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实录

2012年10月12日14:18
来源:央视网

  南京(两岸实业发展论坛)

  主持人 陈伟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前来出席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这里是两岸企业实业发展论坛,在这里呢,首先我们影响用特别隆重的掌声来欢迎每一位来到我们现场的各位领导和

嘉宾,谢谢大家出席我们今天的论坛,欢迎大家。

  大家知道呢,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了。如今它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也成为了两岸企业家和工商界共相盛举的一个重要的载体。那么这一次中央电视台作为主办方结合了各方之力,集中了许多的智慧,来打造了我们今天即将在这里开的两岸企业家的实业发展论坛,我们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各方对我们这个论坛的亲力支持。那么今天呢,我们也很荣幸请到了我们很多的领导和贵宾,那么接下来我们首先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忠(音)先生为我们的论坛致词,有请。

  10:20

  郑立忠: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往开来,同时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持续地形势下,两岸企业家共同举办紫金山企业家峰会,就两岸实业合作为主题会聚了两岸的企业界、经济界的精英和专家,围绕两岸企业合作与双赢这个主题进行两岸实业合作、发展深入地探讨,来共谋双赢的发展愿景,这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因此今天在这个讲坛上我也想谈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第一实业兴国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不懈地追求。中国近现代化、近现代的经济发展史和企业发展史是一条实业报国,振兴中华的,发愤图强的发展之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倡导实业救国的理念,大批地实业先行者以工资、以商资为大,为国为民的精神。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催生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是,我们回看我们的历史,我们感到痛惜,我们感到十分地遗憾,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挤压和夹缝当中,中华民族工业振兴的梦想并未实现,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大力发展制造业,加强科技和政策的扶持,大力地拓展外销的市场,创造了台湾奇迹,成为了中国民族的骄傲,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33年年终增速达到9恩%以上的奇迹。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加工中心和制造基地。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醒目的标识。

  14:08

  两岸当代的企业家们,在为中华民族的实业经济的发展,这个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特别应该值得提出的是,20多年来,大批的台商到大陆投资,为大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引领了、推广了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发挥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第二,加强实体经济合作是两岸共同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共同推进两岸经济繁荣的战略决策。2008年至今,世界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虚拟经济的繁荣必须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确实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虚拟经济将失去了依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两岸的实体经济,尽管规模较大,基础较强,但同时当前都面临着不少的困难。比如说,大陆的经济规模很大,但是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就不够强,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的企业之中,一些高端的设备还需要依靠大量地进口。台湾的科技研发能力比较强,管理水平比较高,国际营销的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劳动力匮乏,土地市场有限,制造业的发展以来于出口,在当前国际市场经济皮暖的情况下,出口出现萎缩,导致整体的经济遇证无例,在这种形式下,加强两岸的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岸经济的优势互补,也是两岸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的战略抉择。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两岸企业都是中华民族的企业,两岸企业家有必要从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经济的高度通力合作,整合资源,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城市,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打造民族品牌,共同增强中华民族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第三,两岸共同努力,为实现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18:10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何平发展的轨道。当前,为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推动两岸实业的合作进一步地深化发展,两岸双方有必要共同努力,优化两岸产业合作的政策环境,为两岸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首先,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增强两岸互信,夯实两岸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意基础,为两岸企业家的合作,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其次必须落实好两岸已经签署的各项协议和共识,加快爱克发后续的协商,比如服务贸易、货品贸易、争当解决机制等协议的签署,推进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地正常化、自由化和制度化。第三,要进一步地优化双项的投资环境、减少限制、完善服务,我们要鼓励大陆的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发展,体征台湾的经济,为台湾同胞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也鼓励、大力支持在大陆的台商企业转型升级,切实加强转型升级,为了台资企业来拓展更广大的大陆市场。

  20:12

  第四,切实加强投资保护,维护两岸企业的合法权益,免除两岸企业合作的后顾之忧,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胞,讲到这里,我还是想我们老祖宗的一句话说的好“秭归夜半游憩雪(音),不幸东风放不回(音)”只要我们两岸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去夺取更好、更大的发展。我们忠心的期待、期盼两岸的企业家秉承前辈先衔,实业兴国的精神。加强相互的合作,共同的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最后忠心的祝福大家,祝福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合家幸福,会议成功谢谢大家。

  21:40

  主持人:好,谢谢郑立忠先生的祝福和期待,正向刚才郑立忠先生所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往开来的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我们齐聚了两岸的精英在南京共同来关注实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有着特别深远的意义。这一次我们的论坛选择在了,有着传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南京。我们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地方政府给予我们论坛的大力支持,接下来让我们用掌声欢迎江苏省委常委,省政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音)先生为我们致词,有请!

  李云峰:尊敬的立忠主任,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金秋时节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相距在古都南京,出席紫金山峰会两岸实业发展论坛,共谋两岸实业发展大计,我仅代表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苏台合作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苏与台湾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实施以来,苏台经贸合作交流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在江苏的台资企业有2300多家,台商在大陆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在江苏,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总数占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二分之一,苏台贸易额占两岸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江苏已经成为台湾在大陆投资最多,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大陆对台贸易最多对台经贸交流最活跃的地区,苏台经贸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离不开在座的两岸各界人士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社会财富和区域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江苏历来有芯板实业的优良传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省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4:30

  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万亿元,占全国的11.1%,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新兴产业收入超过了2.6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6%。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海峡两岸实体经济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唯有共同把握机遇,深化交流合作,有效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盈,加强素材合作,第一我们要共同抓住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全球性金融危机往往都会催生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乃至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热门话题。苏台两地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合作潜力,今后应携手推进中国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产业整合,加强协同创新,打造民族品牌,努力强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26:13

  第二,我们要共同抓住扩大内需带来的新机遇。大陆十二五时期正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江苏也在正在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随着大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加速升级,将给境内外企业带来巨大商机。台湾企业家具有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优良特质,希望与江苏企业家连锁拓展内徐世昌,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我们要共同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目前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江苏也在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引发对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巨大需求,为两岸实业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希望苏台两地企业能够共抓共享机会。

  第四,我们要共同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的新基于,近年来尽速服务业加速发展,总量保持全国第二,预计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8%,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将着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和六大先导领域,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这讲给两岸企业家带来新的政策红利和投资机遇。台湾服务业发展起步早、水平高,与江苏服务业互补性很强,今后应在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领域扩大服务,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正当其实的双赢之举。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苏台交流合作的空间广阔、前景光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提升合作层次,使双赢局面得以充分彰显,合作成果汇集两地民众,努力开创苏台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本次实业发展论坛圆满成功,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8:42

  主持人:好,谢谢李云峰先生,在李先生的致词当中,我想大家都看到了两岸强强联手的美好的未来。在我们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论坛举办期间呢,大家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派出了庞大的报道力量,对峰会进行了全程的报道,而我们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也重点策划和制作了此刻我们正在这里要举行的两岸的实业发展论坛。我们的新元是相同的,就是希望媒体的力量也能够呈现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的,两岸的交流和合作过程当中。

  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用热烈地掌声有请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黄传方(音)先生为我们的致词。

  黄传方:尊敬地郑立忠主任、李云峰生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在这里感觉到非常荣幸,我们国台办的厚爱,我们在座两岸企业界企业家的认同,我们中国中央电视台这一届很荣幸的,从我们过去的是两岸经济论坛企业家论坛的这个报道者、参与者转变为现在的主办者和组织者这个身份的转变对我们感觉到非常的荣幸。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我们一直致力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这么一个报道,这个立场的报道,忠实记录我们市场经济,大陆市场经济发展的这么一个历程,也对两岸经济、两岸企业家给予高度的关注,在座的许多这个两岸的企业和企业家们都是我们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尤其是我们财经频道的桌上宾,通过你们,我们向全体中华民族各位所有的观众们展现我们中华民族企业的形象、中华民族企业家的形象、中华民族脊梁的形象。

  31:32

  所以我们今天有这么个机会,能参与主办这么一个两岸实业的发展论坛,我们中央电视台一定会充分发挥我们媒体的作用,和媒体的力量,不遗余力做好两岸经济和平发展、工作发展的这么一个主体,这么一个整个的一个实践历程。所以我想在讲话之前想表达这么一层意思。这两天我们相聚在南京,参加2012海峡两岸紫金山峰会,这个峰会是据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两会商谈、海峡论坛之后的又一个两岸交流重要的交流平台,是由我们两岸的企业家共同倡议发起的最具影响力,开放性、互动性与务实性的高端经济交流社会,中央电视台受邀今年首次作为主办方加入,在此作为论坛主办方我仅代表中央电视台各位领导和嘉宾,以及两岸的工商界、学术界、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同时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大力支持。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和竞争力的媒体,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央电视台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的步伐,拥有强大的采编队伍,和遍布全球的新闻采编网络。具备多语种、多终端,跨媒体的传播能力和传播平台。

  33:38

  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因为除了大家熟悉的我们有四套,在座的海峡两岸的朋友们都比较能看到。我们有外语频道,我们的CCTVNEWS频道。其实我们还有五个语种的频道,加上外语还有西法阿俄的,加上英语频道加上汉语。现在中央电视台是全球在联合国组织里面唯一一个用六中官方语言向对外播出的一个媒体,所以我们现在在整个全球我们有70多个我们的记者站,海外记者站,我们在海外有成立的7个中心站,两个分台,我们在海外的报道队伍到目前为止有将近300人。这个是这几年我们在海外发展的一个大的变化,因为我想把这些数据告诉在座的两岸的企业家,所以供大家我们为大家服务的平台是全方位的,是多平台的,是高品位的。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严峻地考验,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在当前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加强两岸经济密切合作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的共同繁荣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为两岸携手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天在座的各位嘉宾都是两岸企业界的杰出代表人物,大家的心愿是一致的,携手合作共同为两岸的关系谋发展,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两岸经济谋正形。在这次峰会,世界经济调整中的两岸企业合作大背景下,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举办的两岸实业发展论坛在此举行。

  36:00

  大家知道,2011年中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试题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实业群体,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寻找生存发展的坐标,实业强则国家强,一场激活实业的变革已悄然…如何附属实体经济的活力,不仅是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看点,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主题词。中央电视台将积极旅行媒体的责任,发挥治生平台的优势,充分报道论坛期间大家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和真知灼见。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有利的舆论支持。源源不断地传递信息和力量,特别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作为我们现在国内唯一的专业财经电视媒体,参与这项活动,对于提升峰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发挥中国作用。然而实业发展论坛的举办,将为两岸企业界认识建立信息服务的窗口,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共同探讨两岸实业合作的空间和未来。这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回归、重述和正行,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38:00

  主持人:好,谢谢黄传方先生,我想无论是过去、是现在还是未来,中央电视台始终都会以全球的视野来见证着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也会关注着两岸的福祉,两岸的民生。那么在这里呢,我们即将要拉开序幕的就是我们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精心策划和打造的两岸实业论坛。那么在论坛举办之前呢,我知道郑立忠先生和李云峰先生还有重要的会议要参加,所以我们在这里也用掌声先来感谢一下,他们能够拨冗出现在我们今天的现场,并且给予我们热情洋溢的致词,谢谢二位,谢谢。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这个短片当中来揭开我们今天实业发展论坛的序幕,请看。

  39:00

  (播放短片)

  40:05

  主持人:好,我建议我们现场的各位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一下自己,这是给大家的一次最热烈的掌声,谢谢你们的光临,谢谢!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关注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这里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策划和打造的两岸实业发展论坛,今天呢,在古都南京,我们特别邀请了海峡两岸的各界精英云集在南京,一同来关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当中两岸的合作和共赢,此刻呢,我们邀请的贵宾都已经在舞台上就坐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也掌声欢迎他们的莅临,谢谢。

  我们要麻烦估先生(音)从您开始来做一个特别简单的自我介绍?

