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中国中车首提跨国经营策略 李克强阐释调整原因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中车的定位是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这跟南北车此前的定位是非常不同的,尤其是跨国经营与全球领先有向海外转移产业链和全球采购的意图。

  4月7日,刚刚拿到证监会合并通行证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双双复牌并双双涨停。

自此,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几无悬念。

  4月7日,中国北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在5月份的股东大会程序完成后,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就将退出历史舞台,转由中国中车代之,走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目前留给中国中车的悬念除了人事便是战略方向。

  “现在人事安排已经明朗,但得到5月份才会公开。”该高管向记者透露,除了人事以外,值得关注的反倒是即将诞生的中国中车海外策略的变化。“中车的定位是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这跟南北车此前的定位是非常不同的,尤其是跨国经营与全球领先有向海外转移产业链和全球采购的意图。”

  “高铁的海外发展之路肯定困难不小,学习波音和空客吸纳全球高铁供应商,向海外转移高铁发展红利,不仅可以减少海外扩张阻力,也可以改善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效益。”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主任李堃表示。而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芾看来,“通过高铁出海,把中国高铁相关产业带着走出国门,也是一大利好。”

  首提跨国经营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位,首次出现是在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预案里,该预案表示“在国内外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和全球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拟通过本次合并进行重组整合,以提升合并后新公司的业务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进而提升全体股东的利益”。

  “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是此前南北车都提过的定位,但跨国经营和全球领先却是首次提及。”上述高管向记者解释道,以中国北车为例,过去几年,中国北车的定位一直是“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世界级企业”,尽管在尝试跨境并购与投资,却尚不敢谈跨国经营或全球领先。

  “跨国经营”与“全球领先”显然是国家对合并后的这家巨无霸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未来期望。

  事实上,4月3日,在主持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解释了为何要让中国中车调整战略定位。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但一些制造业仍然存在“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需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

  “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绝不能只在国内竞争啊!”总理说,“通过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这将倒逼我们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李克强表示要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所谓“优进”,就是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而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李克强认为,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就是推动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这有利于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支持中国装备走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举措。

  一旦定位于“跨国经营”和“全球领先”,未来中国中车的发展思路将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位中国南车的海外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不仅仅是要把车辆卖到国外去,还要在海外投资、运营。

  海外路径

  已经过去的2014财年,作为中国中车的前身,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已经为海外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两家公司的年报,中国南车完成35个机车车辆整车项目和多个铁路配件及新产业产品出口的签约,实现出口新签订单总额37.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国北车2014年的海外业务新签订单数量增长亦迅速,全年出口签约额29.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73%。

  除了海外新签订单以外,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都积极构建全球资源配置格局,通过投资、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快海外战略布局。推动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并逐步向产品+服务的模式发展,跨国经营开始启程。

  据中国北车方面介绍,过去一年中国北车投资并购了澳大利亚太平洋铁路工程公司,投资新设了北车先锋(印度)电气公司、北车(美国)公司、北车车辆(南非)公司等,目前中国北车设有境外投资企业12个,建立3个海外技术中心。

  中国南车则在2014年收购了德国采埃孚集团旗下的百年品牌BOGE橡胶金属与塑料业务,中国南车方面表示,2014年,中国南车共计在境外设立了4家区域公司、3个区域办事处和3个制造基地,初步构建了自主化、协同化、全球化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市场的协同效应不断提升。

  仅仅是这样是无法实现“跨国经营”与“全球领先”的,上述南车海外市场的人士表示,南车对海外市场策略已经深入研究,建立部分核心子公司并购目标公司初选名单和情报跟踪研究工作,试行新产业和主业境外并购项目量化评估细则,确保项目科学决策。扎实推进在马来西亚、土耳其、南非等重点市场的本地化投资,带动了市场的深入拓展和海外产业布局。并通过开展外籍员工南车文化之旅等活动,探索推进了对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和文化融合。

  中国南车董事长郑昌泓在2014年财报里描述发展战略时已经坦承,国际金融危机对很多海外相关产业的优质企业造成较大冲击,为中国南车开展海外并购,加速国际化经营和产业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合李克强的“优进优出”思路,未来中国中车有可能会借机抄底海外铁路装备相关产业公司,或者吸纳部分海外优质企业成为自己的产品供应商,进入中国高铁产业链。

