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

来源:金融时报
2011年02月21日09:5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要逐步发展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而随着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推进和欧美大型金融机构从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中逐渐恢复元气,未来全球金融业的竞争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最大的

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全球金融发展的新格局中已经处在领跑地位,面临新的外部形势,工行能否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工行推进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建设的下一个着力点在哪里?围绕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您如何看待今年以及今后五年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姜建清: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目前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取得初步成效。中国银行业不仅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还在国际排名、业务竞争力等方面脱颖而出,流动性优势、资本优势和估值优势明显。2011年我国将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会不断提高,尤其是在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将实现突破,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也必将催生居民消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区域特色经济、城镇化及绿色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可以预见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生活发展必将呈现一些新特征、新局面,也必然会对金融服务带来新要求,形成新促进。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世界经济虽然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动力还不够强劲。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正在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进一步增加。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大量流入、通胀风险上升等多重压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难度加大。此外全球金融监管当局加快推进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银行业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加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银行业发展格局也正在孕育并必将发生重大调整。当前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对银行业经营结构优化、信贷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倒逼机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调整经营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商业银行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

  转变发展方式,其一是要从高资本占用型业务向低资本占用型业务转变,加快形成资本节约型的业务发展模式。今年我国货币政策由应对危机时期的“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这是宏观政策导向的一个重要调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必然带来银行流动性的适度收紧和信贷增速的放缓。而对于银行自身来说,面对日益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也必须努力走出一条总资产规模适度增长,信贷行业、客户、产品、区域结构优化,低资本消耗的高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来。这将是今后长期的经营战略,银行业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大量依赖外部融资补充资本,大规模增加贷款来“超常”发展了,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其二,要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全能型的金融服务提供者转变。要在盈利模式上改变存贷利差占比偏重的局面,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盈利增长格局。以工行为例,现在的收入结构比例大概是6∶2∶2,即60%的收入来自于存贷款利差,20%来自中间业务,另外20%来自投资和交易收入。我们希望用未来5年时间,使收入结构从6∶2∶2变成5∶2.5∶2.5,然后再花5年,达到4∶3∶3。要做到这一点,银行必须要实施发展方式的深度调整,要以新思路开辟新渠道、打开新市场,引导资源配置流向效益更高、风险更低、流动性更好、市场潜力更大和资本消耗更低的领域,并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其三,我国的大型银行要从本土传统的商业银行向全球化金融机构转变,形成跨境跨市场的经营格局。无论是从经济规模、经济竞争力,还是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而言,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但中国的金融竞争力与其经济大国的地位仍不相称。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资源配置功能的现代金融体系以实现大国金融实力与大国经济规模的匹配,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战略使命。

  记者:“十一五”期间,工行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是,在未来全球银行竞争的新形势下,工行如何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现有的各项优势?

  姜建清:经过这五年来的创新发展,尤其是经过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工行成为全球市值、盈利、客户存款第一的优秀特大型银行,迈入了世界领先大银行之列。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这五年的努力,工行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未来我们有信心继续巩固和扩大在全球金融业的领先优势。

  首先,强大的财务实力和盈利能力为工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中,我们资产规模翻了一番多,达到约13.5万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年均增长约34%,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从0.66%、14.56%提高到2010年9月末的1.35%和23.69%,是同期全球成长性最好的大型金融机构之一。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持续下降,不良率已降至1.15%的国际先进水平,拨备覆盖率从54%上升至210%,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同时,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持续转型大大增强了工行的发展后劲。五年来,我们的经营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非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已稳步提高到52%以上,连续五年以15%的年均信贷增长支撑了约34%的净利润成长。全行客户结构也发生了积极变化,在总量持续扩大的同时,中高端目标客户比重逐年提升,支持全行可持续发展的客户基础雄厚。这几年,工行还抓住国际市场地位快速提升的有利条件,加快全球化机构布局和跨市场业务拓展,全行综合化经营和国际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境外机构网络覆盖到28个国家和地区,稳步进入了基金、租赁和保险领域,整合了牌照类投行业务,基本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在长期被美欧等发达国家大型银行垄断的国际投行领域,成功运作了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实现了重大突破。

  再者,服务、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的长足进步为我们保持领先优势提供了坚强的保障。近年来,我们建立了分层分类的网点服务体系,形成了网点渠道与电子渠道并重的服务格局,扩大了科技与产品领先优势,推广了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模式,使全行服务质量和效率有了不小的改善,特别是经受住了“5·12”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国际盛会的“大考”。在管理机制方面,工行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系统推进了资本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营运、运行管理、营销体制、全面风险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整体构建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激发了全行的经营活力。工行这些年在借鉴国际先进银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在体制、机制、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都走在了前面,如经过多年持续的努力,我们打造了国际金融业最先进的IT平台,现在客户通过我们的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业务占到了59%。下一个五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客户服务渠道,全面优化和整合业务流程,赶超国际先进银行的服务水平,朝着最受尊敬的银行的愿景努力。我们通过持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整体规划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开展全员培训,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对工行在国际化发展上的举措印象很深刻,今年1月工行又在欧洲一次性设立了5家分行,请您谈一谈工行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设想。

  姜建清: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有两种动机,第一是跟随,即跟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因为如果不跟随的话,优秀的中国跨国公司“走出去”后会成为外国银行的客户,并最终导致中国的银行连带丧失国内市场的客户资源。跟随客户“走出去”,中国企业到哪里,我们的机构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这是工行国际化战略的目的所在。第二是引领。我们发现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很少企业有能力全面掌握全球的信息和机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讲,海外信息的不对称性更高。一个好的银行应该发挥桥梁和耳目作用,银行将两国、两地的商机撮合起来,业务机会将在其中了。

  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地区分布看,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是主要区域。因此工行重点拓展亚洲、拉美和非洲等高成长性市场,持续强化在新兴市场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实力。亚洲包括东南亚是我们海外机构设置最多的地区。我们在中东地区拥有了中东子银行、阿布扎比分行和多哈分行三家机构,下一步将积极进入沙特、科威科等市场;在拉美,我们已经启动了在巴西和秘鲁设立分支机构的工作;在南亚,我们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申设了机构;在非洲,我们是南非标准银行最大的单一股东,与其战略合作非常成功,未来还将继续拓宽合作领域和规模,大力发展非洲业务;在欧洲和北美的主要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城市,我们的网络已经建成。目前海外分支机构全面盈利。

  我们更愿意做的事情是依托工行的全球网络,把全球各地的信息整合起来,为工行400多万个公司客户挑选最恰当的商机,这种价值是难以复制的。我们也经常组织中资企业考察团走出去与外国政府和企业对话、洽谈投融资项目,几乎每次都有实质性的收获,很多项目都是由此类活动起步然后进行深入沟通的。

  未来,工行在海外业务发展上将继续坚持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自主申设与战略并购并举的战略,坚定地跟随客户“走出去”,加快拓展境外机构网络布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有一系列新的举措,例如将加快实施境外多国、多币种、多标准支付网络的互联互通工程,形成覆盖全球、标准统一的资金清算尤其是人民币资金清算的网络布局,建立跨时区、全天候的清算连续运作体系;继续推动境外机构本土化经营;进一步加强境内外机构、各产品线的协调联动,全面提升全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等。

  作者:戴磊

  

(责任编辑:王霄)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