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2011年两会经济报道 > 2011全国两会经济报道最新消息

“顶层设计”:在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1年03月15日03:2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12日,在北京建银大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委员向记者谈了他对“顶层设计”的理解和思考。

  改革要思考“农民高不高兴,牛高不高兴,土地高不高兴”?

  叶小文说“顶层设计”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国改革走到现在,需要理性、需要统筹、需要全局观,进行“顶层设计”。这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所决定的。

  我们30多年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问题也日益凸显。爬上一座山可能需要10年,从山上掉下来也许只需10秒。

  要想舒舒服服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能的。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敢于壮士断腕,为长远发展牺牲一些眼前利益。要做好“减法”,勇于放弃没有效益的增长,下决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下力气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下狠劲消除“小而全”。

  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部分、一些方面不会高兴,甚至痛苦。这个转变最后检验的标准,从总体上看,是生产要素更为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在新的阶段焕发、解放出更大的生产力。

  劳动者是诸项生产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否成功,如果打个比方来说,最终要问一问“农民高不高兴?牛高不高兴?土地高不高兴?”

  “顶层设计”与“全民族的自觉”

  谈到“顶层设计”的挑战在哪里,叶小文说,“顶层设计”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但其也是一种民主集中,是从若干的谋一时、谋一域中科学抽象出来的。“顶层设计”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恰好是“顶层设计”呼应了来自基层的强大发展冲动。这个冲动最早的萌芽来自安徽小岗村,几个农民盖个手印———家庭联产承包。小岗村的农民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实际参与、至少是切实推动了中国新一轮发展、改革的“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诸项改革措施的受惠面比较大,社会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带动改革加速推进。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分化进程加快,在利益面前形成共识的困难越来越大。“顶层设计”与“底层冲动”结合的难度自然也就加大了。

  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顶层设计”就是要自上而下,但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要通过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互动,让地方、让社会及各个所谓的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

  “如果能够激发起来自基层的动力,来自每一家企业、每一座城镇、每一个农民、每一个工人的动力,那么靠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性,没有什么坎过不去。”叶小文说。

  “信仰重建”与“价值观重构”

  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富了,但是人们也发现,社会变了。有人追问: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信仰缺失了?

  叶小文说,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怎么样把科学信仰变成精神信仰,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在信仰问题上,也有个“顶层设计”与“底层冲动”有效结合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既是国家、民族整体的追求,也是不同阶层、群体的追求,进而是每一个体、每个公民的追求。

  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流淌着“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渗透着“讲信修睦”的理念“礼之用,和为贵,天下之道斯为美”。这种“天下情怀”至高无上、自上而下。

  叶小文说,“和谐理念”无处不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站得高,高屋建瓴;自下而上,落得实,家喻户晓。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可作如是观,如是行。如果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顶层设计”,真正内化为全民族每一个体都从内心滋生的动力,这才是无穷无尽的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全面推动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动力。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