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文化渊源流长,倡导大爱之心,但近些年其事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社会及主流媒体开始对国内慈善的政府体制、信息透明、组织低效、宗旨不明、管理混乱、角色不清等不利于公益事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发问,这既代表中国社会公民意识的初步觉醒,亦表明中国人探索公益慈善之路之艰辛,首届公益论坛解析中国经济转型进程正在发生这些实质性变革,搜狐财经全程直播。
以下是直播实录:
王振耀:根据我的经验和看法,我认为现在全世界的慈善要注意两个趋势。第一,世界趋势进入到了慈善资本主义时代,这是慈善和资本的结合,因为在英文里更多的说到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的投资,而在中国也开始进入到一个社会改革时代。在中国最近新的政策方向更多的说到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体制改革,当然,这对于慈善事业将会形成重大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确实面临着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需要说的是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点,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在座的我仅仅看到对面的汤小泉理事长,他就是多年做慈善事业,引领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同样在台上,我熟悉的老朋友,比如瑞·戴利欧先生,推动支持中国儿童福利的事业,十几年来推动支持,让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当时他的儿子在北京上中学就开始投入到了照料残疾儿童,照料儿童的整个事业,后来他感动了我,我当时是民政部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司的司长,他实际上影响到了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的改变,他投入的是几千万美元。
刚才我也听说安德鲁·弗里斯特先生昨天刚刚在三门峡完成了一次捐赠,我想这样一个时代与在座的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包括我们的主持人杨澜,她多年以来献身于慈善事业,但是我要说的是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我们所有的慈善界,包括我们社会各界真正准备好了吗?我觉得其实一个新的时代需要我们的慈善界,当然包括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新的时代来临,第一个它其实需要改变我们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刚才我要说的是两位对中国慈善事业有很大贡献的人,你知道我和他们有不同意见,他们都一致说我要低调,我省得麻烦。当一个新的时代来的时候,他们还应该低调吗?他们的过去是保证经济发展的责任,现在其实社会发展的责任已经一部分承担到他们的身上,我觉得这样一个价值要不要重新的做调整?
第二,慈善其实正在推动一个新的产业或者说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来说,我最近在很多城市的政府和一些领导人谈,很多人已经明白过来,慈善是包括社会服务,包括养老、儿童事业,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可能对中国就要造成几千万人的就业,可能是几万亿的GDP。我们准备好了吗?
还有,其实新的时代是需要各种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我们现在有政治性的组织,我们有慈善性的国际组织吗?我们有这样一种跨国际,跨边界的合作吗?我觉得我们还非常缺乏。还有,新的时代需要各种各样的平台,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各种各样新的创新型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它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也特别需要全世界的慈善领袖们来调整定位真正引领我们全球的和平的事业的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