  估:主持人、各位领导还有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估承允(音),我是来自台湾,我的公司是台湾水泥公司,我今天还有戴了另外一顶帽子,我是台湾工业总汇的副理事长,我们理事长就坐在台下,他今天交付我任务呢,今天如果我不好好地表现的话,他可能回去就把我炒鱿鱼了,所以摆脱徐理事长,你饶了我吧。

  主持人:你看徐理事长在看到你的时候一直是点头微笑,应该说是对你逶迤重任,希望你今天在现场把海峡对岸台湾的企业家他们对于实业发展的种种思考带给我们。来,第二位嘉宾同样是来自台湾。

  郭: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语谈人大家中午好!

  主持人:好。

  郭:今天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紫金山论坛,我本人是代表全国台湾同胞企业联谊会我是台企联的会长。那么我们台企联总共在全国有125个台商协会,台商协会是以市为单位所成立的一个协会组织。比如说以上海市来讲,是当地所有的台商朋友们共同加入成为这个组织的会员,然后各个城市的会员来共同我们成立了台企联的联合国的组织,那么我个人是从事家具制造业,100%以外销全世界为主。所以各位朋友如果有需要家具不要忘了来找我,保证各位可以取得物美价廉的家具。

  42:40

  主持人:郭先生你知道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是比较贵的啊。所以你刚才抢得了先机,你刚才说其实您的旗下也有非常多的台商企业,你觉得你和估献身,谁领导的企业更多一点?换句话说谁的官更大一点?

  郭:我们台湾不讲官了,我们讲实力。人数当然是以我们协会为大,但是实力估先生是非常庞大的。他是坚强实力的企业。

  主持人:来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啊。节目一开头可能就看出了两岸在文化上的一些小的不同。接下来的这位企业家是我们国内非常知名的一位企业家。来,欢迎他来做一下自我介绍。

  李东升: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TCO集团的李东升(音),我们企业呢做了30年,我自己做企业也做了30年,大学毕业的30年,我一直都是在实业。另外我今天坐到这里的另外一个理由呢从1996年我第一次到台湾之后呢,在这10多年我去台湾多少次我自己都算不出来了,今年就去了有4次。我们企业和台湾的同业有很多的这种合作和联系,所以今天借这个紫金山两岸海峡两岸企业这个合作论坛的机会呢,也很高兴能够认识很多老朋友、新朋友,谢谢大家。

  主持人:哇,30年的坚守非常的不容易呀,我得问问这个李总,这么枯燥的这种坚守,你为什么能够坚守得下来啊,多少人,你的同龄人,或者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四面开花,都做着各种各样的事儿了,只有您好像心无旁鹜的一直在制造业当中坚持了下来?

  李东升:可能一个兴趣吧,另外一个我自己也比较笨,除了做工厂当工头之外,可能别的东西都没有什么把握,所以坚持下来了。

  主持人:太谦虚了,其实你也许有不为人所知的另外一面。像你们公司倡导的创意生活每一天一样,虽然是在这个领域,但是你带着创意去面对实业,你就会拥有丰富多彩的每一天。待会儿要公布一下秘诀到底是什么,好不好。来,我们欢迎一下第四位企业家做介绍。

  45:14

  A:我们这个企业这个是红豆集团,跟李总不好比,他是老大哥,属于重量级的,我们这个企业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的话呢,不一样,我们是三代人,慢慢发展起来的,因为从1957年我的爷爷弹棉花开始,慢慢的发展,然后80年代初,我的父亲开始负责这个企业,我是原来大学老师辞职到这个企业,所以大陆上面非常难见的,一个有三代的三代人打造的这样的一个民营企业,所以这个在无锡主要是以服装为主。那么现在当然我也坚持无锡的工商联主席,因为无锡也是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也欢迎我们各位朋友到我们无锡去投资新业。

  主持人:对,您刚才说到,说祖孙三代传承在同一个行业,在中国不是特别多见哈?能不能透露一下,从爷爷辈到父亲辈,到您这一辈一直传承下来的某一种精神是什么?

  A:那应该来讲的话呢,我爷爷是弹棉花的,我父亲是做服装的,那我现在还是以服装为主义了。

  主持人:你们家这个层层递进,从棉花然后就到服装,到您这儿就开始各种仓储集合式的生产?

  A:对主要还是上代中实业精神吧。因为无锡本身是干实业的地方。

  46:44

  主持人:而且我注意到从爷爷辈到孙子辈它的产业链越来越完善了,来,下面是我们的第五位的嘉宾,认识一下他。

  孙伟民: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来自苏宁的孙伟民。我非常高兴首先是很多远道的台湾的企业家的朋友,我们企业和台湾的企业界呢,近些年有了非常深的合作,每年在我们企业里头,台湾的企业的产品差不多有10几亿美金的这种受在我们这儿。另外一层意思呢我也想非常高兴,这是在南京举行的海峡两岸的这个企业家的这样一个论坛,我是这个可能台上唯一代表南京的企业界的朋友吧,再一次的感谢和欢迎大家的莅临。

  主持人:这句话颇有要一尽地主之仪的这种风采哈。我们今天晚上的晚饭都由您全包了啊。来,接下来是我们特别请到现场的一位专家,他多年来都一直在关注着两岸经济的发展,来朱先生您做一个介绍。

  朱磊: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应该算是这次论坛的一个学界的代表吧,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自朱磊,从事台湾经济和两岸经贸的研究15年,但是很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和这么多的实业界的精英和领袖们都共聚一堂,可以有很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和学习。所以呢,很希望能有这个机会探讨出更多的有利于两岸实业进一步融合的更好的点子,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谢谢你,我们也掌声欢迎我们台上的六位各界人士,欢迎大家齐聚在我们此刻正在这里举行的两岸实业发展论坛。我们也要特别感谢我们全球实业论坛的合作伙伴华夏幸福基业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其实说到实业呢,在如今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过程当中,这个字眼儿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大家的一个关注,无论是欧美等过,一直都提倡着回归实业。或者是我国国内常常听到的振兴实业,总而言之呢,大家已经把经济复苏的更多的期待聚焦在了实业之上。然而呢,振兴实业或者复苏实业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儿,在媒体上我们也常常看到媒体形容如今的经济发展环境,叫经济寒冬。所以我们今天请各位来是要来寻找光明、寻找温暖的。因为越是寒冷的时候,我们越是期待着更多的一些温暖。

  46:35

  在过去的这一年的时间当中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也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全球的领军者,一同来关注实业的发展脉络。我们在德国的汉诺威,在新家坡、在香港、在厦门、在成都等地呢,都先后举办了实业发展论坛。那这些论坛之上,所有的嘉宾他们道出了对于实业发展困境的一个共同的关注和期待,究竟是什么样的心声在这些论坛上得到了共鸣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播放短片)

  52:00

  南京(两岸实业发展论坛)2

  01:00

  估承允:越困难的时候是越有机会的时候,所以我会选择“转机”这两个字。

  主持人:那你们现在比如说就对台湾水泥来说,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一些危险?

  估承允:我想当然在以台湾水泥来看,我们现在在大陆总共已经有6000万吨的这个产量。那当然销售上面不是成问题,但是价格不好。但是相对的因为这个利润薄,所以呢,反而在产业的整个结构的调整上面这个联合等于是收购,或者是整病的机会反而是跑出来的,从前大家生意好的时候是没有人想要谈这样子一个整合的可能性。那仙子呢,有实力的跟没实力的,规模大的跟规模小的呢,都可以更把这个更面对经营现实的部分来做这样子的一个考量。那以我们公司来说的话,我们就现在非常积极的布局,针对于这部分想要的掌握机会,那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最近有几个朋友就跟我说,有很多从前他不愿意跟他们甚至谈技术交流,或者是谈技术合作的外资厂商拼命的打电话给他们,因为他们的经营上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困境,他们希望就由这个进一步的交流或者是授权他们可以得到一些活水。甚至呢他们愿意出卖一些资产,所以这个呢可能也是一个最好取得这个技术人头的一个机会,我也在回想我们公司在1980、1990年那一段时间呢,我们也做一些化工产业,那那个时候我们做的也是碳黑,碳黑产业这个产业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或者三个公司它是有源头技术的,我们也不过是一个授权公司,那也就是利用那个时候,我们因为我们本来的公司就是财务操作上是比较饱受,所以我们也不操作、也不套利,所以我们就算在这个经济或者银根比较紧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保留很强的财务能力。所以我们就用那个机会呢,反过来收购了我们在美国的这个技术授权公司,所以变成了一番我们成为全世界第五大的一个产业公司。

  03:37

  主持人:所以对你们来说每一次当这种危机出现,或者别人眼中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你们第一反映就是我们又出去收购谁了,我们的机会又到了是吗?

  估承允:不要这样说,好像我们一直在那一直等着机会来临。我想任何一个实业家,就像我们刚刚这个李总一样,是非常专著在自己本业,所以对于整个行业里面哪里是机会都很清楚,就是等到那个机会的来临,那一般来讲,越严峻的一个环境,那个机会来的可能性就越高。

  主持人:李总,您坚守实业30年各种大风大浪都见过,这一次的风浪,你觉得级别是什么样的级别,对你们而言,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吗?

