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北京变身“冷饮店”断交福喜致汉堡断货
张志伟李思佳
[ “屡次出现质量问题,洋快餐留给消费者的最后一点点好感都抹杀了。估计这一阵风会吹得长一点,半年左右。” ]
“没有汉堡,只有冷饮、派和薯条……”
昨日中午12点,麦当劳北京十里堡华堂店空调开得很大,在楼梯处就能感受到阵阵凉意,与之对应的是寥寥无几的顾客,零星散落在各个角落。《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尚未靠近台前,工作人员就主动顺口喊出上述这句话。
至此,由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福喜”)掀起的食品安全风波已经“吹”了10天。麦当劳方面昨日表示,自7月25日起,麦当劳已全面停止与福喜中国(包括上海福喜和其他分公司)合作,而这也引发麦当劳全国部分市场的汉堡断货。
在本报记者昨日走访的麦当劳北京十里堡华堂店和国贸店,每个点餐台前都张贴了一张告示:非常抱歉,今天我们将向您提供有限的菜单……我们会尽快恢复供应您喜爱的产品。
麦当劳方面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现在赶紧对现有供应商资源进行调配,一部分门店将在8月初恢复供应,另一部分会稍迟。当被问及目前主要有哪些供应商时,该人士称,全国部分门店存在断货,“不同原料有不同的供应商,所以没有办法就某个城市来看。”
汉堡不见了
对于主食为汉堡的麦当劳来说,突如其来的断货危机让整个门店都变了样。
在记者昨日蹲守的十里堡华堂店,当两个女孩结伴来到点餐台,听到工作人员上述介绍后,无奈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在距离点餐台不远的一个桌子上,麦当劳麦乐送工作人员守着两本账本,斜坐在桌子旁,盯着黑色的手机。当本报记者问到汉堡断货是否导致送单量减少时,这位工作人员没有回答,只是没有表情、无奈地点点头。
炎热的夏季,以往门店排队就餐的麦当劳为何瞬间变冷?一切都缘于包括麦当劳在内的洋快餐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黑心肉”事件。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昨日向本报记者称:“如果说此前食品安全风波犹如一阵风吹过,很快就没事了,此次就是‘最后一根稻草’,消费者的信心已经跌至冰点。”
另据一位广州本地人士介绍,他走访的四家麦当劳门店,顾客也比较少,汉堡缺货,基本变成了冷饮店。
据了解,汉堡占据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门店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当主食不见了,靠外卖提成的送餐人员也就闲着无事。
不仅如此,当供货商丑闻与主食断货赶到一起,锐减的不仅是门店销售收入,还有消费者的信心。
“本身因为福喜事件,麦当劳就遭遇着消费者大幅流失的风险,如今若部分餐厅断货,那么对麦当劳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萧宇嘉告诉本报记者。
麦当劳方面昨日对此表示,正努力调配其他供应商资源,力求尽快恢复供应。一些餐厅将在8月初恢复餐单的全面供应,而另一些餐厅则可能稍迟。
消费信心难振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当食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后,想短时间内提振消费者的信心,谈何容易。
此前,“速生鸡”事件曾给国内外尤其是洋快餐敲响了警钟,即如何在量与质、商业利益和品牌管理中寻求平衡。然而,不到两年后,食品质量问题再次爆发,让消费者不禁疑问:洋快餐究竟给国人带来了什么?
食品行业资深营销专家、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向本报记者分析称,在20多年前“吃不饱”的时代,洋快餐进入中国,给餐饮业带来标准化、透明化,这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但现在来看,消费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营养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给洋快餐的经营模式和供应链带来更多挑战。“如果不随着做出改变,或者改变得慢一些,早晚都会遭遇考验。”他说。
朱丹蓬认为,以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种影响至少3个月甚至半年才会减少,并且麦当劳、肯德基需要为危机公关做大量工作,这都需要时间。
麦当劳方面昨日公开表示,因为外界对麦当劳使用福喜的产品存在担忧,麦当劳已在全中国餐厅全面暂停使用所有福喜中国,包括其合资公司的食品原料。而此前麦当劳方面声明称终止与上海福喜的业务合作,并逐步将其供应来源调整为福喜集团旗下的河南福喜。
“屡次出现质量问题,洋快餐留给消费者的最后一点点好感都抹杀了。估计这一阵风会吹得长一点,半年左右。”朱丹蓬分析称,其间,真功夫、大娘水饺等中式快餐会迎来一个发展机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