  “全球领先实际上就是放弃以前坚守的高国产化率,转向全球采购、建立全球供应链。”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北车高管表示,届时谁的产品优质,中车便向谁采购,不管它是国外产的还是国内产的,只要保持高铁产品领先即可。

  李堃对此看得更远。他认为中国高铁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必定遭遇重重阻碍,比如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等,而且到目前为止中国高铁尚无法做到100%国产化。强调国产化率出海,今后无疑会遭遇大量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不如淡化国产化率强调全球合作,因此,中国中车考虑未来在出海时,将海外优质相关产品纳入中国中车的产业链。进行全球采购,或会走出一条海外发展新路径。

  “通过高铁出海,高铁相关产业也会随之走出去,这将是中国高铁产业的一大利好。”李芾是国内知名的铁路机车车辆专家,他认为国内铁路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已趋成熟,如果局限于国内市场发展恐怕会遭遇产能过剩,若能随着高铁出海向海外市场扩展,未尝不是件好事。

  【相关报道】

  新“中车”或由老将继续掌舵 三月南北车市值翻三倍

  合并案通过中国证监会和商务部反垄断审核,南北车4月7日复牌再次双双涨停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2月31日发布重组合并预案以来,南北车各自股价涨幅均超过300%。根据两车最新市值估算,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市值将超5000亿元,仅次于中国平安,名列A股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第9位。

  谁将掌舵这个铁路整车装备“巨无霸”?谁将操刀下一步集团层面的整合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员调整、内部资源整合、产能整合?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内部渠道获悉,上市公司层面,北车现任董事长崔殿国将有望成为新公司董事长,南车现任董事长郑昌泓有望成为党委书记,北车现任总裁奚国华有望成为总裁;集团公司层面,崔殿国将担任合并后新集团的董事长,郑昌泓将成为集团党委书记,南车现任总经理刘化龙将成为集团总经理。

  相关人士透露,“老将”留任的用意正是考虑到合并过程中人员、资源整合创新将要面临的难题多多。从技术层面而言,上市公司合并路径已走过大半,预计今年6月中旬将收官,集团公司层面的合并料将于上市公司合并完成后的半年之后启动。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中车”将面临内部人员、技术、产能、文化等一系列融合,真正合并的征程还很长。

  三个月市值涨了三倍

  去年12月30日晚,南北车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双方将在技术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对等合并”。

  资本市场对南北车合并给予了充分肯定。12月31日南北车复牌后,股价震荡上行,在复牌后三个多月时间里股价涨幅均超过300%。其中,中国南车12月31日复牌前的股价为5.8元/股,4月7日收于18.69元/股,上涨3.22倍;中国北车复牌前股价为6.45元/股,4月7日收于20.25元/股,上涨3.14倍。

  停牌前,中国南车总市值约800亿元,中国北车总市值约790亿元。截至4月7日,中国南车的市值已达到2579亿元,中国北车的市值已达到2490亿元,均比停牌前翻了三倍多。这也意味着,合并后的新公司“中国中车”的市值将突破5000亿元。

  根据数据,截至4月7日,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5000亿元的公司仅有8家,按照规模大小依次为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平安。排名第八的中国平安的最新市值为7406亿元。由此可见,“中国中车”将仅次于中国平安,位列A股上市公司市值第9位。

  根据今年以来南北车发布的公告,目前两车合并已层层闯关,分别获得了中国南车A股和H股股东大会通过、中国北车A股和H股股东大会通过、国资委批准、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核准、商务部反垄断审查。

  据相关人士介绍,两车合并现在就剩下“H股批准发行程序”要走。由于两车合并的方案已经H股类别股东大会通过,因此只是走一个程序。

  “接下来要进行债权人确认,需要45天时间,之后开始停牌进行换股吸收合并。然后会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合并从资本市场技术层面而言就算完事了,中国北车的壳会作退市处理。”上述人士称。

  老将或留任继续掌舵

  在技术层面“过关斩将”后,即将诞生的“中国中车”领导层及管理框架的设定自然成为当前市场最关注的焦点据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上市公司董监高一把手或均来自中国北车.

