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清华同方总裁范新 |
搜狐财经报道 第一次接触范新是在清华同方17岁生日当天,这位被同方内部人亲切称之为“教授”的总裁先生,确实没有辜负这个称号,擅思考,擅言谈,擅总结。
2014年6月27日,是清华同方的17岁生日,17岁对于一个人而言,
青春正当年,对于一家企业亦然。这是范新抛出的第一个观点。虽然17年并不短暂,当年一同创业的伙伴都已经步入中年,但是清华同方还依然年轻,无论是立足现在,还是面向未来,同方的几块主要业务都落在了国家战略需求点上,未来值得期待。产业发展紧跟国家战略
范新指出:“同方公司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跟社会的一般公司相比,它捕捉国家、市场、技术三者结合的洞察力要更加灵敏。同方总是能迅速的抓住国家的战略、市场的需求、技术的发展,这三者结合起来的那个点。”
范新将同方的产业主要概括为信息、安全和节能环保三大块,每一块中还包含很多子产业,以信息产业为例,这块业务就包含了计算机、智能卡芯片与RFDI技术应用、数字出版及软件服务、智能交通、智能建筑、城市运行体征管理、移动互联系统、大数据产业和智能电视等很多方面。
摊子越铺越大,很难想象,同方是如何管好这么多产业的。看出了记者的疑虑,范新笑称,管理层没有事必躬亲,对旗下众多业务,同方总部并不插手,而是通过预算、授权、考核的方式实施管理。
范新也坦承,确实,同方涉及的范围很广,由此增大了管理难度,如何在管理上“不失控”,最重要的就是企业文化。同方的文化很强大,也很具有包容性,“我们在兼并收购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文化。”
对于包容性,范新举了个例子。当年同方在兼并713军工厂的时候,就采用了港人治港的模式。713厂在九江,是一个老军工厂,做的是军用无线电通信。对于这个厂的管理,同方一个人都没有派。 “因为,第一,你有人能管那么大的厂吗?那时候同方还很年轻。第二,你懂军工厂吗?你不懂军工,那不是瞎指挥吗!”范新认为,“不同的产业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这个产业和那个产业不一样,所以,对于自己培育的企业,要因材施教,采用战略性的管控方法。”
这种包容的文化,让同方得以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三个重要的产业方向——信息、节能环保和安防。细心的人会发现,三个产业方向都紧随国家需求,信息产业将顺应国家的安全战略,重在实现全面的自主安全可控;节能环保将为国家解决环境治理和能源循环利用的问题。安防立足于国家和社会安全,这些都是为保证社会的永续发展。
同方做的不是普通的“孵化器”
同方形成今天的产业板块并非偶然,这是成立之初路径选择的结果。
据范新介绍,17年前,同方依托清华大学成立,当时清华的王大中校长给同方的题词是 “清华科技,荟萃同方”,这是清华交给同方的任务,也奠定了同方之后的发展模式——科技成果产业化。
那时候,中国还处于高校产业的起步阶段,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技术+资本”成为同方早期的发展战略,技术是清华大学的技术,资本是同方成立以后自身的资金能力和作为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同方最初就将企业定位成“产业孵化器”。不同于一般孵化器,同方孵化的是从科技成果到产业形成,而最终也不仅仅满足于将企业养大,而是要将企业孵化成上市公司,并与自己的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范新介绍,同方的孵化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一个核心技术培养成一个企业,“以科技为核心,培育一个科技产业”;第二阶段是让小企业发展成大企业,“以投资为纽带,推动核心产业的成长,或者以这个产业为核心在它的周围进行战略性布局,以它为核心建立一个产业链、产业群”;第三阶段是让大企业成为上市企业,“以资本为平台,推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在企业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后,与同方还会有协同发展。这就是同方“孵化”科技成果的三步走模式。目前同方股份旗下已有泰豪科技、同方泰德、同方国芯等多家上市公司。
范新指出:“孵化器的概念可比孵小鸡的成功率低多了。有的孵好了,有的规模、利润、竞争力都很强;有的规模很大,盈利能力不强;还有一些能力很强,但是规模不够,也有规模和盈利都不行的企业。”
但是,对于孵化的企业,同方很有耐心,“我们细细的把他们分好,排成一个一个阵势,有一些是这样发展,有一些是那样发展,努力把每一家企业培育好。”他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父母对子女一样,哪一个孩子一生出来就是优秀的?都是经过一点一点教育,才成才的。一个人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父母得付出多少心血啊!”