  李东升:这次全球的这种金融危机应该是在我们这30年做产业当中遇到的整个金融环节来讲是最恶劣的一次。上一次的话我印象应该是在1997、1998年的时候,东亚金融危机和周边亚洲周边国家的企业造成影响比较大,这一次是一个全球性的,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我是同意估先生刚刚讲的,其实任何一次危机都是困难和机遇并存的。企业如果是能够处理的比较好,可能是转型发展的这个机会。

  主持人:两位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在这种危机当中,更多的看中的是机遇。那我想问问其他的企业他们的感受。郭先生我在帮您打一次广告,您的本业是做家具的,我知道很多中国的家具企业,他们因为外销订单的纷纷取消,现在真的是举步维艰,有不少的厂房一直空置在那里,工厂呢,也遣散了不少的工人,我不知道对您个人而言,您自己的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面对过什么样的艰难时刻没有?

  05:53

  郭:我想家具这个产业是跟着房产房地产的这个景气有绝对的关系,所以自从2008年的金融风暴开始,因为金融风暴是从美国开始的。那么跟地产是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我本身又是做美国市场为主的一个产业,说实在的这四年我们公司受到蛮大的冲击,我也是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我的股票的价值可以说是表现的并不是很理想。

  主持人:那你每天打开电脑看到自己的股票的数字不断地在变化,你会不会心里特别的不开心?

  郭:跟主持人说明,我是没有这样的心情,因为我心中是没有股价的,我还是相当看好我们家具这个行业,因为家具是一个百年大业,它不会因为高科技的产业大起大落,它是相当平稳的一个行业。那也由1977年我们非常出人意外的我们今年上半年成绩竟然还是蛮好的,并没有衰退的情况。

  主持人:这个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其他人日子不好过,这个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时候,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

  郭:各位可能不太清楚,其实我是一个非常垂直整合的一个公司,我在美国有四个经销公司,我们在欧洲跟全世界都有外国人为我们在那里做设计,然后做市场倾销,同时加上我们台湾的管理以及大陆的优越的这种人才,所以基本上我们叫一个垂直整合的一个模式,那么这个模式呢就是哪里是最有利的制造基地,然后市场以世界包含全市欧美以及中国大陆都是我们的市场,同时我们把物流部件…各位可能还不太清楚,世界上最大的自动仓储的仓库事实上是我的公司,地点是在浙江嘉欣市,那个仓储如果各位你们去看物流杂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物流仓库。无人的百分之百没有人,那么你要什么样的货品它就打电脑拿出来。所以我是跟各位做一个报告,垂直整合它就是一个企业要进行获利或者是赢得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08:15

  主持人: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危机的到来让你更看中这个垂直整合的作用,还是你自己按照自己的战略按步就班的就进行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郭:我们最近都在谈转型升级的工作,所以升级的工作其实要很长的时间,我其实在10几年前就已经面临到很多竞争的对手,所以我们开始就开始思考,如何能够跟大家站在不同的起跑线,就开始从制造、从设计行销一直到制造我们是一条龙,同时加上物流的系统,所以我们在各个领域上我们就变成领先,那么其实主持人我要跟你做一个说明,其实现在我的公司表现是不错的,但是广大的台商朋友们,现在的心情,其实你刚刚问说大家要用什么字来形容,我跟你讲两个字叫做“彷徨”,这个彷徨的情况就是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国内的经济结构在调整,那么目前的情况大家成本不断地上升,获利不断地下降。如果要做转型升级,又需要时间、需要资金、需要大量的人力、人才,那么这些的工作是一个非常漫长而且需要大量投入的工作。所以大家有一点彷徨了,到底何去何从。我是应该要在既有的基础上继续做转型升级呢,还是我应该要换一个行业,从制造业转到服务业做起,刚刚我们估董非常称赞我们李董,他非常坚持本业。所以我们到底是应该在坚持本业的基础还是要在本业的基础之上来做升级的工作,创造附加价值,所以现在广大的台商朋友是以“彷徨”这两个字可以作为一个形容的。

  10:12

  主持人:也就是说刚才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这个选择题他们也不能很好的来做出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坚守还是在主业的基础上去做一个多元的布局,这个在目前的经济局势之下好像很难看清楚,郭先生做的是传统的制造行业,但是他用了很多现代的理念来做垂直的整合,相对而言呢,我们的红豆衬衫可能也是传统一些的制造领域,那在这个领域当中,您遇到的情形是什么?用什么样的字眼儿可以来形容它呢?

  A:我想刚才几位讲的一定要挑出本企来讲,因为如果他的本企业搞的不好,我想他一定不会今天坐在这儿来开会来讨论了。

  主持人: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从他们嘴中听到类似困难、危机这样的字眼儿?

  A:这个伟鸿啊,你不能问他们企业怎么样,你要问他这个行业怎么样。你这个行业的话呢,我可以讲现在各行各业都非常困难。

  主持人:那你目测一下,你前面这三位嘉宾,他们哪一个行业当中的人最幸福?

  A:我觉得都不幸福。

  主持人:都不幸福,一棍子就把他们都打了。

  A:因为现在我先举我自己的行业啊。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你自己的行业跟他们三个人的很也相比谁更辛苦?

  A:那我们可能这个行业更辛苦一点,还要辛苦一点。

  主持人:你还要辛苦一点?

  A:更辛苦一点。为什么呢?我讲我们的纺织服装行业,这个目前的挑战非常之大。就我自己做的,我自己做的一部分成本上升就很大。

  主持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幅度,您给我们举一个例子?

  A:劳动力的成本,你想想看我们现在一个劳动力的工资要三千块钱一个月。那么你如果倒退到三五年前的话,可能只要1000多块钱。三五年这个上涨的幅度是两倍、三倍的,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劳动力成本上来了,另外的话呢,纺织服装行业整个行业里边啊,这个纺织的像棉纱的成本,也有我们还有配额,进口要配额,所以国内棉花的价格比国内、国外的还要贵4到5000块钱一吨,总共两万块钱一吨,你要四五千块钱一吨你想想20%就上去了。所以的话呢,全行业比较难的是什么呢?因为红豆我自身还不错,但是我为什么能感受到他们的难呢,除了我自己加工的一部分,我自己只加工20%,我80%是委托人家加工的。委托人家加工的话呢,我突然发现,特别是我们今年以来呀,我们委托他们加工的订单、他们的报价比以前低了,让我很纳闷。我说我自己做的都升高了成本,为什么你们的还低了呢?它主要是什么呢?主要还是有一大批原来做外贸的企业,它没有订单了,它要转到内销商来订单,它为了抢订单,所以报价反而低了,但是成本我能够感受到成本他们实际上是上升的,所以我想,我自己都赚的钱都不多,它报价报那么低,比以前更低。我就觉得即使我给它加工业务做,我在想它就很难赚钱,所以整个纺织服装业的这个我们我想纺织服装商业也是一个私营,各行各业面临的挑战都比较大,当然他们讲到的转型,像以我们江苏为例还算是不错的,因为实际上面的话,江苏以实体经济它这块还是比较注重的,注重的实体经济的转型,所以它的实际增速超出了全国水平两个百分点,这个的话,还是靠实体经济转型之后再支撑的。

  14:13

  所以来讲的话呢,我觉得既要看到一种困难,但是的话如果要想转机,各方面的话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因为你这个问题里面隐含了一方面是困难,一方面怎么样我们的观点,我的观点的话就是说这个里面的话…确实有机的,有机在哪的话?因为如果说以前是大进小退,前一轮,前一轮的话不要说国有企业,国进民退什么什么的。不管你是国有的,不管你是民有的,只要是大企业,它都能进。那小企业的话都在退,非常困难。但是这些人的话呢,不存在大进小退了,这些人大小都有困难,是优进劣退,优秀的企业它会进,劣的企业它会退,优了劣体现在竞争上面,只要你的竞争力强的企业它不一定是进的,竞争力弱的企业都是比较后退的,所以他们这几位都是竞争力强的企业,所以他们都还不错,红豆也不错,谢谢。

  主持人:但是你还是要很谦虚的说你的日子很艰难?其实刚才郭先生说他们同行业的很多从业人员可能会觉得在这一刻有一些彷徨,那你觉得环顾左右的话,大多数人的感受是什么?在你的这个行业里?

  A:那很多行业因为它的外贸没有订单了,内销的话报价因为很多的企业这个整个沿海地区确实有不少的工厂实际上在减产,甚至关掉,这个的话,在前面这一段时间都已经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主持人:那你有没有什么字眼儿,我想听一下你的字眼儿?

  A:那这个字眼儿的话呢,应该讲的话呢是比较困难的。

  主持人:比较困难,四个字,你有两个字吗?人家说了“彷徨”,说了“转机”,然后?

  A:如果是两个字的话,就是“很难”。

  主持人:好,“很难”。

  A:谢谢。

  16:17

  主持人:孙伟民先生,你们这个行业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局面当中,你觉得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没有?

  孙伟民:现在我们这个零售的渠道这个环节应该说困难也是有的,但是相对于各个行业来讲呢,应该说还是好一些,但是近些年来我们这个行业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这种挑战,那么这就是来自于互联网的这种新的渠道模式的这个挑战的问题。零售业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这样一个行业,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实业,也是一个实业,那么现在呢,随着互联网的这个普及,大家对这个新的虚拟渠道,对传统的这个实体渠道来进行这样一个新的这种挑战,那么在这个挑战的过程中间呢,实际上我们倒并不担心一个互联网的渠道对我们传统渠道挑战的问题。但现在我们这个比较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现在大家把这个互联网的渠道给神化了。认为这种互联网的渠道一定是效率高、成本低,一定是可以替代传统的这个渠道的,所以说在这样一个阶段性的时期里头对我们传统的渠道是有非常大的这种挑战。从企业经营这个角度来讲呢,我们和各行业的企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就是说企业的增速这个放缓,企业的成本这个上涨,我想这个可能是我们表面上的一种现象,我认为更加内在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转机时期到来了,我们所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

  18:20

  主持人:我们想问问朱先生,你前面听到了来自两岸的六位企业家,他们描述目前行业的生存现状,有哪些答案是在您的预料之中的?有没有一些答案又是出乎了你的意料的?