  根据两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两家公司3月30日同时举行了董事会,会议提名崔殿国、郑昌泓、刘化龙、奚国华、傅建国、刘智勇、李国安、张忠、吴卓、辛定华、陈嘉强为合并后新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其中,崔殿国、郑昌泓、刘化龙、奚国华、傅建国为执行董事候选人,刘智勇为非执行董事候选人,李国安、张忠、吴卓、辛定华、陈嘉强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会议同时提名,万军、陈方平为合并后新公司第一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候选人。

  公开信息显示,崔殿国、奚国华、万军和陈方平分别为中国北车的董事长、总裁、纪委书记和监事会主席,而郑昌泓、刘化龙、傅建国和刘智勇则分别为中国南车董事长、总裁、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

  根据程序,即将于5月18日召开的南北车股东大会将审议新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议案。之后,新公司首届董事会将选举产生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再由董事长提名新公司的高管。

  据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上市公司层面,北车现任董事长崔殿国将有望成为“中国中车”董事长,南车现任董事长郑昌泓将有望成为党委书记,北车现任总裁奚国华有望成为总裁;集团公司层面,崔殿国将担任合并后新集团的董事长,郑昌泓将成为集团党委书记,南车现任总经理刘化龙将成为集团总经理。

  监事会成员中,现任中国北车纪委书记的万军将可能担任“中国中车”的监事会主席;陈方平现任中国北车监事会主席;还有一名职工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公开信息显示,北车的崔殿国今年已61周岁,南车的郑昌泓今年7月也将满60周岁据记者,合并工作艰巨,而“老将”威望较高,老领导掌舵“中国中车”,有利于重组整合过程中协调资源、推进改革,为继任者铺路。

  巨无霸整合要啃硬骨头

  整合后市值超5000亿元的铁路装备巨无霸“中国中车”能否延续整合前南北车的快速发展态势,是市场人士颇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南北车年报,在铁路投资高位运行、海外订单不断的利好因素推动下,2014年南北车业绩不俗,净利润同比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北车2014年营业收入1042.90亿元,同比增长7.25%;净利润54.92亿元,同比增长33.03%;基本每股收益0.48元。中国南车营业收入1197.24亿元,同比增长20.48%;净利润53.15亿元,同比增长27.61%;基本每股收益0.39元。

  整合后的“中国中车”将有许多“硬骨头要啃”。一位公司内部人士据记者表示,整合主要面临三方面困难:一是人员整合;二是创新资源进行产能整合;三是两公司的文化融合。

  “接下去马上要面临的就是总部人员的整合问题。两个公司总部共有员工近300人,中层干部的安置尤为棘手。部门无增量,部长人数翻番,只有一半的部门负责人能抢着座位。”该人士坦言,“另外,两公司的文化差别也很大,整合后如何相互融合也是难题之一。”

  中国南车在年报中也坦陈,整合后面临内部整合风险。公司称,由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各业务板块分布于不同的地理区域,涉及下属子公司较多,两家公司合并将增加内部组织架构整合的复杂性,对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项业务的整合到位也需要一定时间;此外,合并后公司需要根据新的业务和管理架构进行人事整合。因此,合并后公司如果不能实现采购、生产、销售、人事、管理等各方面的有效整合,将影响合并后协同效应的发挥,并可能导致短期内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华创证券机械分析师李佳认为,南北车旗下各子公司是市场运作经营主体,合并初期对于行业经营、订单、签约等的影响较小。“短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长期看可能有关停过剩产能的问题。”

  南北车合并进程超预期 机构上调目标价至24.8元

  4月7日,由于中国南车(601766.SH)与中国北车(601299.SH)重组合并事项获得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无条件审核通过,当天早盘复牌后,南北车均宣告一字涨停,终盘分别报收18.69元和20.25元。此前,两公司均于3月30日起停牌。