三个“五年战略”让同方走到今天
范新回顾了同方的发展历程,他将同方的战略概括为三个阶段。按照技术+资本的路径,从1997年到2001年,同方收购兼并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及技术团队,通过资本注入和业务支持等手段,支持其做大做强,成为主干产业。这一阶段,同方明确了信息和能源环境两大产业方向。普通人可能并不了解同方,感觉同方距离自己很遥远,其实同方的产品就在我们身边,小到磁卡芯片、安检设备,大到城市综合节能系统,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同方的产品。
图:清华同方总裁范新 |
为了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模式推广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里面去。从2002年开始,同方推出“合作与发展”的战略。这一阶段,同方开始沿着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挖掘和开发关联技术、产品和服务,不断拓宽核心业务领域,构造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这让同方的业务在几个重要领域全面展开。
2008年以后,同方又开始走品牌化和国际化的道路。看起来与国家的五年规划相似,同方每五年都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推出一个“五年战略”。对此范新说:“清华人做事情有一个特点,叫务实,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看,脑子里会有一个比较宏伟的计划,但脚下还是要踏踏实实地走。”对于国际化,范新坦言,“国际化是顺势而为,是我们产业发展的需求,国际化的市场对我们提出了走出去的要求。
范新介绍,同方的安防技术是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当时李岚清总理对这项技术做过多次批示,同方威视做的就是安防产品,技术拿下了,开始开拓市场,区域市场做完了,开始做全国市场,但是,国内市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那怎么办?就要走出去,去打国际市场,“在国际上,我们遇到的都是强有力的对手,怎么打,只能靠技术领先。”他很骄傲的告诉我,正在举办的巴西世界杯,同方拿下了安防产品的订单。他介绍,巴西情况非常复杂,组办方各方面工作并不完善,当时时间紧急,其它竞争厂商或者技术不够,或者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交付,“刚好我们在周边有工场,就这样,我们拿下了这块业务。”又硬了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已经做好准备的人。
就这样,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到2013年,同方形成了“芯片+硬件终端+内容”的互联网服务与终端产业链、“大数据+软件/硬件+平台/系统集成”的智慧城市产业链、“军用通信/保障+安全检查”的公共安全产业链、“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照明+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节能环保产业链。
“面对当前市场既兴奋又忧虑”
面对着今天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范新表示,他既兴奋又忧虑。兴奋的是,同方的大部分业务,都面临着比较好的市场机会,比如智慧城市,比如区域节能。
说到智慧城市,现在所有人都在谈大数据,谈云计算,但是,范新表示,同方没有盲目的去做大数据、云计算,同方还是顺着社会的需求走。“比如,我对面坐着一个市长,我会跟市长说城市的信息,卫生局、统计局等等好多城市信息。把纵向数据整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城市信息,这既是智慧城市的内容,也是大数据的内容。”范新将同方的这块业务定义为城市信息。
但是,在范新看来,对于城市,同方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不仅限于城市信息。面对一个城市,同方的可以将各个产业集合起来,可以就城市信息、城市安全、城市能源、城市环境,从规划到项目实施,到项目运营,做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把这若干个产业集合在一起,交集在一起来做,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兴奋的同时,范新也表达了他的一些担忧,他指出,今天的市场需求并没有那么旺盛,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使得社会上很多企业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但是,他也表示,不成熟的市场也孕育很多机会,同方所要做的就是坚定的沿着几条产业链扎实的走下去。无论市场怎么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初衷不会改变。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超过425亿元,年营业收入近230亿元。17岁的“清华同方”品牌价值已经超过800亿元,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榜上有名。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1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