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财苑社区(https://cy.stcn.com/)认证资料为“财经名博”的朱人伟(财苑)认为指数目前在2100点及60日均线附近需要一个整固的过程,多数滞涨类个股有望在近期补涨。
原文如下:
经历周一两市大涨之后,周二市场进入了较为明显的技术性休整阶段,沪深
两市在盘中均围绕60日均线窄幅震荡。从盘面中看,近期连续强势的资源股出现技术性调整,而以此延伸的水泥、钢材等板块则出现明显上涨,板块上涨幅最好的是近期连续处于调整的互联网和云计算概念个股,这一类近期弱势股在权重搭台后纷纷展开明显的补涨动作,可谓“东边不亮西边亮”。
周二沪深两市双双在尾盘创出本轮反弹新高,这一现象预示短期资金依然偏好于主板市场,在周一“周期代替成长”后,这一风格依然没有改变。如果把煤炭、有色这比作当前市场的一道“主菜”,那么在这类资源股点燃市场做多热情后,如水泥、建材、钢铁这类“配菜”也正纷纷呈现。本轮有色股龙头常铝股份和煤炭股中的美锦能源在周二继续强势涨停,主力资金对这两大板块并非只是三分钟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沪指在7月11日和12日这两天金融股受利好刺激带动指数上涨2.17%及3.23%的过程中,中石油却呈现上涨0.62%和下跌0.25%的疲弱格局,这一与大盘格格不入的表现不禁让人怀疑当初中石油强势10连阳更多的只是护盘目的而并非在本质上存在上涨逻辑。但在周一沪指再次出现2.39%的大涨时,中石油则也出现了2.39%的上涨,这一“和谐”现象很大程度表明目前市场上涨更多是出于经济实质性回暖而非政策性维稳目的,A股这块“烂泥”终于被扶上墙。
从技术上看,指数目前在2100点及60日均线附近需要一个整固的过程,此时可减少操作频率,多数滞涨类个股有望在近期纷纷补涨。日线及周线级别的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对投资者而言,趋势形成后切忌自作聪明地去“逃顶”,因为市场中多数亏钱的投资者往往伴随着“赚一点就卖、亏一点不卖”的特点,就短期而言,只要指数在5日均线上方运行,就可耐心持股。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