  “南北车合并去年年底公布预案,今年3月6号获国资委批准,3月30日起再度停牌上会,我们预计南北车合并进程同样存在超预期可能,最快年中有望完成。”对此,民生证券分析师朱金岩表示。

  专家建议,如果二级市场不能买入南北车股票的话,投资者可借道基金申购来参与南北车套利。2014年四季报显示,在期末重仓持股南北车的一众基金中,持股占净值之比超过5%以上的基金就有8只。其中长城品牌优选持有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股票流通市值合计超过了17亿元,高居各大基金之首。

  机构上调估值空间

  国泰君安分析师王浩表示,基于中国铁路设备在海外市场突破的预期,预计铁路设备龙头公司业绩增长将踏上新台阶。

  “以中国北车为例,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拉动效用,判断公司在海外市场将有效拓展,毛利率将稳步提高,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将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15-2017年EPS为0.60元、0.80(+0.07)元、0.99元。”王浩称,“给予行业可比公司6.2倍平均PB,上调目标价至24.8元,维持增持评级。”

  据中国北车3月31日披露的2014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42.9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03%,扣非后净利润增长35.67%,2014年公司累计出口签约30亿美元。

  王浩预计,后续公司有望在俄罗斯、美国、巴西及新马泰等市场取得突破。加上北车轨交产品自主化率和国产化率逐渐提升,毛利率提升将使北车净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而从中国南车同一天发布的全年业绩报告来看,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97.24亿元,同比增长2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5亿元,同比增长27.61%,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5.67%。由于基数效应加上动车组订单陆续交付,导致公司净利润水平显著提升。

  申万宏源分析师李晓光认为,南北车发布公告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无条件审核通过,且合并事项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走出去”值得持续期待。届时,国内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维持高位、海外市场开拓将构成2015年以及“十三五”期间铁路设备行业投资机会两大推动力。

  长城品牌重仓市值居首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披露的2014年四季报显示,在期末重仓持股南北车的一众基金中,长城品牌优选分别重仓持股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期末持股流通市值合计超过了17亿元,高居各大基金之首。

  据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长城品牌优选持股南北车数量分别为11734.98万股和12700.00万股,对应流通市值分别为78037.62万元和93091.00万元,合计达171128.62万元。

  若按基金持股净值占比计算,长城品牌优选期末重仓南北车占该基金净值之比分别为5.32%和6.34%;占其股票投资市值比也分别达6.4%和7.64%。

  但较去年三季度相比,长城品牌优选仍分别减持了中国北车和南车1922.80万股和956.56万股。

  对此,好买基金一位人士称,如果二级市场不能买入南北车股票的话,投资者可借道基金申购来参与南北车套利。截至目前,长城品牌优选可以进行正常申购。而从其净值表现来看,今年以来,长城品牌优选则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截至4月3日,长城品牌优选净值增长率为30.58%,在424只同类型股票基金中处于323位。

  紧随其后则为银华价值优选。该基金亦重仓了南北车。截至去年年末,银华价值优选持股南北车数量分别达4175.34万股和3719.97万股,对应持股流通市值分别为27765.99万元和27304.61万元,合计为55070.60万元;期末占基金净值之比分别为3.24%和3.18%,占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也分别为3.9%和3.83%。

  此外,易方达上证50指数和嘉实沪深300ETF两只指数基金也双双重配了南北车。截至去年年末,上述两只基金分别持股2598.85万股、2531.49万股和2185.58万股、1879.70万股,对应持股流通市值分别为16580.65万元、17973.56万元和13944.00万元、13345.89万元。

  不过,按基金持股占净值之比排序的话,海富通养老收益混合持有中国南车占基金净值之比高达9.66%,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之比高达20.85%,但对应持股流通市值仅为315.51万元。

  除了长城品牌优选和海富通养老收益以外,期末基金持股占净值之比超过5%以上的基金还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股票、景顺长城品质投资股票、中银策略[2.77%]股票、新华行业轮换灵活配置混合、银华领先策略股票、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等6只基金,分别为8.57%、5.78%、5.72%、5.53%、5.52%、5.47%。

