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伦“网上组阁”
9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通过推特(Twitter)宣布内阁改组信息,成为第一位通过推特网站对外宣布人事任免的英国首相。
在这次内阁改组中,包括卫生、交通、司法等大臣在内的众多关键职位发生变动。这是2010年以来最重大的一次内阁改组。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应该说是卫生大臣兰斯利的去职,他是极具争议的英国全民医疗保健系统改革的倡导者。改组后,兰斯利转任议会下院领袖,其卫生大臣一职将被现任文化、传媒和体育大臣亨特取代。
按路透社的说法,亨特可以算是这次内阁改组过程中的最大“赢家”。
亨特4日在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外告诉媒体记者,他“非常荣幸地”接管卫生大臣一职,“这是一份重大任务,也是我一生最大的特权”。按法新社的说法,卡梅伦的这一决定令不少政治评论员吃惊,因为就在今年4月,亨特还面临巨大辞职压力。他先前因与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走得太近”而被戏称为“默多克大臣”。
改组中,交通大臣格里宁被免职,下调到国际发展部。格里宁上任还不到一年,但因她公开反对兴建希思罗机场第三跑道而成为卡梅伦政府的“烫手山芋”。
除此以外,司法大臣克拉克改任不管部(minister without portfolio)部长。环境大臣、威尔士事务大臣、北爱尔兰事务大臣也都在这次改组中换人。住房部长夏普斯出任保守党新主席。
虽然内阁人事变动眼花缭乱,不过并未触及政府的三大要职,即财政大臣奥斯本、内政大臣特里莎·梅和外交大臣黑格。教育大臣、就业与养老金事务大臣也未作变动。
在给英国《每日邮报》的邮件中,卡梅伦展望了新内阁的执政愿景,希望英国在未来更富活力、创造力与竞争力,同时跻身于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卡梅伦还设定了新内阁的优先关注议题,包括加大福利制度改革与教育体系改革,创造有利于本国私营部门的经营环境,激励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改善本国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等。
不过卡梅隆大刀阔斧的“网上组阁”并没有赢得全面喝彩,英国伦敦市长约翰逊就对于交通大臣格里宁被免职抱不平。约翰逊抨击这一职位调整是卡梅伦为了“疯狂地”扩建希斯罗机场,而将反对者踢出局。
金融市场也一片嘘声,在内阁重组的消息出来后,英国主要的伦敦金融时报指数4日下跌了近1个百分点,英镑的价格也出现了下滑。
作者:师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