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融资平台贷新还旧难禁 城商行助力火中取栗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2011年08月08日05:47

  整个7月,银行股持续“跌跌不休”,部分上市银行的市价创下年内新低。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已无以复加。

  “海外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不良资产,国内投资者最害怕的是再融资,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恰恰连接着这两端,令投资者惴惴难安。”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如此解读银行股近

期的乏力走势。

  不久前举行的银监会年中工作会议,重申平台贷款到期不得贷新还旧,不得展期。消息甫出,市场一片震动。这一政策能在多大力度上被执行,以及是否意味着银行不良资产的集中暴露,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既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也是监管和银行的博弈。从监管者的角度,不可能在风险底线上让步。”数位受访的银行高管对这一监管政策并不意外,但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

  当被问及这一政策能否得到执行时,一位国有银行发达地区分行的负责人表示,“不执行就是严重违规,不过不少银行都已经多措并举,使得真正需要立即‘贷新还旧’、硬碰硬的平台项目并不多”。

  这些对策就包括:通过现金流全覆盖的方式“脱平”,将平台贷款转为特殊公司类,有的银行的转出规模已经过半;将到期或即将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通过期限重组或整改的方式变为固定资产贷款,将还本的期限延后;另外一些实在很困难的项目,才会面临银行强制收回不再续贷的局面。

  有风险条线的银行高管表示,监管出重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坦承,由于体制的力量强大,在博弈过程中,政策的传导和执行会大打折扣,十分的力道最终可能也就只能发挥一分的功效。如果监管政策上大开方便之门,后果不堪设想。

  一堵一疏

  在7月中旬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银监会表示,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理解支持下,平台贷款的退出管理、合同补正、追加抵质押物、增提拨备和提高资本占用成本等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下半年则要紧盯新形势,从细从实贯彻好既定要求,化解既有风险、严控新增风险。

  其中的“一堵一疏”备受关注。“疏”体现在四类平台可望继续获得信贷支持;“堵”则是到期的平台贷款,不得贷新还旧,不得展期。

  根据银监会规定,符合公路法、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办法、保障房、国务院审批的重大项目的四类平台项目仍可继续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不过,目前各界对上述四类国家政策支持的平台项目的前景也看法不一。

  不同的公路平台的境遇大相径庭。有银行高管透露,公路建设初期自身的现金流难以实现全覆盖,一些地方的公路平台因为负债率过高,在信贷紧缩形势下,面临较大的到期偿付压力。

  数位知情人士透露,湖南省公路投融资平台已经在6月底前,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划入了公司贷款类,这意味着下一步将可以继续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而有的财政相对富裕的省份如江苏,由于此前的公路建设长期寅吃卯粮,目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省政府也多次出面协调,希望有关银行能继续慷慨解囊。不过在信贷紧缩,公路项目短期缺乏盈利前景的形势下,银行还在左右观望,相持不下。

  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忧虑是,在放开四个口子之后,会不会有其他平台改头换面后暗度陈仓?如个别地方政府已经将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混充于保障房之列,来争取银行的信贷支持。这显然既不符合融资平台的基本风控标准,也妨碍了房地产调控的效果。

  同样备受关注的是“对于到期的贷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贷新还旧”的“堵”,有市场人士担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将会因此集中暴露。

  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坦言,从全国范围看,限制贷新还旧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在执行中可能也一定会有“变通”。如果没有监管的三令五申,平台贷款一年增上万亿元的情况恐怕难以遏制。

  那么,地方政府对于到期债务到底是否有实力偿还?不许贷新还旧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前述某国有银行发达地区分行的行长表示,现在地方政府很困难,各种贷款相继到期,过去还可以在各个银行之间贷新还旧打时间差,现在往往各家银行都上门讨债,一下子要集中还款,压力比较大。不过他亦坦承,不少地方政府还是有办法的,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就牵头搞了产业投资基金,或者出让一定的资产和股权,变现后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缓解还款压力。

  “在大银行信贷紧缩形势下,为地方政府火中取栗的重担就由个别以地方政府为大股东的城商行肩负,后者甚至充当了政府财政职能,难以自拔。”有风险管理背景的银行高管表示。

  绕道而行

  “不准贷新还旧的政策,并非没有回旋余地,一个重要的技巧就在于贷款属性的划分。”某股份制银行高管一语道破个中玄机。与市场对一般平台贷款不准贷新还旧政策带来的冲击的忧虑不同,进入实际操作期之后,银行最初的恐慌已经大为减少,转而绕道而行的做法已经不是个案。

  原则上,银监会各地派出机构负责把握当地政府的总体债务情况和偿债能力,而贷款的最终分类由银行自主决定,最后经三方确认,四方签字后盖棺定论。根据监管政策,现金流全覆盖的政府融资平台可以划归公司类贷款,而能够移出平台名单,对平台公司就意味着后续贷款有了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实践中,各家银行以及各地监管机构对于这一政策的执行力度,有较大不同。

