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个周五,嘉实指数化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杨宇和他的同事们都惴惴不安。
不断有消息说,嘉实基金申报的沪深300ETF基金批文即将下发。他们希望3月23日这一天可以拿到批文。这个产品已经筹备了5年之久。
3月21日,证监会已经批准了深交所和上交所各自提出的跨市场ETF基金交易规则。同样等待着沪深300ETF批文的华泰柏瑞董事长齐亮说,按照程序,交易所规则和产品批文应该是一起上报的,规则获批之后,产品不应再有问题。
果然,3月23日下午5点半,理财周报记者获悉,两个公司均已拿到产品批文。
21日,华泰柏瑞总经理韩勇率众来到北京参加董事会。22日,上交所在上海举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投资说明会,参与的券商、机构大部分由上交所直接邀请。再上一周,深交所也为嘉实沪深300ETF在北京召开过类似会议。
上交所的支持对于韩勇十分重要。去年才从华安基金履新华泰柏瑞的他,新工作并不顺畅。他到任后,公司共获得两只新基金批文,一只债基两度延期艰难成立、一只股基干脆暂停发行。
而业界很多人认为,华泰柏瑞有望借沪深300ETF加联接一战翻身,资产规模从目前的134亿元翻一倍甚至两倍都唾手可得。
而对于这次华泰柏瑞的竞争对手嘉实基金,市场工作已经从副总经理李道滨交棒到首席市场官张峰手中。李道滨主持工作时,对于沪深300ETF的期望一直是:发行500亿左右,加上现有LOF基金转联接的接近500亿规模,打造中国第一只“千亿基金”。
“我们当然希望发行的规模越大越好。”张峰说:“ETF运行之后,也会继续推广。”两家基金公司的计划都是,拿到产品批文后,一周内展开发行工作。
2012年中国规模最大的两只新基金,一触即发。
险资QFII通道打开,券商捧场交易所
鉴于沪深300ETF投资要求的专业性,两家公司皆把主要精力,花在和券商、机构的沟通上。
为了嘉实沪深300ETF,深交所已经组织了三次券商全网测试。每一次,深交所都联系了超过60家券商到场。而券商方面也给足面子。第三轮测试时,原本约请了80多家券商,准备了一个100人会议室。最后报名人数超过300人。最终,嘉实基金只好找到一个250人的会议室,并在附加会议室做视频直播。
对于两家基金,券商皆将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对冲套利上。嘉实的“T+2”模式成为问题焦点。对此,嘉实反复强调,国际上有大量ETF采用T+2、T+3模式,T+2只是清算交收问题,无法当天反复申赎,但是并不影响场内交易。对于用ETF与股指期货对冲、高频交易的投资者,仍然适用。
而华泰柏瑞的产品遇到的焦点问题在于现金替代如何实时确认价格。如果如此大量的股票买卖无法实时完成,将令最终ETF价格出现偏差。而华泰柏瑞则表示,和上交所合作的系统绝无问题,5秒内肯定能够完成买卖结算。
截至目前,所有参与券商的系统通道,已经和嘉实基金、中登总公司、深交所联通。
最令行业关注的是,以往按照规定,保险、QFII、理财产品等特殊投资者,均不能直接买卖ETF。而本次嘉实基金为了推广,终于找到折中办法:如果此类客户有需求,可以通过嘉实的直销部门通道,执行买卖操作。
华泰柏瑞闻讯后,也向中登总公司提出同样要求,也获同意。
这意味着,保险、QFII大笔资金,终于有了通过工具型基金套利的渠道。而大量拥有海外对冲管理经验的QFII,将与国内机构正面交锋。
融券卖空已到交易所,华夏易方达加入战团
两只千呼万唤的产品可能面临的最大制约是,转融通尚未出台,融资融券交易量无法放大。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由于ETF已经可以作为融券标的,因此两只沪深300ETF加入融券组合的权利均在交易所层面。也就是说,只要上交所和深交所批准,两只产品就可以做融券。但由于沪深300ETF产品特殊,所以期初可能会由交易所选择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券商做融券。
PK并不限于本次ETF销售,华泰柏瑞表示,未来的方向是细分行业ETF,已和中证指数公司签了开发协议。
而嘉实则已经拿到了中证500的开发授权。他们认为,如果接下来中金所要推出新的股指期货标的,中证500最有可能作为中盘股票的代表入选。
最新消息是,业内两大指数巨头华夏和易方达,也表现出对于工具型ETF的强烈兴趣。有消息说,华夏基金正在与上交所磋商、易方达基金正在与深交所磋商,将在嘉实、华泰柏瑞产品发行之后,申报新的沪深300ETF产品。
“由于产品还没有获批,所以公司相关机构还在摸情况,看怎样的目标可以兼顾发行成本和基金收益。”齐亮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我不清楚公司的情况,但是董事会对此不会提出太高要求。”
但是理财周报记者获悉,全力以赴的上交所对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首发规划是:“发的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