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金融事件

郝演苏:外资寿险还在倒“时差”

2011年11月14日09:47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石璐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 


中国寿险市场,应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大势和中国保险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而发展繁荣。随着银行代理的出现、新型人身保险产品的涌现和市场主体的持续增加,寿险保费在2001-2010第一个黄金十年以约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快速增长。十年的时间外资保险公司在数量上占有40%的比率,但保费市场份额占有率仅有2.8%,多家公司出现水土不服,甚至出现中外方股东劳燕分飞,寿险市场一时风起云涌。

    2011年恰逢中国"入世"十周年,也是外资保险进入国内市场第十年, 在搜狐财经主办的"入世10年外资寿险‘中国概念股’评选活动"活动期间,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对于造成外资寿险目前所面临困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外资寿险面临困境需自找原因

  很多外资寿险公司试图解析其在中国市场发展不力的原因时,往往从客观因素出发,比如股权结构、监管严格等方面。其实这些都不是外资寿险发展遭遇困境的症结所在。因为中资寿险公司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仍然发展很见起色。说到根本,还是外资寿险公司需要换位思考,寻找自身问题。

  “时差”不调整,小看中国市场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有的到了第三年、第五年,还在倒 “时差”。很多公司来了多年还存在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不足,仍未真正从母公司所在市场中调整过来,它们自以为中国市场会跟其他市场差不多,因此并不太了解中国市场的环境变化。更直白来讲,一些外资公司还是简单的认为中国市场是落后的,小看了中国的大国文化。

  本土化不足 未真正融入中国市场

  很多外资保险渐渐也谈本土化,但其实问题就出在本土化不够。外资寿险公司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大多认为很容易将外资寿险的产品和经营理念输出到中国,但十年实践证明并非如此。仅从职业选择来说,我们保险专业学生在求职时,往往不太愿意选外资公司,因一些外资公司对于本土员工的管理存在偏见,甚至在公司内部形成海外员工和本土员工两种企业文化,使本土员工的职业发展有了“天花板”,这就使得本土保险人才对外资寿险产生一定心理障碍。

  日韩公司架子更大前景更不妙

  基于以上两点关键因素,我认为,短期内(二至三年)外资寿险很难有长足进步。而要想在中国市场真正有所作为,首先要放下架子,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地看待中国市场及中国员工。这点日本、韩国、新加坡及台湾等来自亚洲的公司做的不如欧美公司,因此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不如欧美公司。它们可能因身处亚洲,自以为了解中国市场,其实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中国市场妄下结论。

  短期内这些公司必须进行自身调整,积极了解中国市场的真实情况,平等对待本土员工,充分认知中国消费者的保险意识。比如,中国人可以很推崇著名的实物品牌,却不一定对著名的金融品牌感兴趣,因后者是无形的产品。这就造成一些国际著名保险品牌产品并未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热捧,如果你按其他市场的思路进行产品营销,就很难如愿。

  自以为是害了外资寿险

  在市场营销方面,中资寿险公司需要不断做功课。而中资公司的特点就是擅于学习,且进步也很快,这是中国内地独有的一种经营特色。而一些外资公司自以为凭借先进的产品与服务可以轻易打开中国市场,殊不知,它的特色产品与服务早已为中资公司所学所用,已不再具明显竞争优势。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我认为,外资寿险公司还不太可能大量退出中国市场,因进驻中国的都是国际知名公司,且中国保险市场如此之巨,各母公司也不甘心退出。不过针对这样的市场态势,一些外资公司有可能采取股权倒置等方式(由中资占据最大股权比例),变控股为参股,从而得以与中资共同分享中国寿险市场高速成长的收益。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毛曼京)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