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评论:公开“三公”经费本身并不是目的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7月21日15:00
  7月19日,国家人口计生委等若干单位公布了各自去年的“三公”经费。首先得明确,这个公布是姗姗来迟的。按照今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公”经费预算有关问题,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现在,期限已经过了20天了。不过,比较起来,他们又还算好的,有媒体统计在98个中央部门中,加上他们也仅有33个遵照执行,才占1/3。其余那2/3,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还在按兵不动。

  “三公”经费的公开肯定是非常艰难的。捂了那么多年的盖子,一下子要揭开,任何原本以慷慨公款为能事的部门可能都懵掉了。但是,3月下旬到6月底,给他们留的时间并不算短,或者说够充裕了,可奇怪的是,为什么国务院的明令期限形同虚设,难道大家还都在忙乎着弄本尽可能自圆其说的账目吗?还不好理解的是,国务院本身并没有逾期就如何的跟进手段,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势。这样下去的话,其下一个政令的严肃性谁还放在眼里?但就现有的公开状况,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那就是没有达到公开的目的。公众对那些干巴巴的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实际上茫然不知所以,只是根据数字的绝对大小来盲目地发些议论。比方水利部去年的“三公”经费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占决算总数的83.13%,马上哗然一片。哗然什么?人大代表也发话了,公车费占比太高。但是人家解释了,这是由水利工作性质决定的,防汛抗旱多是到现场工作。你又能根据什么推翻人家的解释呢?

  已经公开“三公”经费的那些部门,情形都像这样,公开的只是一些笼统的数字,每个“公”多少多少,如此而已。公开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接受社会监督,那么凭借这些孤零零的数字就远远不够,也使监督变得底气不足。他的公车消费诚然高,但多了还是少了,公众包括人大代表等于全凭感性来定论,这种监督主观上就是盲目的。再比方,明明国家药监局、国家邮政局、国家粮食局与国家人口计生委同一天公开的数据,媒体却单单拎出后者作为标题,为什么?因为人口计生委公开的数据有看点。去年,他们的“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470.54万元,占五成以上。计生、出国,这就有了足以让人一惊一乍的前提。谁都知道计划生育是咱们的基本国策,人家并没有搞,你那么多钱出国干什么,还不是公款旅游?很遗憾,这仍然只是一种想当然的联想,人口计生委固然欠一个起码的解释,但建立在这种不牢基础上的监督,肯定也没有实质意义可言。

  因此,公开“三公”经费还需要一个明细,但也别搞得像每年总是令各级人大代表都看不懂的那些需要审议通过的预算那么复杂,至少使部门相互之间能产生一定的可比性,进而使公众的监督能够以理性为基石,打蛇打在七寸上。只有理性监督,才不会冤枉了既恪尽职守又勤俭节约的部门,也不会让挥霍民脂民膏的部门得手之后暗地里能够弹冠相庆。

  潮 白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