  朱磊:在我意料之外就是大家都觉得很冷。

  主持人:都觉得很冷,都觉得很难。

  朱磊:对,很冷,很难,但是各位都很乐观,认为危机之中也有转机,这个是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我的想法呢,我们现在实业企业会面临寒冬,个人理解其实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就是说在我们回顾以往的30年历程这应该是我们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了。在这30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两间非常大的变化,一个是信息革命,一个是市场的扩展,也就是说当信息化革命产生的时候,可以使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的传播,地球变成了平的,那么在市场体制改革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苏东市场都融入整个全球市场体系的时候,就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有了这两个条件那么就发生了我们近30年所看到的,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迅速地发展,因为以欧美发达经济为代表的,他们这些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外包,把生产制造挪到了成本更低的地区。那么就成了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到制造,而欧美是在发展金融,但是这个时间长了持续不了,于是爆发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那么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呢,欧美市场萎缩,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提出在工业化目标。这样的话,实际上他们是在缩减消费、扩大出口,那么也就影响到包括两岸在内的很多市场的企业的出口,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大家普遍会感觉到寒冬,但是寒冬也会在不利当中存在有利,也就是在挑战之中寻求机遇。

  20:47

  主持人:其实您刚才提到的欧美这些国家他们所谓的制造业回潮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注意到他们把原本很多你提到的这个全球布局的这些制造业的工厂,现在都回归到本土来了。尤其像欧美、日本等等他们这些建筑、制造、玩具,还包括家具,甚至他们开始在本国生产了。这对于我们原来拥有很强大的一些成本优势的中国或者是台湾地区来说,可能都面对着一些新的挑战,那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两岸的企业家觉得说我们为什么不携手起来,一起可以来赚世界的钱。我问问这个朱先生,你一定跟随过中国的企业代表团到台湾去访问,然后在去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什么事儿,大家对这种合作的意愿强烈吗?

  朱磊:合作的意愿非常强烈。我记得是去年还是前年,咱们大陆有一个房地产代表团到台湾去考察房地产行业,那当时被当地媒体追踪报道,整个版面整整一星期全都是关于大陆富豪团的形成。连住的地方都供不出来。然后有一些台湾的企业家半夜敲门去找大陆的这些企业家来谈合作的契机,就说明这个热情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回来说这个两岸的企业合作进行产业整合,其实在目前的寒冬情况下正好是一个好的机会,因为就像经济发展像一个人在骑自行车,他骑得很快,其实是很难转弯的,如果想转弯一定要降下速度来,才可以调整方向。一个经济体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一样,它有钱可赚,它有很高的利润,它是很难考虑如何进行产业调整,技术升级,那么现在刚好是处于经济寒冬,刚好是处于两岸经济都有一个下行的趋势,台湾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九个月下行。那么大陆是连续七个季度,这样不好的环境下实际上恰好是两岸企业可以进行产业整合,进行结构调整的一个有利时机。

  23:00

  主持人:其实也有不少人认为当世界各国都在争抢实业的时候,如何在这个过程当中胜出,两岸的企业家如果能够更好的联手、更好的合作供应,应该是我们双方都应该承担起来的一份使命。令人欣慰的是其实这些年来两岸的经贸合作和商业往来其实已经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深入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我们有一个短片 记录了这样的合作。

  23:28

  (播放短片)

  24:50

  主持人:我相信两岸的发展跨入崭新境界是我们所有人的一个期待,在政策已经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到底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这样的交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也想问一问估先生啊,实际上当我们台湾的企业家面对大陆的企业家的时候,你们内心是不是有这种可以强强联手的这种愿望,有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

  估承允:事实上我觉得这个两岸的企业家,强强联手是未来必须的,而且一定是真正如果是要能够创造所谓的民族品牌的话,必须要这样走,台湾的企业家我想在于刚刚大家所提到的,不管是在原创性还是在管理上可能做的比较精致吧,但是对于大陆的这个企业家呢,它比我想绝大部分的大陆企业家比台湾企业家做的好的地方是执行力的部分,在执行力跟这个决断力是更充、更改,而且更到位,所以我想这个部分就是两边如果能够合在一起的话就会变得很好,那比如说像以台尼来讲的话,我们在大陆呢,又跟大陆第一的水泥公司海螺水泥我们实际上也有一些合资的合作,那么我们在跟这个钢铁业比如说我们在这个柳州,跟柳刚也有一个很成功的合作。那我们在云南跟昆冈也有很成功的合作,那这样子的一个配套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因为在于当地的这个管理呢,还有这个整个市场的了解,我们在即的大陆的企业家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帮忙,但是在于比如说比较精致化的管理呢,信息化的系统的发展,还有所谓这个标准制度的制订呢,那个就是我们比较强的。所以把这样子加起来以后,整个的绩效就会比,可能在这些地方有台资企业自己单打独斗来跑。那刚刚我还是提到了,就是说到海外的部分。也就是说这个转型的一个过程中间,我想实业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非常重要。那当然除了是把自己就是两岸的企业家如何把自己的这个能力加强,把竞争力提升以外,或者把这个产品跟附加价值能够增强之外,强强联手一起到海外去发展,因为这个调整的过程中间币别一定会产生变化。我想大家都会将是预期。比如说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了,或者是大陆的经济的发展跟健全的情况是远超过其他的地方,所以它的这个币值一定会有所反映,但是很多人都这个都怕,因为币值高了以后可能就不利益出口,但是相对币值高了以后事实上是利于海外购并。所以我刚刚也是在一次的重复这个方向我觉得是台湾的企业家跟比如说在海外的购并,或者在国际的接轨上是比较有经验的,也是变成是大陆的这个企业家跟台湾企业家可以一起到第三个国家共同发展,我觉得应该会打出一条新的路。那个也可能会真正成就所谓的民族品牌跟民族的企业。

  29:04

  主持人:你提到的这个强强联手我想要在合作共赢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更好的表现,其实前提就是我们双方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更多的认知,今天我们就把这五位企业家作为两岸企业家的代表,我们临时要出几道考题来考一考几位,看看你们对对方了解多少。这里面呢,有一些考题其实很简单,当然也有的考题很难。你们可以随即的来抽取任意的来回答。我们看看海峡两岸的企业家对对方的了解到底有多少。郭先生您先抽。郭先生来,好,李董,对不起啊,剩下两个可选的不多了,朱先生您就做一个评委好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抽到的是什么样的题目,谁先来公布一下?李董啊,来,李董。你抽到的是什么问题?

  李东升:我抽到的是说你最欣赏的一位对方企业家是谁?并说明原因?

  主持人:好,你最欣赏的一位对方的企业家,海峡两岸的企业家。

  李东升:只能选一位是吗?

  主持人:只能选一位,我知道凡事选之最这个问题的时候都特别难,因为每个企业家身上都有不同的光芒让我们心动。但这一刻你就脑海当中的第一反映是谁?

  李东升:我第一反映的是台湾的那个施郑融(音)先生。

  主持人:施郑融先生,是因为跟你是同行啊?

  李东升:跟我是同行,而且呢,由于大家是同行,接触的机会还是挺多的,我们还是在很多个商会、协会组织里面我们都是会员,施先生呢,我最欣赏他的是有两点,一个他能够有一个大事业,他开始是台湾企业在我们这个行业当中,对做推广品牌,做国际化这个意识最早,和身体力行最早的。他把台湾的这个宏基品牌呢逐步做到全世界,因为本身呢,台湾由于他地域比较小,在我们这个行业里边呢,台湾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以带工业义务为主的,包括现在我们看到最大的台湾企业可能都是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都是待工企业,这也是台湾这个行业发展当中的一个过程中很自然的一个现象,但是呢,施先生把宏基做成一个国际品牌,他觉醒的非常早,而且身体力气去推动。

  32:03

  主持人:您提到了最关键的一个实业家的精神,就是他的大视野是你特别欣赏的?

  李东升:另外一个呢他的这种理想和信念,施先生在前几年他已经是退出企业管理的一线了,但是他一直有一个很好的理想,他希望把一些企业的管理的这种精神和理念能够更好的传播出去,这几年施先生一直很努力的做一个事情,就是办了一个王道宣传班,他把自己的这种管理的一些观念、一些想法呢通过这种王道宣传班的方式像更多人去传递。他这样做这个事情的本身他不是从公立的角度了,更多的是从推动这个就是说行业发展能够有所贡献这个角度,而且他这个王道宣传班他是以两岸,华人企业这个商圈,为他的主要的目标。

  主持人:那他做这个事儿的目的是什么呢?

  李东升:希望说在华人的这个企业管理者当中能够更好的去传递一些企业的管理理念,一些经营的这种心得,他这个王道宣传班他请了很多那些在各方面的专家,来向业界的这种专业的管理团队去传授一些这个做法交流传授一些做法,我觉得这个挺好的,所以他这个阶段他已经跳出了就是说为商业的这种利益的目的,他办这个事情就是一个更高的一个目标,非公立的一个目标来做,所以我特别钦佩他。

  主持人:本来这个时候该轮到朱先生当一下点评了,我觉得在这一刻应该更早一点让两位台湾的嘉宾来做一下点评,因为刚才李总所谈到的施郑融你们一定都非常熟。他提到他最欣赏这位实业家身上的两大素质,一个是大视野,一个是它的理想和信念,你们二位认同刚才李董的这个点评吗?你们觉得这是不是施先生身上最值得大家去关注的一个实业家的精神?二位谁来?交给台湾方面的专家来点评。李董这一刻您要仔细听一听。

  估承允:我非常佩服李董刚刚这一番话,施郑融先生实际上我们是同乡,那都是鹿港人,所以我对他是非常非常的佩服,而且他也对我非常的提惜,我非常赞成李董事长他所说的,他已经把自己从宏基的那个框框里面跳出来变成说希望能够引导整个台湾也好,或者是华人的这个借鉴的人,到了另外一个可以完全跟国际接轨,甚至超越世界一流GUO公司的那个层次,我觉得除了刚刚李董事长所提的几点以外,我觉得施先生所谓的微笑曲线,事实上对所有的人,不管是海峡两岸甚至在国际的管理上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回想,甚至很多的这个管理学院是会专章专责的来谈这个所谓微笑曲线的。

  36:08

  一般来讲,很多人没有办法了解为什么像台湾或者是说新兴的这个经济体它永远都是在赚待工的钱,这微笑曲线这样一划,从一开始的原创,从材料一直到最后面的服务跟营销,两个都是高获利的,中间呢,这加工是给人家打工赚那个蝇头小利。

  主持人:附加值最低的一部分。

  李东升:这一个微笑曲线划出来以后,就让我们所有的人了解我们下面往哪里走,我想这个施郑融先生在管理上的这样子的一个真知卓见对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主持人:我觉得很多人都会佩服他,觉得他怎么会想到这样的一条微笑曲线来解读我们看到的产业链上的这些不同的生产制造阶段产生不同的效益和不同的利润,我觉得李总抽到的这个题目特别的好,它是可以发散开来的一个题目。我想问一问估先生你刚才已经点评到了李董发觉的这个施先生身上的两大亮点,那你觉得如果要用100分来做一个点评的话,刚才他的这个发觉可以得到多少分?

