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如火如荼 基金应尽快适应丛林法则
原标题 [市场化如火如荼 基金应尽快适应丛林法则]
证券时报记者 金烨
随着时间逐步临近新《基金法》正式实施的日子,相关配套细则的制订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证监会14日晚连发三项法规公开征求意见,拟放宽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固有资金运用方面的限制、降低基金券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的资格准入条件,以及对公募基金风险准备金的管理运用进行统一规定;15日晚,证监会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申请开展基金托管业务;17日,证监会公布《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商开展业务规定》及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而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已经在降低公募基金业务准入门槛、扩大基金销售渠道、推进基金公司业务多元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当一些从业人员还在抱怨对密集的政策发布来不及消化,当一些基金公司还在对陡然增加的业务选择无所适从时,大量的制度创新已在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形成搭建起一个市场化的制度框架。按照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从市场业务主体、产品销售渠道再到托管机构,整个财富管理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的竞争主体数量在可预见的将来有望迅速扩充,使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充分;固有资金的运用范围放宽,为基金公司间的兼并收购提供了资金来源。由此可见,无论新政策出台的频率多么密集,涉及的范围多么广泛,其目的始终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改革建立起一个市场化的财富管理行业。
事实上,目前基金公司正面临着基金行业诞生以来最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最为丰富的业务选择,关键是要为自己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找一个适合的活法。
市场化不是请客吃饭,它绝不会让所有基金公司的日子比现在更好过,但它绝对会给基金公司一个相对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市场化遵循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通过充分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在市场这个机会相对公平的“丛林”里,处在食物链各个层次的生物都应当有其生存之道,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哪怕只是一只兔子,也能寻找合适自己的食物来维系生存。同样,在还没成长到有足够实力呼啸山林时,即使是一只有资格“拼爹”的幼虎,也要时时面临被其他猛兽叼走的危险。所以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在进入市场化的丛林前,首先应当尽量弄清楚自己究竟是一只食草为生的兔子,还是一只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猛虎,别出现一群兔子和猛虎争肉吃的悲剧场面。
所以,当一些基金公司还在为是否跟风猛发新基金而困惑,还在为大量竞争主体的涌入而焦虑时,不妨先抬头看看即将到来的市场化的“丛林”,或许答案便呼之欲出。
作者:金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