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2011年两会经济报道 > 2011全国两会经济报道最新消息

温家宝: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1年03月15日04:40

    据新华社电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 谈经济增长: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人民日报记者]“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就是年均增长7%。我们注意到

,这个数字和“十一五”规划相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请问总理,我们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这样一个选择是出于什么考虑?如果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会不会影响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谢谢。

  [温家宝]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大。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我们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适应。

  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大家注意到,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7%的速度使经济增长也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基数大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谈到就业,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特别应该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主要是科技型的小企业。重视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服务业,这些都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我们一定想办法,在比过去低的速度下还能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问题,这对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完全有决心能够办好这件事情。谢谢你。

  ■ 谈通胀:就像一只老虎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总理你好。请问通货膨胀现在成为中国社会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高物价、高房价已经直接影响到老百姓日常的生活。那么您如何评价政府已经采取的措施呢?下一步有什么新的措施出台?在应对通货膨胀,您会不会考虑让人民币较快速度的升值?谢谢。

  [温家宝]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我们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国际性的,如果你看看整个国际的形势,由于某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造成汇率和大宗物资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影响一个地方,就连欧洲也突破了2%。前几个月,世界粮价上涨15%,如果再加上西亚北非局势的影响,油价高企超过每桶100美元。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难以控制的。

  另一方面,确实在我们国内也有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各种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我们必须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我常讲通货膨胀包括物价、房价都涉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

  关于管好通胀预期,抑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措施,在我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已经详细地讲了。我不想再过多地重复。我只是讲,对于管好通胀预期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去年11月份,我们物价高企达到5.1%。12月份,经过努力,我指的是消费物价水平降到4.6%。今年上半年是我们比较困难的时期,大概记者先生也懂得因为翘尾因素影响大。1月份,我们的CPI达到4.9%;2月份,还保持在4.9%。但你知道,2月份翘尾因素的影响高达3.7%。

  对于物价,我们不敢掉以轻心。我们是从三个方面来努力管好通胀预期的。首先,要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保障供给;第二,加强流通,特别是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这个薄弱环节;第三,主要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管好市场。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做到底。

  至于房价,我们也是三管齐下。第一,还是要控制货币的流动性。我想补充一点,对于物价这一点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第二,运用财政、税收和金融的手段来调节市场的需求;第三,加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无论是物价和房价,地方都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也就是说“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房价也由地方来负主要责任。

  你关心人民币升值问题,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动摇。如果从1994年算起,我们大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已经进行了3次。现在同1994年相比,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升值57.9%。我们这次改革主要是改变单一的盯住美元,而实行根据市场需求,参照一揽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浮动的弹性。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这种升值还是渐进的,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和就业,我们要保持整个社会的稳定。

  ■ 谈保障房建设:今后五年能够建设3600万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总理,您好。刚才那位外国同行也提到中国的房价,您也阐述了我们调控房价的三方面政策措施。其实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就出台了不少关于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今年您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重申,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现在社会上有担心,就是这些政策措施能不能落实到位?会不会半途而废?请问总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温家宝]关于房价的调控,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对于中央来讲,就是要加强对地方落实房价调控政策的检查力度,真正实行问责制。同时,密切跟踪和分析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形势,进一步研究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对地方来讲,就是要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的责任。比如,首先要公布政府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和房价控制目标。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出,我们三管齐下,其实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就是说从供求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人民群众当中有许多担心,他们总的是赞成的,但也有许多忧虑。我们提出,今年再建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明年再建1000万套,也就是在今后五年能够建设3600万套。

  保障性住房除了棚户区改造以外,主要用于公租房和廉租房,这个方向必须明确。这里就有一个资金落实的问题,中央今年将向地方补助1030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加大投入,但还必须更广泛地利用社会资金。对于保障性住房,土地必须单列,做到应保尽保。

  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现在就应该提到日程上来,那就是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必须有高标准、高要求,也就是说要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特别是在环保上,从设计到建设整个过程,都要实行节能。这是中国房地产建设的一大机会,如果丢掉了,十分可惜。