  估承允:我想这个李总的这个发觉大概是99分吧。

  主持人:99分?

  估承允:就差那一分就是没点到微笑曲线。

  主持人:你们俩联手,海峡两岸一联手就变成100分。但是我想,如果这个题目换做是台湾嘉宾抽到的话,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各位有兴趣了解吗?有,好。那你们希望听一听,估先生的答案,还是听一下郭先生的答案?他们说都要。好,那两位,你们告诉我们,如果这个信封是抽到你们手里的话,郭先生这次换您先来,你欣赏的大陆的实业家是哪一位?您千万别说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应该不会。

  38:20

  郭:我想大陆的企业家很多都是我们台湾的企业家来接近的,因为大陆企业家充满着冲劲,打拼的精神。以前我们台湾人大家都认为自己是相当的打拼,但是我们到这里来发觉到大陆的企业家充满着积极主动的精神,而且效率非常的高,在短期之内能够把自己的企业王国给建立起来,那么同时在这个是广大的企业家都有的这个特性跟特质,但是如果能够坚持本业一直在本业中发光发亮的这种企业家倒是不多,其实我对在我旁边的李董事长我相当的佩服,大家给他掌声稍微的鼓励一下。

  主持人:好,李董成为我们郭先生最欣赏和敬佩的一位企业家。那你告诉我,你最欣赏和敬佩他身上的什么特质?

  郭:李董从昨天接触到现在我当然以前都是并没有亲自认识了哈。今天难得有机会能够见面,李董开始大家的这个表现就是非常热情,那么再来我从发展的历程当中知道我们PCL集团在电视的领域跟手机的领域现在是国内算是数一数二的这个范畴,那么在这种领域能够持续做长长久久的这种发展在国内是很少见的,大家基本上会开始往各行的行业去拓展,那么李董能够折扇固执,同时在本业发光、发亮,我觉得这种企业家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都知道德国,德国实业中小企业的获利率跟大企业的获利率基本上是没有很大的差异,它为什么能够差异性不大?我们在国内可能中小企业的获利是有两三个不剩,大企业可能十个不剩。这种比例的差距是蛮大的,其实德国他们是非常的专注、投入在它的本业当中,隔行如隔山,这种在德国的这种企业文化当中呢,它本身是不会这样来做的,一定是非常专注的,所以我对所有的大陆企业家其实我非常佩服,能够在短期之间创立很大的昏黄,对李董我特别佩服。

  40:42

  主持人:谢谢,其实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是为了要给海峡两岸的企业家一个相互表扬的机会,我真心的是希望在他们发现对方优点的这一刻,让我们看到他们所欣赏的企业家身上的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非常感谢郭先生刚才又贡献了一个特质,就是打拼再加上坚持,我把这点都记下来了。那这一刻大家可能想听一听估先生您的答案。

  估承允:所以我不能再讲说是李先生了嘛。因为已经被郭先生抢走了。我想我在这里跟各位分享一个我亲身的经历,跟一位大陆非常知名的企业家,然后我是对他非常非常的崇拜跟心仪,那就是东方希望集团的刘永行(音)先生,我有一个机会跟着他去这个四川参访他的企业,那我是从这个在台湾叫做从基层干起的,所以在车间里边我也待了非常多的时间,我也自己以为我是盯细节盯得很严禁的人,不过呢,那一次跟刘永行先生一起参观参访他的企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可能差他还是有一段距离。

  主持人:还有人比你盯得更紧。

  估承允:他盯得比我紧的太厉害。

  主持人:有什么表现吗?

  估承允:真的,这个表现呢,是我们到了一个控制室,控制室我就专注地看控制盘上的一些数据,想办法从他的这个数据里头去找一些说你做得不够好,或者是你做得比我好的那么一些这个题目来跟他交流。不过呢,他除了那个数字能够倒背如流以外,他把他现场的主管就抓来了,他说你这个门板上面那个漆就漆得不对,为什么漆得不对呢?因为你砌这个门板的时候没有把门框做适当的防护,所以你这个漆就漆到门框上去了,他说你这个就是没有照着我给你们的规定来实施,这个是我非常印象深刻的一刻,到了矿山上面,他们也有一个矿山,他就当场就问当地的这个一位主管,他说你爆破一吨的石料、古料,要多少公斤的炸药?哇,这个是很厉害了,他还问他说你是用加水还是不加水等等等等。

  43:55

  主持人:他自己就是一个化工业界的专家了现在?

  估承允:真的是专家,然后呢,他到了这个各地去看他在干很多新的场,有任何结构基本上可以合并在一起的,它绝对不单独再做结构,然后呢,任何就是已经到了一个高位的这个物料,他没有经过治成他不让他落地,所以他针对于整个能源跟结构上面,他是非常非常的这个精细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呢,是我后来有个机会请他到台湾来,我就亲自陪着他坐台湾的高铁,到了台中,到了台中以后呢,因为这个路上已经一段时间我就去用洗手间,洗手间出来以后他把他所有一起带去的所有的主管叫来,他说来,你们去了解一下,为什么这个高铁的厕所是被凭证为特优等。他所有的主管就进去,然后他亲自也去看,他说这个小便斗下边没有被清理的情况,所以他的专注、他的细心呢,而且这样子的真正实业家的那个精神是让我非常非常的感动。所以我后来呢,他在台湾吃饭的时候,我找了很多工商企业界的朋友,我说我们一定要来听听刘先生他对于整个经济实业他是如何的专注跟如何的投入,那个精神是让我非常非常感佩的。

  46:20

  主持人:我们看到了这些坚守实业的企业家身上的又一处的闪光,就是他们的专注和细致,其实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他可以不仅仅局限在海峡两岸企业家的身上,如果说我们扩大到全球的范围当中,选一个推选一个你心目当中最值得推崇的实业家他是谁?他身上的什么特质震撼了你?吸引了你?你们两位有没有想要分享的答案?孙先生,或者是朱总,好。

  孙伟民:全球范围里头其实刚才估先生讲到实业家注重细节这方面,其实台湾在这方面企业界这方面应该说是有很普遍的代表性的。我们接触过台湾的一个企业,郭总那边,红海的郭总这边我们就介绍一个他到我们企业里头来参观,我们带他就是到我们企业的一些项目、展厅做一些这种礼节性的这种参观,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呢,他在我们这个企业的参观看了三个小时以后,他说不行,中午我有一个地方政府的宴请,我得去,他说下午我还要再来。所以他在一天的时间两次到我们企业里头来考察,前前后后是六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一直陪着他,他就问了很多的这种细节性的这种问题,从整个的我们的这个物流的、信息的,整个销售的环节。其实这个让我们非常的感动,因为郭总他这边是做工业、做制造这方面非常机器的,但实际上他在一个跨行业的这个企业里头在关注了解的时候,他同样也是能够用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一般的这种接待是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耗了六个小时的时间来做这个交流,我觉得这个可以说所有的这个实业家都能够在这种细节的问题上是高度的关注的。

  48:50

  主持人:我想可能对于朱先生来说,你接触过那么多优秀的两岸的企业家,刚才我们提炼出的一些特别闪光的实业家的精神,除此之外你还发现过什么样的一些精神,也在这些优秀的,值得我们尊敬的实业家的身上不断地闪现的呢?

  朱磊:实际上刚才几位介绍的实业家的精神确实让人非常的佩服。而且很多的两岸的实业家他们不仅是在实业方面让人佩服,他们在很多方面,包括对于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处理和提炼方面都让人印象很深刻。包括刚刚几位提到的施郑融先生,那么我刚才就突发奇想,咱们提到了几位企业家,有人在场,有人不在场。如果不在场的他们在这儿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会怎么说?

  主持人:就是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朱磊:举个例子,我说假如施郑融在这儿他会怎么说呢?刚刚提到他的微笑曲线,那可能有些朋友还没有太注意到,就是他后来把他的微笑曲线做了一点修正,就是一个歪嘴角,也就是说研发的这个左嘴角是要相对较低的,而通路的右嘴角是要更高的,也就是说这个研发的利润还不如通路的利润高,所以他的这个修正来讲他一定是想大陆是未来台商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路是要和大陆企业一起合作才有更好的前景,很有可能它会根据它的微笑曲线说,那未来在经济寒冬里面,两岸企业家应该更加团结地携手,来共同创建通路,共建民族品牌。

  50:47

  主持人:我们相信哈,如果施先生在的话,估计说出的心愿跟你八九不离十的一样。谢谢你的这个分享,其实刚才我们在两岸的企业家他们各自讲出自己所崇敬的企业家的这一刻,我们也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科医让他们坚守在实业这个领域,这刚刚我们只是回答了一个信封,其他的这个信封当中,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一些问题,我们接下来来看,与此同时我们请这个孙伟民先生和朱先生做一个动作,就是把你们的这个参会的会议牌拿下来,这样就和我们四位嘉宾统一了,是和平的统一,好,谢谢。接下来哪一位嘉宾愿意来分享你手中的这个题目。好,周海疆(音)先生,您抽到的是什么题呀?