4月7日,刚刚拿到证监会合并通行证的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双双复牌并双双涨停。自此,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几无悬念。
中国中车首提跨国经营策略 李克强阐释调整原因

  4月7日,刚刚拿到证监会合并通行证的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双双复牌并双双涨停。自此,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几无悬念。

  4月7日,中国北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在5月份的股东大会程序完成后,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就将退出历史舞台,转由中国中车代之,走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目前留给中国中车的悬念除了人事便是战略方向。

  “现在人事安排已经明朗,但得到5月份才会公开。”该高管向记者透露,除了人事以外,值得关注的反倒是即将诞生的中国中车海外策略的变化。“中车的定位是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这跟南北车此前的定位是非常不同的,尤其是跨国经营与全球领先有向海外转移产业链和全球采购的意图。”

  “高铁的海外发展之路肯定困难不小,学习波音和空客吸纳全球高铁供应商,向海外转移高铁发展红利,不仅可以减少海外扩张阻力,也可以改善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效益。”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主任李堃表示。而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芾看来,“通过高铁出海,把中国高铁相关产业带着走出国门,也是一大利好。”

  首提跨国经营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位,首次出现是在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预案里,该预案表示“在国内外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和全球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拟通过本次合并进行重组整合,以提升合并后新公司的业务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进而提升全体股东的利益”。

  “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是此前南北车都提过的定位,但跨国经营和全球领先却是首次提及。”上述高管向记者解释道,以中国北车为例,过去几年,中国北车的定位一直是“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世界级企业”,尽管在尝试跨境并购与投资,却尚不敢谈跨国经营或全球领先。

  “跨国经营”与“全球领先”显然是国家对合并后的这家巨无霸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未来期望。

  事实上,4月3日,在主持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解释了为何要让中国中车调整战略定位。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但一些制造业仍然存在“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需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

  “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绝不能只在国内竞争啊!”总理说,“通过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这将倒逼我们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李克强表示要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所谓“优进”,就是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而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李克强认为,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就是推动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这有利于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支持中国装备走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举措。

  一旦定位于“跨国经营”和“全球领先”,未来中国中车的发展思路将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位中国南车的海外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不仅仅是要把车辆卖到国外去,还要在海外投资、运营。

  海外路径

  已经过去的2014财年,作为中国中车的前身,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已经为海外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两家公司的年报,中国南车完成35个机车车辆整车项目和多个铁路配件及新产业产品出口的签约,实现出口新签订单总额37.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国北车2014年的海外业务新签订单数量增长亦迅速,全年出口签约额29.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73%。

  除了海外新签订单以外,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都积极构建全球资源配置格局,通过投资、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快海外战略布局。推动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并逐步向产品+服务的模式发展,跨国经营开始启程。

  据中国北车方面介绍,过去一年中国北车投资并购了澳大利亚太平洋铁路工程公司,投资新设了北车先锋(印度)电气公司、北车(美国)公司、北车车辆(南非)公司等,目前中国北车设有境外投资企业12个,建立3个海外技术中心。

  中国南车则在2014年收购了德国采埃孚集团旗下的百年品牌BOGE橡胶金属与塑料业务,中国南车方面表示,2014年,中国南车共计在境外设立了4家区域公司、3个区域办事处和3个制造基地,初步构建了自主化、协同化、全球化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市场的协同效应不断提升。

  仅仅是这样是无法实现“跨国经营”与“全球领先”的,上述南车海外市场的人士表示,南车对海外市场策略已经深入研究,建立部分核心子公司并购目标公司初选名单和情报跟踪研究工作,试行新产业和主业境外并购项目量化评估细则,确保项目科学决策。扎实推进在马来西亚、土耳其、南非等重点市场的本地化投资,带动了市场的深入拓展和海外产业布局。并通过开展外籍员工南车文化之旅等活动,探索推进了对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和文化融合。

  中国南车董事长郑昌泓在2014年财报里描述发展战略时已经坦承,国际金融危机对很多海外相关产业的优质企业造成较大冲击,为中国南车开展海外并购,加速国际化经营和产业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合李克强的“优进优出”思路,未来中国中车有可能会借机抄底海外铁路装备相关产业公司,或者吸纳部分海外优质企业成为自己的产品供应商,进入中国高铁产业链。

