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商界面孔

曾琼:点燃新星星之火

来源:《商务周刊》 作者:伊西科
2011年04月12日16:51

  □ 记者 伊西科

  “这几个美女的背景都和美术比较远,会不会不够专业,或者只是从商业的渠道来办这个事情?”尽管爽快地接受了担任首届新星星艺术节比赛终审评委的邀请,画家何多苓心底还是有点犯嘀咕。

  但让何多苓乃至整个艺术界没想到的是,这个精神继承自1979年那场开启中国当代艺术里程的“星星美展”,意在为当今众多尚未成名的青年艺术家提供舞台的艺术节,竟然被几个圈外的美女给做成了,而且还做得不赖。

  “这几个美女”为首的叫曾琼,可曾琼是谁?

  有人说她是个作家,她以“扫舍”的笔名出版了《在普罗旺斯的阳光下》、《灰屋顶的巴黎》等3本个人随笔集;也有人说她是个外企金领,她曾先后在两家世界顶级奢侈品公司的中国区任职,做过欧莱雅公司兰寇化妆品的中国市场总监;或许还有人说她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她编导的纪录片《走向春天》曾在1993年获得短片电影奖。

  “定义的确比较难,但也不重要吧,现在不就是一个相互混搭和跨界的社会嘛。”曾琼笑着对记者说。她现在印在名片上的身份是艺术场董事长。

  不同的身份也说明了曾琼复杂而又多彩的人生经历。成长于成都春熙路旁边的一条小弄堂里,曾琼几乎是“每天听着川剧名家早上的吊嗓子声长大”,这也决定了她自小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热爱。19岁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琼被分到了北京一个部委机关工作,可没多久她就辞职继而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做起了编导。之后又到外企、远嫁法国……曾琼很多身边的朋友也惊诧于她的变化之快。

  “我是那种头脑在云间,双脚却必须落在地上的人。喜欢生活中许多具体的时刻:收衣服时在满怀晒得脆脆的衣服中闻到太阳的味道,整齐干净的厨房里飘处的饭香,听着喜欢的音乐熨烫衣服,想一点心事,晚上睡觉前在柔和的灯光下读一本好书……”当很多朋友从名为“扫舍”的博客上了解到那就是曾琼时,她又成了一所画廊的策展人,而且已是一对儿女的妈妈。相夫教子、侍花弄草,并在上海和巴黎各有一处寓所,经常在欧洲和中国之间奔波,曾琼的日子过得好不小资。

  但深受萨特思想影响的曾琼其实还是闲不下来。“我希望在我的生命里面,抓住每一个温暖的细节,让我的生命更有价值。”她对《商务周刊》说。

  她抓住的一个新的细节不那么温暖,一个知名的文化记者在博客上说,“我已经十多年没去看过什么艺术展了”,当知识分子都对当代艺术敬而远之的时候,曾琼觉得自己应该也能做点什么。有没有可能像新概念作文大赛或者“超女”、“快男”那样,办一个独立青年艺术创作者的比赛,给他们一个竞技才艺的舞台?“我所谓的‘独立’是指他们还尚未进入市场体系,未被画廊等经纪机构签约,还保持着创作和思考上的独立。”曾琼说。

  她想到了当代艺术的先声——1979年十几个当年的青年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东侧小花园举办的“星星美展”。那次民间艺术活动代表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发端,其中蕴涵的自由、独立、创新、探索的艺术态度,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30年过去了,当年在“星星美展”初露头角的艺术家大多数已成为如今中国艺术界的中坚力量。

  有了这个想法后,曾琼马上和一个女性合伙人一起弄出了策划方案。虽然是非官方主办的比赛,但毕竟还需要有一个机构载体来推动。2010年初,她们注册成立艺潮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艺术场”),然后拿着方案去找投资,幸运的是,一个并不是多懂艺术的房地产商在听明白她们想做的这件“极具理想色彩的事情”后,决定给予她们首笔资金支持。