  周海疆:主要的问题就是问的是这个合作方面,两岸的合作,就是跟对方哪些企业合作。有没有合作的这种经验?这个我想的话呢,我们主要是跟台湾的远东集团有过合作,那么主要是在物系的商业项目,但是这上面来讲的话,为什么来讲,特别举一下这个事情呢,因为这个项目的合作里面有很多的故事,这个因为红豆它给我们牵线的一个人叫什么人呢?叫秦凤菊啊。他这个是我们红豆集团所在的东港镇,无锡人,那么他呢,我们什么时候认识他的呢,这个我要讲这个故事,先把这个故事讲完了。

  52:27

  80年代初,他因为开始回家扫墓,扫墓的话那时候红豆还很小,我们一年才几十万的销售,几十万销售的话呢,我们找他,我们说说请教,因为台湾的企业管理比较好,但是的话呢,他那时候的话,觉得我们他觉得无从讲起,差距的等级差得太大了,后来的话呢,我们这个就是联系几年它每年的清明节一定是回大陆来扫墓的,然后的话呢,几年下来之后的话,交流,他看看我们中介也给了一些建议,然后看看我们的发展还是非常的快。他就非常乐意来帮我们指点,然后的话呢,当然红豆能够到今天,因为红豆现在一年的营业收入有350亿的规模。这个人民币。那么这个中间分80年代、90年代,它每年将近要25年,25年就是每年回家探亲扫墓,每年没有一年…每年的清明节要跟他吃饭,要聊,每年到清明节陪他。这样的话呢,应该讲的话从早期我们就学到很多的这个,像远东剧团就学了他们一些管理的东西,那么后来我们又请了很多的其它各方面的咨询公司,所以这个我在想的话,因为我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实际上来讲的话,大陆的企业和台湾的企业它有很多方面是可以互补的,在管理经验方面,它还知道今天它还是比较有我们的优势的。这个…

  主持人:你把话筒拿得进一点,这样大家可以听的更大一些。

  54:16

  周海疆:好。如果说我们的这个大陆的企业跟台湾的如果把他们的管理经验跟我们大陆潜在的这种市场的潜力结合在一起的话,我觉得市场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后来跟他们远东集团联合搞了一个商业的项目,应该讲现在也还不错。那么应该来讲的话,如果说在包括培训方面,我们红豆搞了很多卡内基的培训,其实一开始我们根本都不懂什么叫卡内基培训,这个卡内基实际上是美国人搞的,搞了半天的话呢,它的实际上面又是通过台湾消化滞后又转到大陆来,所以我们又看到另外一个市场,培训市场,培训市场中间真正做的好的还都是很多台湾的公司过来的。

  主持人:台湾的讲师一般会特别容易调动现场的氛围对不对?

  周海疆:是,不光调动氛围,而且它很多的讲师是在企业干过的,跟我们中国的大陆还不一样,中国的大陆很多的上课的老师是没有经验的,所以的话,很多有这样经验的,如果通过这样传授,或者是从合作,我认为未来两岸尤其去占世界的钱,这个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您是在和台湾企业的合作过程当中开阔了视野,发现了一些自己从前不知道的领域,或者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我知道其实李东升先生,你们的TCL在很早的时候也和台湾这边也一些合作,你还记得你们最初合作时的情形吗?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合作,在这个合作过程当中,你又感受到了一些什么?

  李东升:我觉得在我们这个产业里面呢,大陆和台湾的同业合作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我们那个电子信息产业呢,应该来说台湾企业是总体来讲是走在前面的,在台湾在一个运用技术和基础技术两个领域他们都走在前面,你像现在台积电,台湾联电,在半导体方面他们是很强的。那个现在台湾的那个NTK,蔡先生好像也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会议,这个联发科,他们在芯片设计方面也是走在前面的,刚刚我讲的那个像宏基的在产品方面,其实台湾在这方面在早期中国企业在这个产业成长当中,无论是(英)还是其它的中国同业,据我了解,包括像我们的国内说像联想和台湾方面都有很多的合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我觉得这一种合作对双方的这种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总体来说,目前在我们这个产业领域,无论是大陆的企业还是台湾的企业,我们耽搁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现在国际领先的企业,无论是像那个美国欧洲的企业,还是近这一年快速成长的韩国企业比,我们的整体实业比他们还是要差一点的。如果是我们够寻找更加有效的方式,海峡两岸的企业,做一个更加紧密的互动整合,紧密的这种合作,对于彼此的发展应该能够创造更大的空间,现在在两岸合作当中呢,是有点不太均衡。

  58:04

  主持人:有什么表现吗?

  李东升:不太均衡,这几年过去20、30年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是很多的,陆资进入台湾比较少,这个我个到一个比较最新的数字呢,现在陆资在台湾的投资加起来还不到3亿美元,而且这里面有大概三分之二是刚刚批准的几家陆资银行在台湾设立分行的注册资本,如果把这个售掉之后,其他的那么多产业投资加起来就一亿美元左右。

  主持人:那是企业家意愿不够强烈吗?

  李东升:我觉得可能是主要还是说之前台湾对陆资进入有一些障碍。就是说这两年台湾在逐步地开放这个对陆资进入的这种产业在开放,另外呢,前端时间我看两岸签定了投资保护协议,海关这个合作的协议,还有一个叫做货币清算协议。我相信未来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一些只读性的安排会更加完善。这个下来之后呢,陆资进入台湾的投资应该会更加便利,一定是要相互地投资的这种制度完善,这种两岸的海峡两岸的企业深度合作才会更加容易做到更好的效果。

  59:42

  南京(两岸实业发展论坛)3

  01:00

  郭:五合金技术有管理,我们当地有通路、有管道、有人脉,所以这样子的优势互补,这是未来两岸共同发展全世界我想不只是大陆市场,是一个绝佳的组合,我也非常赞成李董事长刚刚提到的。这两岸的合作现在在法律上刚刚我们签订了投资保障协议,在保障协议是双项的,这种投资保障协议以后,大家在这样的基础之下可以建立一个互信的基础,有投资、有保障了,我在一个正式法律基础以及有平台,帮助协助的状况之下来做互相的投资,大家会更加乐意,那我想这个在未来呀,因为两岸的所发展的新兴产业是非常类似而且雷同的,大陆有七大战略产业、台湾有六大新兴产业都是未来两岸要共同发展的。所以我们也很希望这两岸之间的这些产业,你大陆的这个六大新兴产业里面有生物科技,台湾也发展生物科技,然后台湾对医疗养老也是未来要发展的重点,那么这些大陆人口这么多,十三亿人口一台化的政策之下,人口逐渐的老化,所以台湾这么多的医疗人员已经过剩了,因为健保制度之下,一生的资源是过剩的,还有教育人才也是非常多。所以医疗教育这两个台湾相当充分的资源,人力资源也就可以大量地使用到大陆地13亿人口上来。所以我觉得两岸实业之间的合作这个空间非常的宽广,那么合作之下我们又要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合作之下,互利双赢,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在互信的基础下,所以两岸政府打造这个平台,这一个平台让大家能够顺利的去做,同时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就是开放的幅度不够大,不够宽广,刚刚李董也提到了,其实到台湾去投资大家很乐意,但是似乎台湾在服务业的开放,今天我们听到连战主席在讲,有51%的服务业才开放给大陆的人民投入,所以似乎服务业的这个开放的幅度跟速度还是不够快。所以台湾是不是应该要在开放的这个速度跟宽度上适度地再加快、再加宽。

  03:32

  那么同样的,大陆这边的很多产业,像文化创意产业受到很大的阻碍,台湾有那么多的教育人才可以到这边来做文化创意的投资,同时台湾的医疗资源过剩也可以到大陆来做医疗方面的投资跟改善,所以我想在目前的这两个基础之下,投资协议保障来保护两岸的投资人,同时应该要加快开放的速度跟效率,那么幅度宽度同样应该加快。这样子我们两岸实业的合作才能够真正落实到基础上面来。

  主持人:那您就不打算公布您信封了,显然合作的意愿相当的强烈,几乎就忘记了我们的要求啊。

  郭:但是我想我抽到的题目叫做两岸企业文化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其实我刚刚有提到,我非常佩服大陆的企业家,因为这20年来我观察到大陆的企业家,这个拼搏打拼的精神实在是不下于台湾的企业家,而且效率特高,刚刚我们提到了对于细节的要求又非常的严谨。所以大陆企业家在打拼、拼搏效率,那么同时对于细节的要求再来学习的能力,这些统统是我非常个人钦佩的地方,那么台湾企业家基本上在管理上多有琢磨,而且会精雕细琢,台湾的企业家通常会先三思而后行。所以基本上就是去保守的这种状态。但是因为在几十年对国际市场的这个设立,台湾的企业家的国际宏观的观念是稍微比较宽广一点,同时思考会比较前卫,那么目前也非常注重企业的这种自主创新的一个能力,因为创意产业在台湾就能够跟广大的竞争对手有所区别,台湾的企业家目前都非常专注 于在如何发展各自产业的特色,在产业的特色之中创造它的这个特殊的创意、创新的这种创意的这种做法,我想这是台湾企业家比较重视的地方。

  05:57

  主持人:刚才大家看到了同样一个问题两岸不同的表述,我们常常讲何而不同,多元才可以达成和谐,我们之所以看到两岸的企业家对同样问题的不同解读是希望看到在未来我们深度合作的时候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一些基础,刚才我想两岸的合作是我们现场讨论的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其实在前面的短片里我们看到两岸的这个合作的深度是越来越深了,但是它不仅仅意味着双方彼此减税这么简单的初潜层面的一个合作,更多的可能是两岸产业的一个整合,但是怎么样从结合到整合。我觉得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一个不同。我不知道在座的几位,两岸的企业家,你们对于要整合两岸的产业携手来挣世界的钱,有什么样的想法?

  孙伟民:我谈一点这个体会,就是说两岸的企业界现在建立的合作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儿了,但是确实作为一种深度的合作达到一种整合不仅在中国的这样一个市场的资源,同时在全球市场资源上进行发展,确实这个还是有一个相当的一个距离,那么实际上这里头最大的一个问题在哪呢?刚才这个郭先生也讲到,就是台湾的企业偏饱受一些,或者说偏谨慎一些,那么这里头最大的一个让我们感到…我们对台湾的企业、台资企业一般还都是非常推崇的,但是有一点就是说在品牌的塑造,在打造这种品牌的溢价和附加值这个方面确实是做的是有一些相对的薄弱一些。相对薄弱一些,所以我们希望能够立足于像大陆这样的一种市场,我们现在有这个世界的五分之一的这种市场,这个五分之一的市场就在中国做好了,就能够培育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所以我觉得如果说能够利用中央电视台这种平台来塑造这个品牌,我想完全是有这样的一个机会的,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个台资的品牌,产品的品牌提升了,我想对我们整合这个双方的力量来打全球市场的话,会胜算更多一些。

  08:43

  主持人:朱先生你觉得从两岸的结合到两岸的整合这一字之差当中我们需要跨越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最该做的是什么?

