中,南北技术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力争的重要诉求。

  日前商务部国际司司长俞建华公开表示:目前全球76%的技术转移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之间进行,南北技术转移只占到了4%。这样的数字证明,目前南北合作的规模令人担忧。

  同时,南北合作的质量在翟永平看来也前途甚忧。他以亚洲发展银行在菲律宾一个岛屿上参与建设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为例说明:“一共投资50万欧元,每天提供87千万时的电能,87度电供岛上250户家庭使用。”

  50万欧元还不包括这套从比利时远道而来的设备的维修费用:换太阳能组件要900万比索,换电池需300万比索,更换反用流换器需要200万比索。这些零件的寿命为10-25年不等。这样算下来,加上现有的进出口关税等等费用,当地居民使用1度电的价格为1美元。

  “昂贵的价格导致岛上最终只有130户家庭选择了接通电网,而每户每月平均用电为2.7度。如果把公共用电除去,每户每月只用1.2度电。”翟永平表示。

  事实上,南北技术转移已走入了僵局:设备在当地的适用性差,专利费昂贵且限制颇多,维护成本高。

  其中,最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是巨额的专利费用。翟永平亚行甚至在考虑,专门帮助发展中国家支付这笔专利费,但这个方法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在他看来,南北转移中的“南”,目前只能在“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未来11国”(孟加拉国、埃及、印尼、伊朗、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和越南)中实现。而一些发展中的小国,只能靠南南合作。即必须依靠大市场的国家形成有落差的转移。

  “中国在很多民用低碳技术上都有优势,技术适用,价格较低,这样的技术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非常有竞争力。”翟永平向记者表示,如沼气、风能、太阳能等领域,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

  至于南南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翟永平表示:“有的时候可能都不涉及知识产权转移,只是工业转移。只要技术不高端,就可以进行生产转移。”

  大湄公河次区域

  SSKT启动

  南南合作上,亚行已经开始探索相应的模式。

  据本报记者获悉,亚洲开发银行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展了低碳技术转移试点项目,目前已到了项目招标阶段。试点共包括六个国家及地区: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和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省。

  翟永平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进行,主要原因是:这6个国家基本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三大挑战。

  首先是生存挑战,如缅甸和柬埔寨,大部分居民还未用上电。其次,面临低碳发展困境的国家,比如越南和老挝,碳排放量很低,但却因没有相应的技术而无可避免地走向一条高碳发展的道路。

  此外,就是像中国和泰国这样的国家,两国发展实力相对较高,居民通电率都达到了99%。但同时其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GDP排放量也都是六国中最高的。

  “中泰恰恰是技术转移的好平台和技术输出国。” 翟永平表示,大湄公河次区域SSKT试点计划也正好落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内。

  据悉,该试点计划内容包括:设定本地区改善民生、降低能源贫困的目标(在2020年前100%人口全部通电)。目前,老挝的居民通电率为55%,柬埔寨只有24%,而缅甸只有13%。在翟永平看来,这其中的市场不言而喻。

  其次,评估GMS各国新能源的资源潜力,并绘制本地区的新能源资源地图,作为企业投资的依据。同时,进行技术评估,建立本地区新能源发展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技能转移。

  再者,建立新能源技术转移的“商业模式”,明确政府、企业在其中的作用。针对各类新能源技术的转移和应用,建立南南合作的技能转移模式。

  在具体实施上,翟永平表示,亚行将会至少资助建立5个专项试点项目,“地点肯定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只要是适合百姓使用的新能源技术均可,如沼气、小型水电、小型风电以及太阳能等民用节能技术和设备。

  市场前景还未引起重视

  尽管亚行已看准了南南合作的市场前景,但还未引起业内广泛的兴趣。

  据悉,亚行刚刚在11月中批准了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在未来6个月内招聘咨询公司协助湄公河各国实施试点,为期两年。

  而这100万主要用于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做技术评估等。翟永平表示:“大概会拿出二三十万去做专项试点项目,这几个项目是完全免费的,只是为了证明这样的技术转移模式的可行性。”

  “一百万花完之后,再往下走就需要企业的介入。这个项目大概明年上半年开始招标,希望在2-3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模式。”翟永平说。

  但令翟永平焦心的是,目前企业的介入不够,尤其是中国企业。

  翟永平分析,事实上,该模式中,就泰国、中国的企业而言,输出是可用的中低端技术,不需要核心技术。因为核心技术对缅甸、柬埔寨等国而言,也用不起,也没必要。

  “市场是可以盈利的。”翟永平表示,中国新能源企业未能对此有兴趣,一是因为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中低端的技术就可以输出;二是,很多企业认为是做慈善,是技术捐赠。

  “目前可能没有形成规模的市场让企业去做。但是这样的项目可以让1个国家变成6个,”翟永平直言,“长远看,市场和成本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认为企业可能在这方面要多一些战略眼光。”

  翟永平表示,该模式如果成功,亚行希望向南亚继续推广,当地政府与亚行会跟进贷款扩大规模。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