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还在为新股发行67倍市盈率而咋舌的市场,又被近期新股发行定价“报价低者得”的现象所雷倒。
面对新股发行出现的“两高”(高定价、高市盈率),证监会接连出台新规,为新股发行打“政策补丁”,希望把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降下来:首先是加强在新股发行路演推
介时的过程监管,对新股定价进行抽查;其次对发行市盈率设限,要求在发行价格对应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时,在申购前三周进行连续风险提示。受此影响,近期多只预发行新股大比例剔除高报价,选择以大幅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发行。其中,剔除比例最高的众信旅游剔除了96.33%的高报价,其余如晶方科技、创意信息、汇中股份、金一文化、登云股份等多只新股剔除的高报价比例均都超过了50%......因而有媒体欢呼监管新政已经逐渐显示出威慑力。
但也有市场人士对于证监会的举措表示了担忧,认为人为压低新股定价可能会造成二级市场暴炒,近期二级市场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这种担忧。以众信旅游为例,在拟发行阶段,该股剔除了96.33%的高报价比例,最终以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40%多的超低价发行。但在1月23日众信旅游挂牌上市当日,开盘便达到新股上市首日集体竞价20%的涨幅上限,被交易所临停,复牌后再度大涨45%,再被临停至收盘,全天上涨45.23%。
而事实上,这种“开盘涨停,复牌后再度涨停”的场面,在此轮新股上市过程中几乎成为了普遍现象,被戏称为“两点一线”。证监会抑制新股发行“两高”的政策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成为了市场投机炒作的噱头——在一级市场上被人为压低的价格,几乎全部在二级市场上找了回来。
为什么市场会热衷“炒新”?在安邦咨询看来,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既有新鲜感,市场对新股的期待很高;又有惯性思维,“新股不败”的文化在投资者中仍然根深蒂固;也与改革不到位、监管干预等因素有关。
或许,证监会也会感到委屈,能做的都做了,新股发行也在向注册制转型,可市场偏偏不领情,依然我行我素。这新股发行“两高”、市场暴炒新股,到底管还是不管?
在很多市场人士和专家看来,问题并不在于监管层管或是不管,而是监管层应将监管的方向、重点放在哪些方面上。事实上,即便是在资本市场发育更加成熟的美国,也同样存在着新股发行“两高”的问题,同样存在市场暴炒某些新股或概念股令监管当局感到烦恼的问题,比如1999年出现的科技股泡沫问题。
与美国科技股一样,国内的创业板也正经历着泡沫,平均市盈率高达61.81倍,中小板也有35倍的估值。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表示,在整体市场都被高估时,期望投资者能够给新股定更低的价格,无异于缘木求鱼。
具体到近期监管层推出的诸多举措,市场观察家指出,如果证监会施加压力,要求上市公司调低发行市盈率,这必然会导致新股发行首日的暴涨现象。违背市场规律进行行政干预,不论其动机如何,都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问题,不利于形成稳定预期。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微博)就表示,如果是出于进一步完善设计的初衷,应予以理解和肯定。而如果是为了抑制新股发行高定价,或是扭转A股市场的跌势,即俗话说的“救市”,那就另当别论了。“监管层的角色是警察,负责维护市场环境,不是投资者的衣食父母。”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肖钢主席也强调,必须要确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只有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定价。除要求发行人、中介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承担法律责任外,亦强调投资者自行判断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自担投资风险。证券监管部门则必须“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打击虚假信息披露、欺诈发行、价格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因此,结合近期新股发行过程中出现的乱象,市场人士表示,在维护市场“三公”方面,监管层还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比如,上市新股是否存在业绩瞒报、漏报,以及风险提示不足等情况。如果在保证了程序公开、信息透明之后,新股发行仍然“两高”,那就让投资者自己去买单。
贺军指出,只有这样的“警钟”越来越多,配合着证监会对违规发行的严惩,以及退市改革的推进,市场才能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