  朱磊:我觉得从结合到整合关键是要有一个深度的双方的对接,产业不能像以前投资一样,台湾企业到大陆来形成一块飞地,它的所有的原材料技术都是从台湾来,然后和当地的大陆企业没有任何的关系,这个没有产业迁移后连的关系,没有产业溢出效应,这个恐怕不能叫深度整合,而且深度整合的内涵我觉得至少是要形成一个双方的优势互补,就是台湾,比如它的产业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方面,它有自己的经验,那么大陆在研发人员研发资源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这个就应该结合起来,这样才叫深度的整合,就是不仅仅要看到双方的不同,有企业文化的不同,有各自优势的不同,但是还要看到双方能够在一起结合的这个整合点。那么除此而外还要进行模式上的创新,以前是以欧美市场为最终市场的三角贸易,那么未来要以大陆市场为竞争市场的一般贸易,这个转型恐怕也是要做的。还有一个就是开放,开放当然是一个投资环境的问题,刚才几位企业家也提到了,就是现在之所以台湾方面到大陆投资有1000多亿美元,然后大陆到台湾投资只有三亿美元,是因为台湾开放的太晚了嘛,台湾2009年才允许大陆资金到内去投资。那么经过这几次一波又一波的开放,虽然在比例上来看那投资也占到97%,公共建设和服务业都开放到51%,但是它有很多的规定,实际上是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比如说企业家到岛内去,它的居住时间有限制,然后如果要在岛内参股,股份不能超过50%,那投资董事会不能过半,你的大陆投资人不能担当经理人,也不能指派,等等等等,这样一些限制条件会影响大陆企业到党内去投资,所以这些开放条件投资环境还有待于改善。

  10:54

  主持人:越来越深入的合作当中我们希望两岸的企业家能够共同的来扛起实业的大旗,那我想问我们在座的各位嘉宾,我们今天论坛的最后一个问题,实际上也是你们心目当中对实业的一个理解,就是你们看来实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什么样的一个事件或者什么样的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本质?也许当我们找到了这个本质我们也找到了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两岸的企业家可以稍稍的商量一下再来回答这最重要的最后一问。想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开始,大陆方面开始,还是台湾方面开始,你们可以来选择一下,看来…

  李东升:我是建议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参会的企业家每个从自己的体会来回答。

  主持人:对,自己的体会。

  李东升:因为这个题目其实挺大的,大家可能会从自己比较有这个体会的哪一个,体会最深的那一个点。

  主持人:我完全同意您的建议,我们就从各自从事实业这么多年的这种感触来告诉我们,实业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去发扬光大,怎么去推动它的发展?那是不是从您开始?

  李东升:我先来回答。

  主持人:好,您先来。

  李东升:我自己那么多年都是做实业,做制造业,我觉得实业最本质的就是要直接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实业它做的东西都是有型的,能够创造出它的产品来,能够给社会、给消费者给用户直接带来这种价值,而且我们通过创造这种有型的这种物质的这种价值的,通过这种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能够有一个共性,就到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的这种结构,我觉得对中国来讲,特别…对中国大陆来讲有可能对台湾也是一样的,这个实业是经济的一个基础,实业强则中国强,如果是没有一个强大的这种实业作为基础的话,你在上面其它的服务业的发展它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你像这一轮经济危机使到美国欧洲他们发展的比较早的实体经济实际上是制造业在他们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占的比例已经比较小了,甚至可以说非常小了,这样的一个国家和或者一个大的经济体,他们发现他们还是需要实体经济的,所以倒过来,美国是总统在多种才能呼吁实体经济的回归,制造业的回归,它发现呢,美国只是全球经济最大的,最强大的国家,它发现它在实体经济方面它转移出去太多了,它希望更多的制造业回归到美国。

  14:16

  可以看到实体经济对像美国这样已经各种的金融服务业很发达的这样的经济体它都觉得是不可缺少的。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就海峡两岸我相信实体经济呢应该是经济这个强大的一个基础。

  主持人:谢谢李总,率先分享了他对失业的解读,其他的几位企业家,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实例、亲生的经历举例来告诉我们,到底实业的本质是什么?

  周海疆: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实际上面来讲,我认为首先要感谢我们央视把实业作为一个重点,因为我认为这个选择非常正确,太对了,作为一个像红豆这个一直是从实业开始,自己的感悟,因为实业这一块如果是我们整个经济处于疲软的阶段要想拉出来,想拉动走出去的话,一定是要靠实业,为什么一定是靠实业,因为只有实业我们才能够解决就业,才能够有更多的员工的收入,产生内需,所以内需要靠实业,这是一个拉动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的话呢,我们现在说服务业各种服务业很重要,但是服务业也是以实业为基础的,这是第二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现在说房地产业也很重要,房地产业可以拉动很多的产业。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如果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城市化要依托于工业化,所以的话呢,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实业一定是让我们国家能够稳增长、能够不断发展的一个核心的方面。那么这个但是的话呢,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大陆的企业实业还是台湾的,它一个共同的毛病,什么毛病呢,我们在品牌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自主品牌这一块,为什么在自主品牌这一块我觉得非常非常的重要呢,我们现在碰到的这些困难,我也是讲的,这个品牌我说它有多重要,不能看这个产业,不管在台湾加工,不管在广东加工,不管在江苏加工,说我的笔记本电脑今天在台湾加工,台湾是全球第一,明天拿到广东加工,广东是全球第一,后天拿到越南,但越南的话呢,它不是我们民族经济的部分了,不光是台湾的经济还是大陆的经济都是民族经济的部分,那你民族经济的部分,你包括说不能够掌握品牌,你是掌握不了主动权的,因为什么呢?它今天在台湾加工,明天在广东加工,后天在越南加工,是谁说了算?一定是品牌说了算。品牌它愿意放在哪加工就放在哪加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化,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是一定掌握在品牌的手里面。

  17:32

  如果我们不管是大陆台湾,我们整个的民族经济如果没有一大批品牌的话是掌握不了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所以我讲在我们红豆的门厅里面贴了这样一句话,我也讲的一个没有优秀任务的民族是落后被欺负的民族,同样没有优秀品牌的经济是落后被动的经济,这个话我就贴在我的门厅里面,一直是用来勉励我们大家的。

  主持人:时刻让大家感受到品牌的力量,有品牌就有力量,当然有实业就有振兴。在你刚才的观点中我们也听到,实业应该是我们经济复苏的生力军,更是马前卒。来我们听听孙伟民如果来解决实业。

  孙伟民:实业实际上是,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其实实业不仅仅限于制造业,在各个行业里头最本质的东西呢实际上都是它的实业的东西,2008年以来的这个全球的金融危机到现在的这种经济危机的持续的这么长时间,实际上归根结蒂就是一句话,都是钱多惹的祸。欧洲人是经过早年代的发展,这个钱多了,钱多了就像休闲了,休闲了以后呢,就开始透支自己的这个收入来去这种消费,美国实际上也是这个钱多了,钱多了以后呢,就开始搞本土投资和全球的这种资源配置的这样一个投资。那么靠这个资本的这种投资的运作来产生它的这个效用,那么突然有一天大家会感觉到入不敷出了,投资的这个链出现了问题了,所以大家开始想到了实业的问题。实际上我想这就是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歧视,就是说大家都在想做企业,做企业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做企业就是要赚钱的,但实际上在真正做企业的这个过程中间,应该要坚守行业的本质,那么只有坚守了行业的本质才是坚守了实业,也就是说要把赚钱当成是结果,不要把赚钱当成是目的,如果你要把赚钱当成目的的时候,那你就可能会选择很多很多的靠钱赚钱的这种东西了。

  主持人:谢谢孙伟民先生,实业是不可以走捷径的一条道路,谢谢您。接下来我们看看海峡对岸的两位企业家,你们对于实业的…

  20:29

  估承允:我想啊,这个实业它的意义事实上是很深远的,能够有竞争力,能够掌握品牌,能够掌握这个生产低成本公司或者是个人,它到底是生意人还是实业家,这到底要怎么样讲?

  主持人:就好像有的时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估承允:是,我们可以用尽所有的千方百计,我们可以取得最有竞争力的不管是创造我们自己的条件,或者是利用所有的潜规则,或者利用我们所有的关系,我们变成最赚钱。但是我们是不是实业家?我想这个差异呢真正的不同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君子爱才求知有道”。什么叫有道?那个呢,我是觉得是真正把生意人跟实业家做最大区别的地方,生意人是不所不做其级为了挣钱,当钱奴隶,实业家是为了他创造那个经济的效益,带动整个社会的繁荣,甚至创造所谓社会的公益,还有呢,社会的正面价值,怎么赚钱,我偷也是拿到钱了,我流汗也是挣到钱了,我怎么赚钱?什么叫做道?那我想这个是一个完全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我觉得这真的是应该两岸的企业家我们大家应该好好去想的,那简短的说呢,我觉得中国人的实业家应该有殷实、勤俭、诚信,这最基本的中国人的实业家的特质。如果你没有这个特质,不管你再会赚钱,你是个生意人,你绝对不是一个实业家,所以我觉得呀,对我来讲会不会赚钱,跟是不是实业家差别就在这儿。

  主持人:谢谢估先生,言简意赅,但是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其实往往我们在出发的时候,内心都有自己向往的一番风景,可是走着走着你常常会迷失了自己,希望这一刻估先生的这一翻话让我们重新来审视我们出发的那一刻在内心自己描绘的那幅风景。郭先生,我们来听一听您对实业的解读好不好?

  23:30

  郭:我想实业是一个主体,实业的主体它会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有所移动。如果大家还了解的话,都知道最早的协议是来自欧洲、德国、意大利。那么因为时间的变迁它移转到了日本,从日本到了韩国,韩国到了大陆,中国大陆,现在广大的鞋业制造业要离开了大陆到其它的国家,大家都知道最近最热门的新闻就是阿迪达斯已经正式撤离了大陆的市场,这个实业正式离开了大陆。这个呢,我觉得在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实业上的一个损失,因为我个人认为这个实业绝对没有西洋工业,这种腾龙换鸟的政策是一个理想的政策,是相当的好,但是我们希望不是腾龙换鸟,我们希望保持既有的笼子,你能够在这个笼子之下增加新的鸟,因为产业这种东西它是存在的,既然是存在的一个产业,能够让它继续在这里发展,我当然讲这个重要的重点是在大陆,我们大陆这个市场非常的宽广,我们的服务业制造比例不够高,但是它是以后成长发展空间最大的一个空间,那服务业是一个平台,它需要最终的产品是要来自实体实业所提供的这个产品。所以我想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之下,保有既有的实业,提升实业继续的质量跟附加价值,同时呢,透过服务业的成长,把这些产业创造更多的内需,让国内的内需市场蓬勃发展,那么在内需市场成长之下,所有的名声工业也是实业,所也的高科技产业也是实业,所有的电子消费产业也是实业。这些产品我们希望它统统都成为百年大业,在大陆继续成长、继续发光发亮。而且以大陆的基础呢,我们不一定要把它当成是世界的工厂,外销给其它的国家,因为这个地基已经在转变了,所以大陆世界工厂的角色应该要逐渐变为世界上最大市场的需求,以实业结合品牌通路的共同努力,我想大陆的GDP成长才会是最坚实的,最长久之际。这是我个人对实业的一些简介。

  26:10

  主持人:谢谢郭先生的分享,谢谢!我想实业并不仅仅意味着埋头苦干,它同时还要抬起头来看看现在市场环境发生的一系列的新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朱先生,您听到了那么多关于实业的解读,我们也想听听你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解读,言简意赅哈。

  朱磊:听了各位这个实业家的这个发言我觉得是非常心得非常多,那么最深的体会呢,就是目前中国大陆的经济应该继续着重发展实体经济,第一个因为大陆还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制造业、工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个大陆现在还由制造大国和制造强国转化的过程当中,很多制造业目前还处在中低端的水平,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第三个就是制造业的发展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那么从欧美发达经济来看的话,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业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趋势来看仍然应该加大实业的推动力度,谢谢!

