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

李灏回忆邓小平南巡:你们要快一点啊

2012年01月13日15:30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核心提示:

  那是最后的事情,送他去蛇口的路上,我想还有几个问题没汇报,就抓紧。我说我要搞城市化,准备撤县建区,把农村纳入城市体制;还有一个社保制度问题。临走说了一句话,我送他,副书记厉有为也去送,送到码头,他一回头说:“你们要快一点啊。”

  本文摘自:《新快报》2004年4月14日,作者:田炳信,原题:《李灏回忆邓小平南巡: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场》

  李灏赋闲在家,但身并不闲着,活动挺多,这几天更忙,全是关于邓小平南巡一事的采访活动,我是其中的一拨。

  我和李灏认识是在1989年,我当时任新华社驻深圳特区的记者。彼此熟,寒暄过后,就有了下面的一份采访记录。

  田炳信:邓小平1992年南巡,已经12年了,您作为当时的市委书记,全程陪同小平同志,现在回头看南巡有什么感受?

  李灏:邓小平1984年来过深圳,我是1985年调到深圳的。我年年请他,都没来。到1992年不请自来。这次完全是他自己要来。他一来不那么简单,先头部队先来打前站参观的路线,吃住的安排等等。邓小平虽然8年没来深圳,但他一直关注着深圳的发展。大的背景就是他非常关心这里的发展,深圳成功不成功,关系到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不成功。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东欧瓦解的情况下,我们压力很大。对当时的国际局势,邓小平当时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那天上午他情绪很高,本来安排休息,坐了没有半小时,他说“不行,我要出去走走”,一上车,就聊开了。

  我向邓小平汇报了深圳市经济发展情况,我认为深圳这些年之所以发展很快,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我们不仅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进行的土地有偿使用、发展股份制、建立证券市场,以及公务员制度和廉政建设等许多改革和做法,也是借鉴了香港及国外的经验。当谈到股票市场时,邓小平说:也有不少人担心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所以让你们深圳和上海先搞试验。看来,你们的试验说明社会主义是可以搞股票市场的,证明资本主义能用的东西,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邓小平认为,在市场经济方面,香港、新加坡做得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对外开放是特区的重要任务,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提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在19日的参观市容途中,他还感慨地说到:“我没想到发展那么快。”这就回答了:第一,这种路线下发展得很快;第二,人家认为你快是快,但是是资本主义,其实不是,我们这个还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上了车就滔滔不绝,与1984年不同,那次没说什么。这反映了邓小平非常实事求是。

  因为当时还不能回答什么问题,你说做得成功,当时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就听你们说,也不题词,到了广州追回了一个题词。这是个微妙的区别啊,很主要的,证明他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讲一句是一句。

  田炳信:邓小平南巡中,您是亲耳聆听了小平同志的谈话,我看一些镜头上,您还拿着一个录音机。

  李灏:实际上小平讲话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在场,都是后来听说的,通过各种渠道。后来在国贸的讲话听的人多一些。陈建华拿了个录音机比较靠前。也给了我一个录音机,但我不敢录。我又要汇报,又要听讲话,再说也不知道允不允许。另外我也不赞成这样,领导讲话最重要的是领会精神。

  我认为在南巡宣传中有几个问题谈得不够,老写些具体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有几件事:

  一个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对广东、对特区的关心。邓小平虽然8年没来,但他一直在关注。

  他为什么那么关注?特区搞得怎么样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他提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路线,究竟做得成不成功,不知道。这要检验。这要试验。深圳就是一个试验场,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负面作用可降到最低。

  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键是老百姓有没有好处啊?经济有没有发展上去啊?苏联为什么瓦解了,不就是经济上不去。我们是从上而下的、有重点、有秩序的改革,是渐进式的。

  你说路线那个东西都是纸上谈兵,实践检验真理。如果实践检验的结果一塌糊涂,那你那个路线还有什么用?我们广东实践了这个思想路线,特区实践了这个路线。

  田炳信:关于实践这一块我们反而没做足文章。

  李灏:邓小平提出了三中全会的路线,后来又提出了建特区,他一天都没停过,那么实践证明这个道路行不行得通啊,有没有成效啊,还有哪些不够啊,这些问题他老想弄明白,他南巡是这么个背景。

  田炳信:我记得他上船的时候回头跟你说“要快点啊”。

  李灏:那是最后的事情,送他去蛇口的路上,我想还有几个问题没汇报,就抓紧。我说我要搞城市化,准备撤县建区,把农村纳入城市体制;还有一个社保制度问题。

  临走说了一句话,我送他,副书记厉有为也去送,送到码头,他一回头说:“你们要快一点啊。”

  这是他一贯的思想。要有一定的速度。不是斯大林也讲过吗:“慢就落后,就挨打。”这个速度不能理解是盲目的,只讲GDP什么的。但总体上要有个速度。我讲:小平讲过后全国会有个压力,要解放思想。我们深圳这个压力相对小,当时已经很快了,太快不行,要翻船的。压力也有,相对小一点。所以对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要放在这个背景下理解。