  “全球领先实际上就是放弃以前坚守的高国产化率,转向全球采购、建立全球供应链。”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北车高管表示,届时谁的产品优质,中车便向谁采购,不管它是国外产的还是国内产的,只要保持高铁产品领先即可。

  李堃对此看得更远。他认为中国高铁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必定遭遇重重阻碍,比如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等,而且到目前为止中国高铁尚无法做到100%国产化。强调国产化率出海,今后无疑会遭遇大量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不如淡化国产化率强调全球合作,因此,中国中车考虑未来在出海时,将海外优质相关产品纳入中国中车的产业链。进行全球采购,或会走出一条海外发展新路径。

  “通过高铁出海,高铁相关产业也会随之走出去,这将是中国高铁产业的一大利好。”李芾是国内知名的铁路机车车辆专家,他认为国内铁路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已趋成熟,如果局限于国内市场发展恐怕会遭遇产能过剩,若能随着高铁出海向海外市场扩展,未尝不是件好事。

  【相关报道】

  新“中车”或由老将继续掌舵 三月南北车市值翻三倍

  合并案通过中国证监会和商务部反垄断审核,南北车4月7日复牌再次双双涨停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2月31日发布重组合并预案以来,南北车各自股价涨幅均超过300%。根据两车最新市值估算,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市值将超5000亿元,仅次于中国平安,名列A股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第9位。

  谁将掌舵这个铁路整车装备“巨无霸”?谁将操刀下一步集团层面的整合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员调整、内部资源整合、产能整合?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内部渠道获悉,上市公司层面,北车现任董事长崔殿国将有望成为新公司董事长,南车现任董事长郑昌泓有望成为党委书记,北车现任总裁奚国华有望成为总裁;集团公司层面,崔殿国将担任合并后新集团的董事长,郑昌泓将成为集团党委书记,南车现任总经理刘化龙将成为集团总经理。

  相关人士透露,“老将”留任的用意正是考虑到合并过程中人员、资源整合创新将要面临的难题多多。从技术层面而言,上市公司合并路径已走过大半,预计今年6月中旬将收官,集团公司层面的合并料将于上市公司合并完成后的半年之后启动。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中车”将面临内部人员、技术、产能、文化等一系列融合,真正合并的征程还很长。

  三个月市值涨了三倍

  去年12月30日晚,南北车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双方将在技术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对等合并”。

  资本市场对南北车合并给予了充分肯定。12月31日南北车复牌后,股价震荡上行,在复牌后三个多月时间里股价涨幅均超过300%。其中,中国南车12月31日复牌前的股价为5.8元/股,4月7日收于18.69元/股,上涨3.22倍;中国北车复牌前股价为6.45元/股,4月7日收于20.25元/股,上涨3.14倍。

  停牌前,中国南车总市值约800亿元,中国北车总市值约790亿元。截至4月7日,中国南车的市值已达到2579亿元,中国北车的市值已达到2490亿元,均比停牌前翻了三倍多。这也意味着,合并后的新公司“中国中车”的市值将突破5000亿元。

  根据数据,截至4月7日,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5000亿元的公司仅有8家,按照规模大小依次为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平安。排名第八的中国平安的最新市值为7406亿元。由此可见,“中国中车”将仅次于中国平安,位列A股上市公司市值第9位。

  根据今年以来南北车发布的公告,目前两车合并已层层闯关,分别获得了中国南车A股和H股股东大会通过、中国北车A股和H股股东大会通过、国资委批准、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核准、商务部反垄断审查。

  据相关人士介绍,两车合并现在就剩下“H股批准发行程序”要走。由于两车合并的方案已经H股类别股东大会通过,因此只是走一个程序。

  “接下来要进行债权人确认,需要45天时间,之后开始停牌进行换股吸收合并。然后会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合并从资本市场技术层面而言就算完事了,中国北车的壳会作退市处理。”上述人士称。

  老将或留任继续掌舵

  在技术层面“过关斩将”后,即将诞生的“中国中车”领导层及管理框架的设定自然成为当前市场最关注的焦点据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上市公司董监高一把手或均来自中国北车.