  后来她们又陆续获得了其他几家企业的资助。但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曾琼和艺术场的8个女生、2个男生外加一些招募来的实习生,还是为整个艺术节从前期准备到策划执行直到最后的颁奖典礼付出了很多辛苦努力。“一般说拿女生当男生用,拿男生当畜生使,曾琼是直接拿女生当畜生用啊。”后来担任新星星艺术节评委的建筑设计师刘家琨看到艺术场的女生从布展到撤展全是自己来,在颁奖典礼上调侃到。2010年8月20日,以“艺术是我们的”为主题的2010首届新星星艺术节在北京正式启动,随后他们又跑到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地推介。

  既然志于打破和跳出“圈子”,摆在曾琼他们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寻找尽可能多元化的评委。“一开始还担心他们耍大牌,但他们一听说我们主办这个艺术节主要是为了发现‘草根’、提携青年人,是很‘正’的事情,所以很多都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新星星艺术节的终审评委和颁奖嘉宾请到了诸多文化名人,除了何多苓和刘家琨,还有小说家韩东、导演贾樟柯等。

  经过两个月的初审,艺术节从华北、华东、西部和华南四个片区筛选出了100名入围终评的艺术家。2010年12月6日,在成都新会展中心,终审评委们又从这100人的300件作品中评选出“新星星年度艺术大奖”等多个奖项。

  奖金不算高,但通过这次参选,很多获奖者还是取得了类似超女们一夜成名的改变。曾琼告诉记者,首届新星星艺术节年度大奖的获奖者曾朴,艺术节之后有很多行家来找他或者购买他的作品,最近又被邀请参加今年4月份的国家画廊博览会,生存状态和境遇完全改变。

  “我们这个新星星艺术节不是商业项目,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曾琼坦承成立艺术场和举办新星星艺术节,自身并没有太多赢利,但目前也正在探索将理想和商业进一步结合。“我一直觉得艺术是和每一个人都相关的。”曾琼说,目前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是太偏重于艺术投资而非艺术消费,“只有当艺术消费成为主流,才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文化体现。”

  “在有限的生命里,抓住每一个温暖的细节”

  ——访艺术场董事长曾琼

  《商务周刊》:首届新星星艺术节很完美的落下帷幕,您有怎样的收获,有没有什么遗憾?

  曾琼: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什么利益或名声,而是在整个过程中被不同的人感动。那些给我们提供资金支持的企业家和老板,那些二话没说就答应担任评委的艺术家,那些生活穷困但没有放弃艺术理想的青年人。甚至还包括我们团队的那些女孩子,她们也改变了我以前对80后的看法,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激情、坚韧和对理想的坚持。

  首届新星星艺术节毕竟没有先例可循,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比如我们虽然分了四个片区进行作品征集,但最终还是以成都和北京居多,华南因为宣传力度的问题,报名参赛的比较少,今年打算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

  《商务周刊》:您忙于艺术场和新星星艺术节,您的先生和孩子是否支持?您本人的写作也受到影响了吧?

  曾琼:我的先生是个法国人,也非常热爱艺术,所以对我目前所做的工作还是很支持的。相反是我有时候会觉得愧疚。以前我们每天都能一家人坐一张桌子上吃晚饭,但自从做艺术场和新星星艺术节后,就不能保证了;以前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到巴黎的家中度假两个月,去年也缩短了。以后随着艺术场逐渐走向正规,艺术节的模式越来越成熟,我想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但目前阶段的确还不能两全。

  我写文字是比较随性的,以前的确希望每年都能出一本书,但目前看今年好像完成不了了。写作的时间少了很多,但我目前是有计划把新星星艺术节的事情写成一本书。

  《商务周刊》:如果不做新星星艺术节,您的日子也会过得很悠闲滋润,是什么在促使着你一直走下去的呢?

  曾琼:很多人其实也问我创业的动力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在哲学上,我是一个虚无主义者。我认为人生是不可逆的,我希望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抓住每一个温暖的细节,让生命更有价值。

  

(责任编辑:null)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