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中国沿海唱起“海洋生态”生意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日照4月18日电  (记者 董冠洋)“不用投放鱼苗、不用投放饵料,全靠人工鱼礁自然吸引”,从下海捕捞,到浅海浮筏养殖,再到现在投资人工鱼礁建海洋牧场,50岁的渔民孙先利和大海打交道已有近30年。他见证了大海慷慨的馈赠,也体验了近十年水质和收成的变化。

  孙先利的家位于黄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城市海岸线长168.5公里,管理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比5348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还要大。

  由于过度捕捞,中国一些沿海城市近海渔业资源濒临枯竭;而浮筏养殖密度过大、大量悬浮泥沙入海等因素,也使传统养殖方式的收益触及上限。2011年,孙先利的1600亩养殖海域收入锐减,2012年贻贝基本绝产。

  如何让大海休养生息?近年来,中国沿海开始探索“海洋牧场”这种生态养殖捕捞方式,2009年起,日照在太公岛等海域投放了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投置构造物,入海后礁体周围逐渐生长海藻,通过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诱集增殖各类海洋生物。这里成为鱼类等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最佳场所,亦可阻止违规的底拖网作业,可发展垂钓等休闲渔业。

  看准了人工鱼礁的生态经济效益,2013年,孙先利的日照兴渔渔业公司投资2200万元人民币,在1300亩海域投放了12堆人工鱼礁,每堆礁体包括方型构件、水泥管、石头,约占一公顷。

  “投放人工鱼礁两年,这片海域现在鱼虾蟹、海参、鲍鱼已经多了起来”,孙先利估计,人工鱼礁真正运行起来大概需要5年,“到时一年收入1000至2000万元没问题!”

  除了渔民的海洋“生意经”,中国的临海产业也有一本“生态收益账”。

  “建港时附近还只是小渔村,现在我们必须做出一些战略性的调整”,日照港集团副董事长孔宪雷介绍,经过33年发展,如今的日照港拥有石臼、岚山两个港区,2014年实现年货物吞吐量3.35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

  日照港的“调整”将从石臼港区东北面的15万吨级煤码头开始。由于煤炭等大宗散货到港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日照港计划投资150亿元,用4年时间把这个码头向港区南面搬迁,置换出2公里岸线和2000多亩土地用于市政建设。石臼港区北港池的通用泊位也将向南转移,此后将完全变成干净整洁的集装箱和邮轮码头。

  “最终将实现一方面还港于城,一方面港口能力提升的双赢局面”,孔宪雷说。在商言商,这一恢复生态的举措,将大大提升日照港的泊位数量和港口等级,石臼港区的吞吐能力将从3亿吨提升至4.5亿吨。

  从山顶到河流,再到海洋,一整套生态治理系统已在日照铺开。日照以优质金沙滩闻名,而阳光海岸的最北端,日照最年轻的一块行政区域—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就是“山海联动”治理的最佳缩影。

  山海天度假区成立于1995年,2012年市政府将其从单纯的功能区调整为一个行政区域。“之所以作这样的调整,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海陆统筹管理”,山海天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周生华对中新社记者说。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主要采取了海岸带保护、卧龙山保护、河流保护、森林公园保护等四大工程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编制了岸线修复规划,建成覆盖整个山区的视频监控体系,关闭河道周边企业,切断污染源,并新增绿化面积55万平方公里。

  “我们认为,和一时的经济指标相比,这些才是日照最大的财富”,日照市副市长马先侠说,“所以我们没有盲目地发展海景房,而是把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上来,"蓝色GDP"和"绿色GDP"齐头并进。”

  作者:董冠洋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15/04-18/7216671.shtml report 2322 中新社日照4月18日电(记者董冠洋)“不用投放鱼苗、不用投放饵料,全靠人工鱼礁自然吸引”,从下海捕捞,到浅海浮筏养殖,再到现在投资人工鱼礁建海洋牧场,50岁的渔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