  根据两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两家公司3月30日同时举行了董事会,会议提名崔殿国、郑昌泓、刘化龙、奚国华、傅建国、刘智勇、李国安、张忠、吴卓、辛定华、陈嘉强为合并后新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其中,崔殿国、郑昌泓、刘化龙、奚国华、傅建国为执行董事候选人,刘智勇为非执行董事候选人,李国安、张忠、吴卓、辛定华、陈嘉强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会议同时提名,万军、陈方平为合并后新公司第一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候选人。

  公开信息显示,崔殿国、奚国华、万军和陈方平分别为中国北车的董事长、总裁、纪委书记和监事会主席,而郑昌泓、刘化龙、傅建国和刘智勇则分别为中国南车董事长、总裁、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

  根据程序,即将于5月18日召开的南北车股东大会将审议新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议案。之后,新公司首届董事会将选举产生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再由董事长提名新公司的高管。

  据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上市公司层面,北车现任董事长崔殿国将有望成为“中国中车”董事长,南车现任董事长郑昌泓将有望成为党委书记,北车现任总裁奚国华有望成为总裁;集团公司层面,崔殿国将担任合并后新集团的董事长,郑昌泓将成为集团党委书记,南车现任总经理刘化龙将成为集团总经理。

  监事会成员中,现任中国北车纪委书记的万军将可能担任“中国中车”的监事会主席;陈方平现任中国北车监事会主席;还有一名职工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公开信息显示,北车的崔殿国今年已61周岁,南车的郑昌泓今年7月也将满60周岁据记者,合并工作艰巨,而“老将”威望较高,老领导掌舵“中国中车”,有利于重组整合过程中协调资源、推进改革,为继任者铺路。

  巨无霸整合要啃硬骨头

  整合后市值超5000亿元的铁路装备巨无霸“中国中车”能否延续整合前南北车的快速发展态势,是市场人士颇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南北车年报,在铁路投资高位运行、海外订单不断的利好因素推动下,2014年南北车业绩不俗,净利润同比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北车2014年营业收入1042.90亿元,同比增长7.25%;净利润54.92亿元,同比增长33.03%;基本每股收益0.48元。中国南车营业收入1197.24亿元,同比增长20.48%;净利润53.15亿元,同比增长27.61%;基本每股收益0.39元。

  整合后的“中国中车”将有许多“硬骨头要啃”。一位公司内部人士据记者表示,整合主要面临三方面困难:一是人员整合;二是创新资源进行产能整合;三是两公司的文化融合。

  “接下去马上要面临的就是总部人员的整合问题。两个公司总部共有员工近300人,中层干部的安置尤为棘手。部门无增量,部长人数翻番,只有一半的部门负责人能抢着座位。”该人士坦言,“另外,两公司的文化差别也很大,整合后如何相互融合也是难题之一。”

  中国南车在年报中也坦陈,整合后面临内部整合风险。公司称,由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各业务板块分布于不同的地理区域,涉及下属子公司较多,两家公司合并将增加内部组织架构整合的复杂性,对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项业务的整合到位也需要一定时间;此外,合并后公司需要根据新的业务和管理架构进行人事整合。因此,合并后公司如果不能实现采购、生产、销售、人事、管理等各方面的有效整合,将影响合并后协同效应的发挥,并可能导致短期内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华创证券机械分析师李佳认为,南北车旗下各子公司是市场运作经营主体,合并初期对于行业经营、订单、签约等的影响较小。“短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长期看可能有关停过剩产能的问题。”

  南北车合并进程超预期 机构上调目标价至24.8元

  4月7日,由于中国南车(601766.SH)与中国北车(601299.SH)重组合并事项获得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无条件审核通过,当天早盘复牌后,南北车均宣告一字涨停,终盘分别报收18.69元和20.25元。此前,两公司均于3月30日起停牌。

  “南北车合并去年年底公布预案,今年3月6号获国资委批准,3月30日起再度停牌上会,我们预计南北车合并进程同样存在超预期可能,最快年中有望完成。”对此,民生证券分析师朱金岩表示。

