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营销管理 > 管理

两个“中国重汽” 净利润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杂志 作者:仝亚娜
2010年12月08日15:23

  两个“中国重汽” 净利润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文 | 本刊记者 仝亚娜

  在深圳证交所和香港证交所,有两家证券简称均为“中国重汽”的上市公司;但事实上,它们并非同一实体,而是母子公司。

  2003年,中国重汽借壳“小鸭股份”登陆资本市场,于是,一家证

券代码为SZ.000951的上市公司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将自己与“中国重汽”牢牢联系在一起——虽然,其全称为“中国重汽济南卡车有限公司”。

  2007年,以香港证交所为基地,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实施全球发售,马纯济筹谋多时的整体上市架构浮出——重汽香港除了是SZ.000951的大股东、持有其63.78%的股权外,还拥有重汽集团旗下的诸多其它业务,比如,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等。

  其实,除了先入为主的印刻作用以及相同的证券简称外,人们之所以将SZ.000951也视为“中国重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济南卡车是重汽集团最重要的业务单元,贡献了大部分的销售收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自2007年以来,重汽(香港)的销售收入只比济南卡车(SZ.000951)多30%左右,但是,有意思的是,同期的净利润却相差100%以上!比如,2009年,重汽(香港)272亿的销售收入,只比济南卡车(SZ.000951)多70亿左右,相差不过30%;但前者赚取了11.44亿的净利润,却是后者(4.28亿)的260%!

  面对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我们与几位证券分析师及其他业内人士进行了如下分析:

  其一,关联交易所致?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如果一家公司对另一家公司拥有“控制权”(决定其经营战略、政策等,且分享财务收益),则可以而且应该合并财务报表,譬如重汽(香港)之于济南卡车(SZ.000951)。当然,二者之间的关联交易是必须予以对销的——在重汽(香港)(HK.3808)的年报中,对此有着详细的注解。(见下表)

  由此可知,济南卡车(SZ.000951)的销售收入未必能够完全统计到重汽(香港)(HK.3808)中来,得先扣除一部分关联交易才行。不过,由于与关联交易相关的利润也将同时进行相应冲减,因此,先前的那个问题依然存在:重汽(香港)(HK.3808)的盈利能力为何比济南卡车(SZ.000951)高出这么多?那么,我们可以再做一个猜测:

  其二,发动机等业务更赚钱?

  从重汽(香港)的“家族图谱中可知”,(《重汽香港2009年报》P7)

  除了济南卡车之外,重汽(香港)还拥有济南商用车、柳州运力专用车等整车企业,以及济南动力、杭州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公司,那么,是不是后者的利润率远超过济南卡车,从而使得重汽(香港)的综合盈利能力得以提升呢?

  从上述“分布业绩”所提供的数据中,可以找到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发动机业务的经营利润率7.19%,远高于卡车业务的4.53%。

  如果我们将视野再放宽一点儿,比较一下国际商用车巨头曼、沃尔沃以及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企业康明斯最近两年的经营业绩,就会发现,康明斯的利润率更高,并且也更稳定——2009年,当沃尔沃和曼都陷入亏损时,康明斯的利润率虽然远低于往年,但仍然达到了4.8%。

  那么,这是否说明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的收益要好于整车呢?如果是,这又能使重汽(香港)的业绩增色多少?

  与济南卡车(SZ.000951)相比,重汽(香港)(HK.3808)的业绩对重汽集团更为重要。事实上,自2007年登陆港交所后,HK.3808便成为重汽集团的形象代表及整体上市的载体,其战略地位非比寻常——不管是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整合,还是与国际巨头MAN集团“股权换技术”的合作,都是以此为平台的。

  一个简单的数字,能诱发多少发现与解读!

  (虽然请教了一些证券分析师及汽车业内人士,但文中提到的有些问题仍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在个人好奇心的驱使下,方成此文。如有纰漏,欢迎懂行的朋友一起交流。)

  

  高利润一定代表优秀吗?

  最早关注中国重汽,是因为其品牌知名度及其在中国重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在进一步探究中,我发现,中国重汽(SZ.000951)的利润率竟然如此之低——在2005-2009年间,利润率一直在2%到4.5%之间波动,从未超过5%!

  我被这个发现吓了一跳:如果这家“中国重汽(SZ.000951)”就是现实商业中那个“中国重汽集团”的话,那也太不靠谱了!——让思维慢下来,我之所以看到低于5%的净利润率就对中国重汽是否优秀产生了怀疑,是因为我的心里有这样一个预设条件:优秀的公司利润(率)应该都比较高——这是最早接触商业时养成的惯性思维。

  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与众多商界精英的交流访谈,我逐渐对上述预设条件进行了反思:利润(率)高一定代表优秀吗?或者,只能说明其赚钱能力较强而已?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对企业而言,什么是优秀?其衡量标准是什么?

  优秀企业不一定很大,但要能实现一定的规模。中国企业对“做大”怀有非常复杂的情感——一面憧憬着冲进全球,一面又恐惧着“枪打出头鸟”,担忧着人们对“大而不强”的批判。其实,“做大”本身是没有错的,错的是“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有利于其影响力及势力范围的扩散。

  优秀企业能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其产品(服务)绝非大路货,独一无二,或者少有人及,可替代性差。

  那么,优秀与利润(率)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利润率低于5%,就不能称之为经营。稻盛老先生的意思,应该不是让企业家都去追求高额利润,而是强调利润对于持续经营的必要——如果利润率太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很差,很难经受风吹草动。另外,从长远来看,超额利润似乎也很难持续,原因之一在于,高利润率会吸引潜在竞争者的加入,从而供过于求,导致利润率下降——除非你能持续创造出新鲜的独一无二的价值。

  马克思说,如果一桩生意能够获取200%的回报,那么,任何商人都会为之铤而走险。如今,在数百年的商业洗礼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在“高利润(率)”与“持续经营”之间寻求平衡。他们逐渐明白,只有让员工过上有尊严、体面的生活,同时不给社会带来负的外部性,才是一切“优秀”的基石。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