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坎昆,浅蓝海水与洁白沙滩令人赏心悦目。但在坎昆气候大会的谈判现场,却到处弥漫着令人绝望的气氛。始于11月29日的本轮谈判,各方的期望值本来就不高。但就在一天后,日本就宣布坚决反对延长《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会议中扮演起搅局的“程咬金”。这一表态使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的满怀热望,瞬间降至冰点。
国际谈判,一向被视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谈判各方采取的所有行动,都如同牌局中的对决,步步为营,动机甚至是杀机暗藏。日本要亲手扼杀由自己在1997年辛苦斡旋达成的《京都议定书》,它出的这张牌有何深意?
阴谋论不讨人喜欢,却有着广阔的市场。要把准坎昆谈判的脉搏,我们最好把视野稍微拓宽,从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寻找一些帮助我们理清当前混乱无序局面的线索。
12月5日,维基解密网公布了美国在哥本哈根大会前后密集斡旋的外交电报,把美国如何利用对穷国的财政和其他援助来获取政治支持,以及美国如何分化发展中国家阵营、安排秘密的全球外交攻势压制对《哥本哈根协议》的争议公之于众。美国的盘算是让尽可能多的国家支持《哥本哈根协议》,并试图在之后逐步用建立在“道义”层面的《哥本哈根协议》取代具备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
对于美国试图威胁撤回对穷国的资助,来迫使他们接受《哥本哈根协议》,坊间早有耳闻。但维基解密网刊登的内容,还是超出了许多人的容忍度:其中包括一份2月17日从布鲁塞尔发出的电报显示,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曾经同欧盟官员对话,怂恿欧盟参与分裂“基础四国”。到坎昆大会召开时,已有约140个国家表示接受或将接受《哥本哈根协议》,这些国家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总数的75%,并且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超过目前全球的80%。美国企图替代《京都议定书》的计划似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在此时,日本又公然宣布不支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紧接着“伞形集团”其他成员也或明或暗表示跟进。这对于本来就毫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无疑足一个巨大的利好。这将可能成为压垮坎昆谈判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坎昆谈判如果果真无果而终,将极大冲击国际社会对气候谈判的信心。
众所周知,试图抛弃《京都议定书》的举动,既有悖于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也不符合相关的国际法规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减排问题上明确规定了“共同但有区別的责任”原则,并强调历史上和目前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社会和发展的需要。这些共识是近20年来国际气候谈判的基石。
幸运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集中火力,高声谴责部分发达国家的背信弃义。12月5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如果日本等发达国家如果拒绝《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他们将退出坎昆谈判。“77国集团-中国”、非洲国家联盟和最不发达国家联盟也一致要求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继续大规模量化减排。
看来这一次,美国要想延续其在哥本哈根大会的收获,难度颇大。因为发展中国家为捍卫和拯救《京都议定书》,已经在坎昆团结和联合起来。
(作者为本网坎昆会议特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