  主持人:谢谢您,基本上你就帮我们再次吹响了向实业迈进的这个号角,其实今天在现场的这个李总要补充是吧?

  李东升:关于实业这一块我还有一个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实今天我们这个论坛题目很好,两岸实业发展,把实业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我们看呢,从两岸以及全球这个各个主要经济体对实业经济在经济当中所占的这种比重来看目前中国大陆呢,是我觉得在结构上是有点问题的,大家可能留意到前段时间的一种数字,中国国内的上市公司有几千家,几个金融企业占了整个上市公司利润的50%,如果我们再把剩下的50%扣掉,能源企业我们拿几桶油,再加上神华这些煤业,能源的电力这些,再把那个几个电讯营业商的利润,如果再扣掉的话,可能剩下的利润又有一半给这几家企业又拿走了。更多的实业公司几千个上市公司赚的利润大概只有20%多,所以目前中国大陆对实业这一块整个经济体制、经济结构方面我们实际的这种经营结果和我们所要倡导这个目标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主持人:我们的扶持跟我们的所得似乎有点不太匹配?

  李东升:另外大家也别忘记,这一轮经济危机是首先由美国的金融企业引起的。所以呢,我们未来的话,我当然希望我们的金融企业,大陆的金融企业继续能够发展很健康,能够有很大的利润,但是大家可能要确实更多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来给实业、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给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主持人:没错,夯实我们实体经济。

  李东升:支持的请给点掌声是不是?

  29:37

  主持人:也许我们不能做什么,但是我们一定要给这些坚守在实业发展道路上的人送上我们发自内心的崇敬的掌声,因为这样的坚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在现场我知道也有特别多的人带着对两岸实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出现在了我们这里。所以我们接下来想听一听他们对我们今天主题他们的理解,或者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都可以,好吗?我们就时间的关系限定两三个人好吗?来。好,来。都有举手的,好,我们工作人员麻烦递一下话筒,好不好?来。第一排这里有一位,来。

  m:

  感谢主持人,我来自华夏幸福基业,一家专注于产业新城和开发区投资运营的企业,刚才呢六位重量级的嘉宾已经就实体经济问题说了很多意见,我也很有幸站在一个产业促进者的角度和各位嘉宾去分享一下感受,那最后呢,我有一个问题要提给郭会长,最后提给郭会长。那么最后我们认为实际上现在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主要应该归结到产业升级这样一个问题上来,那么我们认为产业升级呢,现在有三种表现方式,最初呢,就是要从无到有,实际上就是产业的转移,那么从这个产业的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的欠发达地区,从成本高到成本低地区的这种转移,就像十年前的昆山,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众多迁移企业的聚集的地区。那么第二种表现的方式呢,我们认为从有到高,当有一些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之后呢,它面临整个的围绕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的整合,产品的整合以及企业的整合,那么第三个表现方式我们认为就是要从高到兴,实际上现在很多的企业就面临创新和孵化的问题了。那么面对整个产业升级的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有诸多因素要共同合作来去打造,我们认为像地区政府、龙头企业,还有像华夏幸福基业这样的产业促进机构,共同来去打造,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升级,那么华夏幸福基业经过十年久的时间,那么形成了以成带产,产成融合,城乡统筹一系列的产业新成本发展模式,那么我们呢,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产业转移去做出一些贡献,江苏生是一个产业转移的强省,那么去年呢,2001年我记得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明确提出加快产业的经济转运的速度,那么华夏幸福基业在今年也相应江苏省的号召,在今年加大了江苏省的这种投资合作力度,我们在无锡、南昌、国家幸福传感信息中心签署了一个项目,那么在镇江的大屿山签署了一个项目,那么拿这个物系项目来举例呢,那么这个项目占地是3.5平方公里,他是2009年由国务院来正式批复,温家宝总理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空间,也是感知中国的优秀的一个成果,那么我们今年也希望在这个项目当中大力地投入,能够基于他已有的这几百家传感制造的企业,能够通过他们来进行产业的整合,希望能够在一些航空航天,在一些智能环保,智能城市领域当中去进行应用层面的整合,同时呢,我们也希望呢,能够找到世界级的这些相关的企业和我们主要的科学院所,能够建立起物联网应用的这个实验平台和孵化平台,那么大屿山项目也同样是镇江市的整个产业转移的一个重点,那么以上就是华夏幸福基业作为产业促进者的角度的一点感受和几位嘉宾分享。那么我最后有一个问题要提给郭会长,刚才郭会长提到就是两岸企业产业方面的合作,我觉得现在咱们大陆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咱们台湾的六大产业之间有一些很好的这种交替和互补,那么我觉得有没有机会在未来几年通过我们协会的努力,能够在这个海峡两岸的企业当中更多的多一些整合?多一些孵化?多一些创新?适度地进行转移,能够在创新和孵化的当中有没有一些实质性的项目和进展,而且也问一下郭会长,您本人更看中哪些产业能够有一些新的这种项目的这种突破的可能?谢谢。

  34:55

  主持人:这个对不起啊,郭会长我看到另两个想要发言的一直举手,所以这个问题你们俩私下交流一下,你偷偷告诉他你最看好的行业是什么啊?

  m:好。

  主持人:好,我们看到刚才举手的那一位是?有两位报名的张从峰先生在哪?也是刚才举手的这位哈。

  张: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来自艾薇新能源科技南京…公司(音)公司专注于数字系统和LD智能照明,台上的各位嘉宾这次…都非常高,都是各个行业的领袖,其实我对他们的企业有一个分析,也就是说,这些在座的一些嘉宾的企业都经历了至少两次以上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而且在两次经济危机之后他们都是率先获得迅猛的发展。

  主持人:你是说所有的吗?

  张:对。

  主持人:除了我和朱先生之外,所有的他们的企业都经历了两次的经济危机?

  张: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过后以后,而且发展的非常好。

  主持人:我知道李东升他们有鹰的重生。

  张:所以我这个TC1在2008年的时候经济危机过以后,2009年李总就把这个公司获得了鹰之重生。李总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遍,感受颇深,所以这块我的问题也是给李总的,像我们这一类企业,技术研发性为主的企业,也就是在这种经济的寒流中,我们这样的企业如何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你可以写一篇《鹰的重生》之二来激励。开个玩笑,来,我想李董你可以给它一些经验的分享。

  李东升:我们确实是在经历过两次大的这种危机,一个就是在九七九八亚洲东亚金融危机的时候,那一轮我们做了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就是说推进国际化。因为在那一次金融危机当中,由于人民币的汇率保持稳定,而周边国家的汇率大幅贬值,所以我们当年以待工、加工,原料加工出口业务为主,这一部分的外交业务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大的影响。我们就觉得不能只做待工,必须要走出去,自己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关岛,建立自己的工厂,所以那一轮危机是我们一个国际化的转型,第二次是我们跨国并购之后我们经历一个很大的危机,在这样的危机当中我觉得我们的弱点、我们的不足主要是一个技术创新能力的这种差距,因为你出去并购一个当时同时并购两个大型的这种国际公司的这个业务,业务一下从一个以中国和新兴国家为市场的业务,变成一个全球性的业务,我们就发现我们的整个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的经营管理能力这种差距是很大的,所以在危机当中你是能够比较清楚的看到你自己竞争力的弱点在哪里,如果是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快速的能够把自己的短版给补上,那你就能够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你。

  38:40

  今天现场还有一位是来自东莞市的副市长张副市长是吧?好,来,您是想表达观点还是想提问?来,把话筒给你一下。

  张:刚才郭会长提到了两岸发展都在发展一些新兴产业,特别提到了生物技术产业和医疗健康照顾产业,我觉得这确实是我们非常值得关注的产业。当前东莞也是台商聚集的地区,我们就打算在两岸产业深度对接上迈出新的步伐,其中一个就是生物技术产业。所以东莞下一步就是要打造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的基地,那么另外在这方面东莞也有本身的优势,生物技术产业它是引领未来的,而且在生物在医疗器械方面,东莞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因为大家都知道东莞是制造业的名城,另外现在以云计算、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高端电子信息业也在飞速的发展,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我觉得是未来呀可能我们两岸创造新业态、创造新的竞争力的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特别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这个越来越多的功能将赋予智能手机,在这方面两岸也是需要很大的合作,我觉得我们这一步在这两个方面东莞要打造这两个方面作为新的这个自主产业实现升华,我觉得两岸在这方面是有很大的潜力和前瞻性的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您,谢谢。

  40:40

  今天当我们邀请到了海峡两岸的这些精英齐聚在我们现场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来,这个姑娘每次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就挡住了我们的镜头。虽然留住了你的美丽,但是挡住了我们的镜头,所以要麻烦大家从新再鼓一次掌,来谢谢各位。

  今天当我们邀请到了海峡两岸的这些精英齐聚在现场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听得到他们心中的那份共鸣,那就是实业强则国家强。实际上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激活实业的一场激情大戏正在海峡两岸精彩上演着,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请不要说话行吗?抱歉哈,因为这里面的噪音很大,我都无法说话了。

  好了,今天的论坛就进行到这里,我们谢谢大家,谢谢各位的出席,那么在节目结束之后呢,我们要特别邀请中央电视台的副总编辑黄传方先生代表中央电视台特别为我们场上的六位嘉宾送上我们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当中凝结了中央电视台的很多精品之作,好,现在我们掌声欢迎黄传方先生。

  41:55

  43:04

  主持人:好,我们还有两份礼物可以让两位台湾的知名企业家带回到台湾去,送给更多的朋友好不好?

  估承允:谢谢,谢谢。

  主持人:好,来。好,黄总编跟我们几位优秀的嘉宾一块来合影留念。我们在南京的这次相会,记住我们两岸实业发展论坛。大家也送上掌声,送上他们的精彩。好,来。

  43:40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