  田炳信:邓小平这次来,社会上传说有针对性。

  李灏:可能有针对性,总体上是针对社会上“左”的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广东省最大的贡献是用实践证明了这个理论、发展了这个理论。说改革开放,说中国特色,理论上可以,但实践后怎么样?所以广东的贡献、特区的贡献就是实践。

  邓小平的路线就是放权,把深圳当作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允许你去发挥,你去做。

  市场经济体制是有内容的,除了经济发展快以外,与旧体制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广东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家对这点认识不足。

  我们这个实践成不成功,直接证明路线的成功与否。结果证明了路线是行得通的。在苏联瓦解的情况下,能证明路线是对的、是行得通的,你说这个价值有多大,所以他的情绪那么高。

  田炳信:这次是不是您与邓小平接触时间最长的?

  李灏:我个人接触就这一次。

  我1985年快来深圳时薄老(指薄一波)跟我谈话,说:“你知不知道,人家说深圳是‘前有孺子牛,后有常委楼’”,意思是说你们表面艰苦奋斗,其实是假的;还说:“你知不知道‘软骨美人’?特区很重要,派你去,你要搞好。”还说:“你要出污泥而不染”,“你不能搞请客送礼”。我说:“薄老,深圳也没有什么可以送的啊,不送礼我做得到,不吃饭有点不近人情,各地方来的人、北京来的人,不吃饭可能不近人情吧。”他就不说话了。

  从广东人、特区人眼里看邓小平,就是:伟大。好多方面可以体现:如果不搞改革开放、不提中国特色,那我们就没有今天。假如我们需要他定个政策,全面推行,那也不行。中国各地差异那么大,也根本行不通。所以办特区是非常符合中国的实际的,经过试验,成功的推广,不成功的改正,允许国家各地区间有差别。为什么温家宝总理现在说:沿海还要快,西部也要开发,现在又提了东北。东北底子比西部好,证明这更实际了,不是口号了。

  保留特区,是中国既稳妥又发展很快的创新之路,作用很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光是经济,重要的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从来都讲,深圳是全国的试验场,深圳是中国的深圳,它是为了全国的发展探索道路的。

  田炳信:下一步特区还有没有试验功能?

  李灏: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五十年都需要完善,当年的东西现在看还好,领风骚千年不大可能,领先个七八年,对大家起个带头作用,那也好啊。

  田炳信:有人认为特区试验功能完成了,您怎么看?

  李灏:加入WTO前北京有个讲座,我去了,讲了两个观点:第一,加入WTO使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第二,改革开放思想小平同志阐述得最好。什么叫开放?开放跟改革是什么关系?开放本身也是一种改革,改革才能保证开放。

  1986年,人家问我深圳改革改什么?我说我刚来一年,对这里的总体改革怎么做也说不太清楚,有很多思想也没完全明确。

  我用一句形象的话讲:“深圳改革开放的目标是把深圳弄成按国际规则打篮球的地方。”实际就是与国际接轨、国际化。中央在一些文件里提出了“按国际惯例办事”,这句话就这么来的。

  但我说球队的组织是按社会主义组织的。

  邓小平说:“吸收、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一般对改革开放理解是吸收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停留在很具体的层面。邓小平把它提高到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但还有五分之四的人也在创造,要开放吸收,“一切文明”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等其他成果。我觉得小平这句话最有启发。

  五年前,有一篇文章《落日的辉煌》,给我一个很重要的启发。它借古议今,他说: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为什么叫“落日的辉煌”?致命之处在于:闭关。康乾盛世的时候人家西方在工业革命。所以要开放,不仅在不如人家的时候开放,就是强大了还要开放、要吸收。因为你的五分之一代替不了那五分之四,只有全人类的才是最全面的。所以他们整理南巡讲话时我说“这句不能漏,很重要。”

  我们一向自大、膨胀,对吸收外来文明骨子里抵抗、反感。1986年开会,总体规划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就是继承、吸收、创新。不丢好传统,但也不能搞国粹主义。照搬西方而不成的比比皆是。布热津斯基说:“所有社会主义阵营都要崩溃,但中国例外,因为中国共产党改造过了。”

  李灏气定神闲。谈起12年前的情景,他仍然激动不已,他不时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还带着手势。我想,邓小平南巡给深圳注了一股活力,也给李灏注入了一股活力。

  这股活力会在深圳一代代传下去。

  英国一位记者写道:所有的经济地位转变都是艰难的。中国的崛起在重要性上可以与美国当初登上世界舞台时相媲美。曾蒙受耻辱的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政治上沉湎于一种怨恨情绪。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它开始改弦易辙。上个世纪末,中国已经开始承担全球的责任。伟大现在已经降临到中国头上。

(责任编辑:克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