  我在这里想强调一点,就是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后,管理和退出机制现在就要着手制定规则,这样我们就实行了一个完整的从建设到管理,到退出这样一个完整机制。使保障性住房质量和效益得到保证,使将来它的管理也得到保证。谢谢。

  ■ 谈民营经济:我们正在着手制定新36条的贯彻细则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总理您好。我们特别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因为在这些年当中我们看到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两个36条去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不断获得健康发展。对此有很多民营企业是充满期待的。但是我们也听到有一些民营企业认为,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支持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过程当中有很多民间投资还会面临有形或者无形的障碍,似乎“玻璃门”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在国际上针对“国进民退”的说法也有不少争议。请问总理,您如何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

  [温家宝]我们的方针是要实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两个毫不动摇。我们在2005年出台了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36条。去年我们又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的36条。应该说,这两个36条雷声不小。为什么说它雷声不小呢?就是我们明确地提出,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无论是在财税金融政策,还是在准入政策上,我们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都一视同仁,鼓励相互竞争,共同发展。

  为什么许多非公企业还感到雨点小?甚至提出存在所谓“玻璃门”和“弹簧门”的现象,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落实不够。大家如果注意这两个文件,后一个36条其实是对第一个36条的补充,它在政策和准入的细节上都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我们正在着手制定新36条的贯彻细则。我相信,这两个文件将会进一步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

  目前不存在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同样也不存在“民进国退”的问题。应该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国有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不想着重去谈。单就你提到的所谓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民间投资已经超过50%。在工业企业当中,无论从数量、产值、资产总量还是就业人数,都超过了国有企业,这是一个事实。

  国有经济虽然比重降低,但它依然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通过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这样也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谢谢。

  ■ 谈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很大

  [俄通-塔斯社记者]总理您好。我在中国工作已经18年了,我非常喜欢中国,也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但是最近发现物价变贵了,请问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俄罗斯的媒体都称赞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他们说这些措施让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受到的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您是否同意这个看法?谢谢。

  [温家宝]你的问题重点在第二问,因此我先回答你的第二问。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很大,如果我们回想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当时国际贸易下降26%,而中国的出口要占到GDP的近1/3,波罗的海指数一度跌到零。我到深圳集装箱厂去考察,连一个集装箱的订单都没有。我们最低的GDP跌幅达到3.8%,不少企业停业,大批农民工返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施了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的一揽子计划。这就是: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和结构性的减税,使企业恢复活力;大范围地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使民生继续稳定和改善;大力度地推进科技支撑,使经济充满后劲;同时大强度地推进企业的结构调整,特别是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所有这些都不是单一的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方向。我们实施4万亿的投资,关于投资比例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详细阐述了。你问的问题的要害就是所谓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冲击小。我跟你讲,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经过这样的努力,使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回升向好,从而避免经济建设遭受重大的挫折。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

  至于通货膨胀,我方才已经多次讲过,这次通货膨胀是国际范围内的,在新兴国家,CPI都达到8%以至10%。原因我也已经分析了,我们注意在抑制通货膨胀中,要管好货币。也就是说要减少货币的流动性,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谢谢你。

  ■ 谈转变发展方式:难在两个方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我们想请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问题。我们留意到中国的知识界对于“十二五”规划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更好的方向。但是中国有一句话叫知易行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概念早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一直提到今天,请问温总理,您认为“十二五”规划要得到真正地实施,真正地贯彻落实,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温家宝]你提到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最难难在什么地方?我以为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所谓创新机制,其实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在教育和科技。我一直强调,中国的振兴不单在经济总量,而根本在人才和科技进步,并且要建立和完善鼓励科技进步、人才成长的机制。

  通过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我以为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生产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量,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所谓观念,就是要彻底转变唯GDP的观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不断地增加经济总量,但是这种总量的增加是不能以过度地消耗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那样不仅不可持续,而且会给我们子孙后代造成影响。与它相关的就是干部政绩的考核。我以为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不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两条,我们现在制定的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谢谢。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