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频频造势 麦格菲中国后发制人?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杂志
2011年01月14日12:23

  就某种程度上说,晚来也有晚来的好处,比如更加成熟的市场环境,比如日益提升的客户偏好等——所以在麦格菲看来,后发先至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文 | 本刊记者 马伟

  那些等着看这位“五年级新生”笑话的人显然要失望了。

  虽然麦格菲的这声号角迟来了很久,但它似乎吹得比谁都响亮!这家在2010年3月刚刚亮相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正在频频造势,预备在这个新地盘上大施拳脚。几个月内,初来乍到的它便在三大展会上连连登场,而今年也将争取更多的亮相机会。

  迟来者的告白

  与那些多年前便在中国跑马圈地的跨国同行相比,麦格菲姗姗来迟。

  “很多人都在问我们为什么现在才来,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麦格菲有限公司亚洲总裁杜彤回答得很坦然,她说,多年来,作为美国著名钣金加工设备制造商的麦格菲的主要市场在北美和欧洲,产品一直供不应求,所以亚太市场一直无暇顾及。另外,对于亚洲与中国市场的不甚了解也是顾虑之一,最终让这家不以规模取胜的私人公司放弃了跋山涉水地登陆中国。

  但问题是,欧美市场再大,终究还是会有饱和的趋势。早已意识到这一点的麦格菲已经无法继续坐壁观望,“我们必须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到中国市场上去。”正是在这个时间段,拥有一张中国面孔的杜彤被邀请加盟麦格菲,共同筹划推动中国战略。

  从2009年底进行市场调研与选址论证,到2010年3月份正式决定进入中国,杜彤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以前我们没有顾及,但既然现在我们来了,以后麦格菲绝不会再慢半拍。”

  不论怎么说,迟来总比不来好,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说,晚来也有晚来的好处,比如面对更加成熟的市场环境,比如日益提升的客户偏好等——所以在麦格菲看来,后发先至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出击中国

  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强大的信心并非没来由的。当去年5月份的某展会上,一个客户握着杜彤的手感慨万分——“你们可到中国了”的时候,她就知道,麦格菲这步棋走对了。

  “很幸运,麦格菲进入中国仅仅几个月,得到的反馈始料未及的好。”杜彤说,其实在此之前就知道中国市场很火爆,但是到底有多好,反应有多迅速,来了之后才真正感受到。据说,中国最大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前不久就一次就购买了3台麦格菲的设备。更让杜彤欣喜的是,这家客户在2007年的时候就想购买此类产品,但很遗憾的是买不到。

  “我们维特尼此前在国内共拥有20多台机器,是由中国原来的工业部门集体采购的,但这么多年未做过售后服务,大多数用户都一直自己维修。”不过,好在麦格菲旗下拥有的水虎鱼和维特尼两个品牌最突出的特色是品质过硬和经久耐用,这正是客户喜闻乐见的。据说麦格菲在美国的售后服务排名第一,就是因为几乎不需要什么售后服务,使用中的一些小问题打个电话就可以解决。

  谈及目前引入中国市场的两大品牌——维特尼和水虎鱼,杜彤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介绍道,这两者都堪称美国钣金加工设备的一线品牌,“可以说,我们在中国甚至全球都没有竞争对手。”这不仅令人想起了马云那句“打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的狂语,但事实就摆在眼前。

  先来说说已拥有103年历史的维特尼,这个麦格菲在5年前收购的顶尖品牌,据说冲孔技术的发明者。而维特尼等离子切割—冲压联合加工中心在中国市场目前仍是空白,“这种复合加工技术可以使中国钣金加工效率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取名异常生动的水虎鱼(Piranha)同样是麦格菲的拳头产品,据介绍,该产品的超强多功能性是任何其他品牌的液压联合冲剪机无法企及的。比如聚氨酯压料、自动剪切压紧、快速刀具更换、低刀刃倾角及六个标准工位等,都融入了人体工程学设计,包括切刀等所有的刀具都具有良好的观察视线。更值得一提的是,水虎鱼的设计很精巧,比如一个120吨压力的冲剪机本身的自重有3吨左右,比国内同款产品小得多;而且由于上下都有刀,所以可以绞切很薄的材料,这点连普通的剪刀都做不到。

  产品优异的表现,自然为麦格菲加分不少;但杜彤也没有忘记在战略布局上下足功夫,虽然它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崭新的“麦格菲”

  若看到这样一家正在招聘中的地处天津的美国公司,千万不要小瞧它。它就是麦格菲的亚洲总部,全称为麦格菲(天津)贸易有限公司。

  为什么不是“麦格菲制造有限公司”呢?杜彤表示,虽然在天津建厂、辐射亚洲市场的布局已是板上钉钉;但根据中国政府的相关规定,需要在一年内把厂房、生产线建好,时间过于紧张,“无论是水虎鱼和维特尼,我们的两条生产线对于生产配套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达不到标准绝不赶期。”

  因此,杜彤给了自己2-3年时间,来实现天津工厂的落地生产,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战略的轮廓将日渐清晰……”而与此同时,一路小跑的她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被近期麦格菲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冲昏了头脑,“不要忘记我们2010年3月份才决定来到中国,6月份才拿到营业执照,我自己也在学习中国市场特性的阶段。作为一个全新的公司,面对这个硕大的市场,必须要踏实地从头做起。”

  至于将来是否将实现本土化采购,杜彤则表示,目前谈论这个问题为时过早。她认为,高端设备是一个很小的舞台,不是谁都可以做,因此要求自然更高。麦格菲一直在全球采购最顶尖的配套设备,而中国也必须在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并且稳定性得以保证时,才会考虑本土采购。

  对于未来,杜彤并不急于给出一个答案,毕竟麦格菲的中国之旅才刚刚开始。■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