  专家建议,如果二级市场不能买入南北车股票的话,投资者可借道基金申购来参与南北车套利。2014年四季报显示,在期末重仓持股南北车的一众基金中,持股占净值之比超过5%以上的基金就有8只。其中长城品牌优选持有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股票流通市值合计超过了17亿元,高居各大基金之首。

  机构上调估值空间

  国泰君安分析师王浩表示,基于中国铁路设备在海外市场突破的预期,预计铁路设备龙头公司业绩增长将踏上新台阶。

  “以中国北车为例,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拉动效用,判断公司在海外市场将有效拓展,毛利率将稳步提高,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将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15-2017年EPS为0.60元、0.80(+0.07)元、0.99元。”王浩称,“给予行业可比公司6.2倍平均PB,上调目标价至24.8元,维持增持评级。”

  据中国北车3月31日披露的2014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42.9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03%,扣非后净利润增长35.67%,2014年公司累计出口签约30亿美元。

  王浩预计,后续公司有望在俄罗斯、美国、巴西及新马泰等市场取得突破。加上北车轨交产品自主化率和国产化率逐渐提升,毛利率提升将使北车净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而从中国南车同一天发布的全年业绩报告来看,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97.24亿元,同比增长2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5亿元,同比增长27.61%,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5.67%。由于基数效应加上动车组订单陆续交付,导致公司净利润水平显著提升。

  申万宏源分析师李晓光认为,南北车发布公告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无条件审核通过,且合并事项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走出去”值得持续期待。届时,国内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维持高位、海外市场开拓将构成2015年以及“十三五”期间铁路设备行业投资机会两大推动力。

  长城品牌重仓市值居首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披露的2014年四季报显示,在期末重仓持股南北车的一众基金中,长城品牌优选分别重仓持股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期末持股流通市值合计超过了17亿元,高居各大基金之首。

  据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长城品牌优选持股南北车数量分别为11734.98万股和12700.00万股,对应流通市值分别为78037.62万元和93091.00万元,合计达171128.62万元。

  若按基金持股净值占比计算,长城品牌优选期末重仓南北车占该基金净值之比分别为5.32%和6.34%;占其股票投资市值比也分别达6.4%和7.64%。

  但较去年三季度相比,长城品牌优选仍分别减持了中国北车和南车1922.80万股和956.56万股。

  对此,好买基金一位人士称,如果二级市场不能买入南北车股票的话,投资者可借道基金申购来参与南北车套利。截至目前,长城品牌优选可以进行正常申购。而从其净值表现来看,今年以来,长城品牌优选则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截至4月3日,长城品牌优选净值增长率为30.58%,在424只同类型股票基金中处于323位。

  紧随其后则为银华价值优选。该基金亦重仓了南北车。截至去年年末,银华价值优选持股南北车数量分别达4175.34万股和3719.97万股,对应持股流通市值分别为27765.99万元和27304.61万元,合计为55070.60万元;期末占基金净值之比分别为3.24%和3.18%,占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也分别为3.9%和3.83%。

  此外,易方达上证50指数和嘉实沪深300ETF两只指数基金也双双重配了南北车。截至去年年末,上述两只基金分别持股2598.85万股、2531.49万股和2185.58万股、1879.70万股,对应持股流通市值分别为16580.65万元、17973.56万元和13944.00万元、13345.89万元。

  不过,按基金持股占净值之比排序的话,海富通养老收益混合持有中国南车占基金净值之比高达9.66%,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之比高达20.85%,但对应持股流通市值仅为315.51万元。

  除了长城品牌优选和海富通养老收益以外,期末基金持股占净值之比超过5%以上的基金还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股票、景顺长城品质投资股票、中银策略[2.77%]股票、新华行业轮换灵活配置混合、银华领先策略股票、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等6只基金,分别为8.57%、5.78%、5.72%、5.53%、5.52%、5.47%。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408/n410939956.shtml report 19592 中车的定位是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这跟南北车此前的定位是非常不同的,尤其是跨国经营与全球领先有向海外转移产业链和全球采购
(责任编辑:UF020)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