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生活方式

哈利·波特十年 年华老去

来源:21CN
2011年08月08日09:00

  昨晚去看哈利·波特终结篇的国内首映,如果从入场的火爆程度比较,哈利·波特明显不如变三。前些日子看变三的首映,同一家影院原定的一场,后因为预订人数过多不得不加映两场,而昨夜的哈利·波特只有一场,而且只有九成的上座率。但是与变三比,哈利·波特的优势也很明显,电影结束时,黑暗中突然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掌声和欢呼声,灯亮时,回头看看几乎满场的人的脸上都有一丝恋恋不舍,还有隐隐约约的抽泣声,我甚至看到我旁边的座位上一个七八岁的小女生也是一脸的虔诚,这些都让人不得不佩服哈利·波特的影响之大。

  我不是哈迷,也没读过罗琳阿姨的原著小说,前几部哈利·波特的上映几乎没有关注过,基本都是后来发行光碟之后借助网络的便利才断断续续地跟进的。估计罗琳阿姨当初创作这部作品时也没想到有这样的结果。我看罗琳阿姨的事迹尤其适合中国政府来宣传,完全可以当做下岗职工成功再就业的典型来抓,这才是一个奇迹啊。你想,一个靠失业救济金过活的单亲妈妈,某一天在咖啡馆里,在孩子的哭闹声中,突发奇想地写写划划,那时候最多是为了排遣无聊和无望的生活吧,谁想到她写下的“哈利·波特”的名字会在不久之后风靡全球,让她也成为了全球最为富裕的作家呢。

  据说哈利·波特的系列已经翻译成了六十几种语言,现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三亿册,随着电影系列的上映,哈迷们早已遍布全球。之前看到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批评罗琳是“蹩脚的小说家”,这样的声音估计罗琳阿姨早就不在乎了吧。她完全可以像迈克尔·贝一样回答:全球只有几百个批评家,但是全球却有数不尽的哈迷们在期待她的作品,她不是为少数人写作,她只为哈迷们而写。罗阿姨完全有资格可以这样说,事实上也是,哈利·波特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一部电影这么简单,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生活中处处可见。有一代人伴随着哈利·波特而成长,童年时刻生活在霍格沃茨城邦里,手挥魔杖,骑着魔法扫帚就可以遨游天际,小孩子的梦想就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成长。现在十年过去了,原来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但是未泯的童心,现实生活的压力都很容易让他们意识到童年生活的单纯和快乐。如今在观看哈利·波特的过程中,他们在成长的同时,也在丧失自己的纯真。哈利·波特的十年,是成长的十年,也是丧失纯真的十年。十年之后,年华老去,我们再也找不回当年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昨夜观看哈利·波特终结篇的经历可以看作是一代人的成人仪式,他们在祭奠自己的青春,挽留自己的童年,同时毅然决然地长大……

  有人说哈利·波特的后几部基本不是给孩子看的电影,应该打上少儿不宜的观影提示。其实,不是哈利·波特再不适合孩子,而是那一代伴随哈利·波特成长的孩子已经长大,越来越黑暗的色调预示着这一代人成长中的艰辛和苦难。哈利·波特是写给完整一代人的情书,而不仅仅是孩子们。从第一部中那个带着圆框眼镜、稚嫩、羞涩的小哈利,到现如今已经名满天下成熟果断独当一面的哈利,这中间的十年让人感慨非凡。电影中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男孩由小正太朝着大叔的道路上迈进,原来的小萝莉们一个个早已是性感迷人的漂亮女郎。他们的故事在与伏地魔的对决中辉煌落幕,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则只能在承担与责任中奋力前行,辉煌不再……

  哈利·波特承载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寄托了哈迷们的热烈情怀,也成就了无数人的梦想。罗阿姨看到这些的时候应该也感到些许的骄傲吧。写下的一个故事就算不是文学正统中的经典,但在许多平常人的心中,它早已高高居上,无可替代。你可以分析哈利·波特故事和情节的幼稚和漏洞,你可以批评故事的荒唐可笑,但是你无法改变的是全球哈迷们拥趸们对他的追捧。文学和电影有许多样式,成为经典只是其中一种,以一代人的记忆作证,在他们最为风华正茂的十年中,能陪伴在他们身边一起成长,还有比这样的文学和电影更为值得珍藏的么?

  哈利·波特是文学,但已经超越了文学意义;哈利·波特是电影,但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影像意义;哈利·波特是童年的美好记忆,但已经从记忆变成美好回忆。哈利·波特的终结只是我们现实人生中一个新阶段激动人心的开始……

(责任编辑:廖一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