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来自电影《九品芝麻官》
最近,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被中纪委调查,成为十八大后“打老虎”系列中的第十一个新闻人物。由于公开信息并不多,目前只知道“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不过从以往的惯例来看,中纪委几乎百发百中,所以,这样的高官出事,基 本上脱不了钱权交易等问题。
有意思的是,廖少华在6月的时候还在遵义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上大谈“廉政五关”,其中包括:领导干部要把好“思想关”,筑牢思想防线;领导干部要把好“欲望关”,时刻警钟长鸣;领导干部要把好“权力关”,正确使用权力;领导干部要把好“小节关”,始终严于律己;领导干部要把好“约束关”,自觉接受监督。
不仅如此,在活动之前,与会人员到忠庄监狱观看了服刑人员的生产生活场景,听了服刑人员剖析思想蜕变、走向犯罪过程的介绍,接受警示教育—很让人好奇的是,忠庄监狱的囚徒们在电视上看到刚参观完的领导就出事了,不知该作何感想。而廖少华参观监狱,是否曾想过自己有可能也蹲进来。
长期以来,公众和媒体发现那些被查出有贪腐的官员,特别喜欢在公开场合标榜“反腐倡廉”,这样的豪言壮语在这些官员落马受审后被重新翻起,常常让人读得五味杂陈。这是何种人格分裂,才会让贪官们一手拿钱,一手反腐。
最近比较典型的薄熙来案件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薄熙来在2010年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重庆团全体会议上答复媒体时表示,“我和我夫人也没有任何个人资产。几十年就是这样下来了。”可在几个月前的庭审中,大家也都知道了,他们在大连的家里、沈阳的家里、商务部的家里、重庆的家里都有一个共用保险柜,只有薄家夫妇才能打开。薄谷开来说,“我曾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分别从中取出过5万美元、8万美元和几万人民币。”
难道在这些官员的眼中,保险箱里的上百万元都不算个人资产?
10月中旬,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纪委调查,这是十八大后第十个“大老虎”,随后媒体也发现他不久前还参加了“自我批评”,并称他9月底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带头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说:“没有站在群众立场换位思考,存在重视表面形式、轻视实质内容,重视自上督导、轻视群众评价的心态和现象。”从这可看不出一点点反腐倡廉的味道,不过倒是另外一位南京常委的话似有深意:
“一些现成的规章制度存在"寻租空间",给以权谋私留下了可乘之机。”
而在今年4月,南京市政府组织收听收看江苏省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并随后召开南京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季建业当时强调,“各级领导要严格廉洁自律,坚持自身清廉,始终做到守正、持正、清正,守住一身正气,秉承正信正念,持正用权,持正办事,以正养廉,保持清廉。”
现在,已经有媒体报道,季建业在扬州时就有公开的情妇。其中一名据称原是市政府办公室的打字员,后被其提拔为该市发改委副主任,季建业出行她都跟随。据说季建业的另一名情妇是市委招待所的服务员,此女后来也被提拔至当地瘦西湖景区管委会任职。
扬州本地人称,这些事“扬州人民都知道”。
也是不久前,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因涉嫌违纪违法落马,而在今年初,他还在担任中石油董事长,此前他也屡屡在集团的年度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上发言,今年2月份的时候,他强调说:“着力在加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完善制度加科技的惩防腐败体系和探索大监督格局等方面见到明显成效”、“严格执行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坚决纠正以权谋私行为。”集团下属各单位也纷纷传达他的讲话精神。
如今,一语成谶也好,人走茶凉也好,蒋洁敏的反腐豪言已经冷却,恐怕与会者也不可能再有人用他的一番说辞在鞭策自己廉洁。从上面几个高官的反腐豪言壮语可以看出,要么这些言行并非出自他们真心,不过是逢场作戏,这样这些表态有何意义?要么这出自真心,短时间的包公附体,之后又是和珅还魂,这得多大的人格分裂啊。
但是,要知道只要有几起这样的案子,就会严重地摧毁人们对于高官廉政承诺、标榜的信赖感。人们再不会相信你的承诺和表态,这就是最大的悲哀和损失,人们用顺口溜表达这种不满,“不查,孔繁森,一查,王宝森”。
所以,笔者梳理最近几名落马高官的反腐豪言,并不是为了奚落这些下台官员,而只是想说,这种豪言壮语式的反腐举措几乎完全无助于廉政建设。
如非在制度上完善监督,在权力架构上设立制约的力量,腐败绝不会因为官员的自我表态、自我批评而销声匿迹,相反,一旦这些官员因贪腐落马,反而会大幅冲击人们对于政府官员的信任度。
反腐倡廉的事情:做不到,就不用说,否则那不过是事后增加人们揶揄的素材;做到了,这不贪不腐也就是本分,也不用多说。不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多停留在口头上表态和作秀,这无益于反腐斗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财网
(编辑:付筱婧)
作者:禅宗七祖来源一财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