  在部分财政实力比较强,监管力量也比较强的地区,出台了较银监会更为严格的标准。如某发达地区监管当局就做了两大硬性规定:一是包括四类可以继续放贷的平台在内,当地全部的平台贷款余额,不得超过2010年6月末的余额;二是转入公司类的平台贷款占全部平台贷款余额的比重,不得超过20%。有接近当地监管当局的知情人士称,上述政策出台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如果想要多一点力量支持国家政策扶持的平台公司,就应该置换掉部分高风险的旧平台,在保证集中度不会过高的情况下,提高现有平台贷款的整体质量。

  不过,由于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和监管当局的派出机构都与地方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个别地方政府的软硬皆施之下,一些有争议的项目也得以蒙混过关。

  好在这种现象随后便遭遇了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总行的纠偏行动。

  “监管当局的平台贷款名单,进来容易出去难”,从6月份开始,不少银行高管都表示,各行正在重新就转为特殊公司类的平台贷款的认定进行审核,会有一部分已经摘掉平台帽子的企业,重新回到平台贷款。

  而一些银行出于合规的考虑,对于一些“无论用什么标准都无可争议的平台项目,却被偷梁换柱划入公司类的贷款”,做出重新界定。“这次的做法是由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对账后,按项目逐个上报监管当局,有点分化瓦解的意思,所以数据和此前各家银行总行自主上报的会有不同。”某银行家透露。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商业银行在一季度末已经大幅减少的平台贷款余额,在半年末,又重拾升势。

  其中,工行的平台贷款余额经重新界定后,增了2000亿元左右,余额超过7000亿元。而一季度末平台贷款余额为3800亿元的中行,新认定的平台贷款余额则在5000亿元左右。

  某大行财务部门高管认为,因分类而导致的平台贷款余额增加不足为惧。他表示,能够移出平台的,相对而言,都是资产质量较好的,现在重新移回平台,只是分类发生了变化,风险属性并没有变化,余额的增加对资产质量的冲击不大。

  某大型国有银行的一位分行长坦言,他们已经有过半的贷款进了公司类。不过,究竟有多少平台贷款转为了公司类贷款,目前尚无公开的权威资料可查。

  重组与整改

  对于没能成功“脱平”的平台贷款,依然有“解救之道”。

  目前的融资平台贷款在期限上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25年到30年固定利率的中长期贷款,且项目建成后每年仅还款一次;一种是短贷长用,为简化审批程序,应对规模管控,将长期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分解成滚动的流动资金贷款。对前一种而言,主要是按照监管要求补正合同,要求项目建成后每年两次还款,利随本清。在监管当局看来,此举有利于了解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就目前而言,此类贷款的偿还压力并不大。

  而近期可能面临风险集中暴露的,就是所谓融资平台的流动资金贷款。会在下半年和明年集中到期,还款大限将至,如果不能贷新还旧,项目还在建设过程中,不但还本付息有问题,后续项目的建设更危在旦夕。

  “规定不准贷新还旧,实际还不照做?”有银行家直言不讳,通过贷款期限重组,或者所谓的追加抵押等方式,就可以绕开政策限制,而这种掩人耳目的做法并不鲜见。这也是在经历了一轮“脱平”行动之后,监管当局提出要动态监控,对平台贷款转出动态关注的原因所在。

  不过,他透露,现在不少银行都在“通过整改的方式,将流动资金贷款变更为固定资产贷款,解决短贷长用的问题,缓解不许贷新还旧的压力”。但他并称,这类贷款所占比重相对有限。

  “不许贷新还旧,这并非针对融资平台的监管新政,而是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接近监管部门的权威人士表示,只不过实际操作中,平台公司和部分银行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分解成了比较容易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并承诺到期后会滚动续贷,以支持项目建设。

  “需要贷新还旧,说明企业的现金流有问题,第一还款来源出了问题,显然应该进入关注、甚至次级等分类之中。”有熟悉监管思路的知情人士称,贷新还旧之所以在现实中一直生生不息,其实是一种变通。究其因,主要是项目的贷款周期与生产周期不匹配,至少是银行期限的制定不合理。

  数位受访的国有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透露,目前,各行采取的一个重要变通之策,就是通过整改的方式,将已经或即将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转为固定资产贷款。还一点,再贷一点,总量有所控制,但足以解燃眉之急。

  不过,不同的银行和分支机构想法也不同。有的希望借此来暂时阻止风险的集中暴露,以时间换空间。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在信贷紧缩,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继续贷新还旧,不仅会使平台规模居高不下,同时也会占用现有的贷款额度,挤压对其他客户的贷款。“下一步比较困难的是那些既不能‘脱平’,也无法‘整改’的项目,如果各家银行同时抽血,会有个别项目在优胜劣汰中,面临‘垂危’。”某国有银行公司部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