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这句话用来形容黑莓最合适不过。这家智能手机生产商在2009年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破产之后曾被看作是加拿大的旗舰科技企业,但在如今竞争残酷的智能手机市场上,甚至找不到一块藏身之地。
2007年7月,黑莓前身RIM公司股价突破23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彼时,苹果的首款智能手机iPhone才刚刚在美国上市,股价不足150美元。
iPhone问世之初,时任黑莓联合首席执行长吉姆·巴尔斯利(Jim Balsillie)曾对其不屑一顾,放手任由苹果主攻普通智能手机市场,而自己则专注于企业和政府客户,并称如果因为iPhone的出现,黑莓就需要做出大量变革,“我认为这有些言过其实。”
6年后的今天,苹果已经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导者,股价接近470美元,而黑莓则在考虑出售公司的可能性,股价不足11美元。
《纽约客》指出,黑莓的失败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黑莓并未意识到iPhone会带来威胁;其次是忽视了亚洲低成本的竞争对手;第三是公司近期研发的高端智能手机并未引起共鸣,“来得太晚了,且功能有限。”
反应过慢 错失良机
《纽约时报》指出,现代商业有一条残酷的准则:要么适应,要么灭亡。换句话说,就是要么快速适应,要么以更快的速度灭亡。
相比苹果,黑莓显然错失了多次良机,并下错了赌注—试图以安全可靠的性能抓住商务和政府客户。
2003年,当黑莓推出黑莓6000系列手机时,该手机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手机技术,用户不仅可以打电话和发短信,还可以收到电邮,查看文件以及浏览网络。“每日野兽”(Daily Beast)网站称,对于那些每天需要打字,且手机主要作工作用途的用户来说,热爱并需要黑莓,对他们而言,iPhone更像是用于娱乐。
《纽约客》称,随着“技术的消费化”趋势的出现,导致不少黑莓用户回家后会使用iPhone,因为后者使用起来更有乐趣,很快,这些用户想在工作中也使用iPhone。此时,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让员工使用自己购买和选择的设备会提高效率和满意度,而且还能让公司节省成本。但是黑莓却并未把握住这次机会。
当黑莓意识到这一点时,为时已晚,2008年11月,黑莓发布了首款触屏手机Storm,但并未有所起色。之后黑莓将注意力放到了拉美和亚洲市场,并在数月之内取得了成功,在印尼市场份额极速上升,但最终倒在了一批亚洲低价智能手机厂商的脚下。
Gartner分析师比尔·梅尼泽斯(Bill Menezes)指出,黑莓的衰落凸显企业对于智能手机选择的转变,企业买家们已经将黑莓设备从“主要购买对象”降为“次要对象”。
2012年初,黑莓新任首席执行长海因斯(Thorsten Heins)走马上任,但却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完成“黑莓的万福玛丽传球”(Hail Mary pass,美式橄榄球的一种打法,指临近比赛结束不计结果的远距离传球,以做最后一搏)—推出基于黑莓10操作平台的高端智能手机Q10和Z10,但消费者并不买账,这种似乎太小而且太迟的改变—黑莓的新设备并没有改变市场由苹果和三星控制的局面。
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黑莓的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近5%下滑至不到3%,Windows Phone手机为3.7%,Android手机占到了近80%。4年前,Gartner的数据显示,黑莓在北美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率为51%。
英国《金融时报》称,上一季度黑莓的用户数量下降至7200万,较前一季度下降了400万,较两个季度之前下降了700万,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客户和个人消费者转用了别家产品。
“每日野兽”网站称,黑莓是被苹果和iPhone所打败的,iPhone所展现的是一种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全球市场份额并盈利—但这种魔力很快也会消失—苹果股价自去年9月以来下跌了三分之一,说明投资者已经意识到了三星和谷歌对iPhone主导地位的压力。
几无挽回颓势余地
无论是谷歌还是苹果,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平台都是其商业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黑莓此前推出的黑莓10平台显然也想达到类似成绩,以进一步拉动手机销量的增长。
但是《连线》网站指出,相比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平台,黑莓无法提供足够的app数量,以及相应的用户体验度,对于触摸设备的崛起,黑莓反应过慢。
《纽约客》指出,如果黑莓公司出售,买家最大的收益是一笔现金、一大堆专利组合以及一些安全技术。咨询机构J.Gold分析师杰克·高德(Jack Gold)称,黑莓其实是三家公司,就是黑莓设备、黑莓服务和黑莓社区公司,三家价值各不相同。
依靠智能手机获得消费者青睐的黑莓公司眼下却很难卖得动手机,最新一个季度卖出了680万台手机。对于黑莓来说,试图借助黑莓10平台推动高端智能手机销量的梦想在逐步破灭。就连海因斯在8月12日的新闻稿中对黑莓手机也就是只言片语带过,显然海因斯上任后打造的高端智能手机Q10和Z10已经不是黑莓的重点所在。
《福布斯》网站指出,眼下黑莓可以依靠的就是BBM(BlackBerry Messenger 黑莓信使)社交通信软件,该软件在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目前,似乎没什么人愿意购买黑莓及其最新产品。除非出现一个求购公司,否则,黑莓便可能会加入包括Palm、Gateway和Commodore在内的过气科技公司的行列。有人甚至开始怀疑,黑莓会像之前的Palm一样分崩离析,还可能会逐渐消失,最多也只能作为一个品牌名称而残存于世。
黑莓的突然衰落表明,如今的消费者和投资者要求企业实现几乎是瞬息之间的变化,尤其是科技公司。而且,对一步走错的科技公司而言,挽回局势的余地真的很小。
微软和诺基亚似乎属于黑莓的同类,不仅仅是公司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窄,还有前两者都过于看重硬件,而忽视了操作系统平台的发展,以至于两家目前携手之后,Windows Phone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尽管市场份额稍高于黑莓。
《华尔街日报》此前曾报道称,诺基亚曾嘲笑iPhone没有通过跌落测试。《纽约客》则报道,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也曾嘲笑iPhone,称iPhone不能吸引企业用户,因为没有实体键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