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监管层透露退市改革规划 拟制定非公群体重组、招股规则

原标题 [监管层透露退市改革规划 拟制定非公群体重组、招股规则]
  本报记者 杨颖桦 北京报道

  A股市场多年以来的“停而不退”,在2012年12月31日随着*ST炎黄*ST创智的终止上市成为了历史。

  然而,在退市这个重要问题上,这一切仅仅是开始。2013年2月28日下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退市制度改革的规划。

  首先是 对未来退市公司的“善后”问题。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退市公司的后续监管与制度安排问题;二是对退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和责任追究、赔偿机制建立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方面,据上述部门负责人透露,上市公司退市后,将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范畴,因此,退市公司在退市后进行的并购重组,将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相关监管规定进行。

  但是,这带来了一个新问题由于在1月1日实施的非公办法中,对于并购重组等仅做了原则性规定,这就使得包括退市公司在内的非公群体,面临着并购重组无具体规则可依,无从开展的问题。

  证监会对此做出的安排是,将尽快制定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票发行等业务规则,这将给退市制度的后续完善带来重要改进。

  对投资者保护的方面,证监会采取的是建立追究与赔偿制度的措施。前者是指针对因违法违规行为而退市的公司,将试行全过程、多方位的监管,将追究违规者的行政责任。

  后者则对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或给在上述退市公司中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带来赔偿。

  上述部门负责人指出,证监会一直在积极推动立法、司法部门逐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和赔偿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正在抓紧筹备成立专门机构,通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获得股东资格并参与公司治理、行使股东权利、提起民事诉讼等,不断强化投资者权益救济机制。

  这意味着,此前热议的散户代理机构维权机制,或将得到实现。

  退市改革的热点不仅仅在善后工作,在其整个执行过程中也多有博弈。其中尤为让市场印象深刻的,或是2012年B股公司闽灿坤B(200512.SZ)的一场退市惊魂。

  彼时,退市制度刚发布,其新设置的包括20个交易日内连续低于面值等标准,却引来了市场对于“B股躺着中枪”的议论。

  事实上,据本报记者了解,当其时,监管层曾对闽灿坤B案例有过专门的研究讨论。

  研讨的重点集中在B股公司因为历史原因整体成交较为低迷,但如不将其一视同仁实行退市标准,或将出现某些A+B股公司A股退市,而B股不退的矛盾情形。

  权宜之下,监管层最终决定A、B股使用同样标准。与此同时,闽灿坤的缩股自救行为也符合法律标准,最终自身化解退市风险。

  作者:杨颖桦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圈主招募ING
Ctrl+Enter快捷提交
分享评论到: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

Texte alterna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