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农发行确认财政部“返税注资”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4月23日,农业发展银行官方网站转载了《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农发行将获财政部“返税”式注资,初步方案是以逐年返还农发行上缴的税收这一方式,为该行增加注册资本金。该行未明确具体注资金额,此前有媒体称金额料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

  按照农发行公布的最新数据,农发行去年上缴国家税收149亿元,2004年到2014年累计纳税864亿元。若不考虑税收增加的因素,以2014年纳税额为基准,要完成该行的“返税”注资计划约需要10年时间。

  4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的改革方案。将国开行定位于“开发性金融机构”,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仍是坚定“政策性银行”定位。对于三家银行,国务院均提及要补充资本金,强化资本约束机制。

  【金融时报】农发行改革:资本补充计划明确

  业务如何开展?资本金有无补充计划?资金从哪里来?特殊的支农定位、连续额外降准的特殊待遇,令市场对农发行改革的关注度持续提高。

  4月22日,农发行首次就相关问题向本报记者作出独家正面回应。据悉,改革方案明确了采取农发行内源融资和国家注资相结合的方式逐年补充资本金,并将逐步建立利润转增资本等动态资本金补充机制。记者同时了解到,除原有的发债、存款外,财税支持也将成为农发行增强内生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动力。

  农发行表示,随着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农发行将建设成为一家定位明确、业务清晰、功能突出、资本充足、治理规范、内控严密、运营安全、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将更好地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

  界定业务范围:政策性为主+自营性为辅

  一直以来,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边界不清令政策性银行饱受诟病。

  此次获批的农发行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农发行业务划分为政策性和自营性两类,实行分账管理、分类核算。合理界定政策性业务范围,突出政策性功能定位,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并在业务范围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动态调整。

  从各项数据来看,粮棉油收储、重大水利工程、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业务始终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相关业内人士评价说,从改革的要求来看,今后政策性业务保持较大占比是肯定的。而这是坚持政策性银行定位,有效执行政策、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的关键。

  对于自营性业务的范围及开展,记者从农发行了解到,该行将按照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政策性业务紧密相关、特定市场环境下急需的原则,开办一定比例的自营性业务,将其作为履行政策性职能的客观要求和有益补充。

  “业务范围是动态调整的,两类业务的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应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调整。”农发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贫困地区公路建设等领域特别是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据记者了解,无论是对政策性业务还是自营性业务,农发行都将继续实行市场化运作。对此,上述负责人解释:“这是政策性业务运营的基本原则。农发行既要始终把执行政策放在首位,又要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通过实现社会效益追求自身效益,达到执行政策目标和经营目标的有机统一。”

  同时,记者也获悉,由于两类业务经营目标、运作原则不同,需要分账管理、分类核算,今后将实行不同的考核机制、风险补偿机制。

  资本补充计划:内源融资+国家注资

  改革方案提出,明确资本补充计划,逐步建立资本充足率约束机制,对两类业务实行差别化资本充足率标准。

  资本金是金融机构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风险支撑力最集中的体现,政策性金融机构也不例外。我国监管部门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不低于11.5%和10.5%。而记者从农发行了解到,目前农发行资本金缺口很大,亟须建立动态有效渠道补足资本金,以增强资金实力。

  从我国银行业资本金筹措的渠道来看,一般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筹集两种渠道进行。前者通过留存收益的积累来增加资本金的数量,是一种良性、持久、根本的手段;后者通过注资、发行次级债等方式筹集资本金。

  对于资本金筹措渠道,农发行已有初步计划。该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较为理想的方式是,以农发行2014年末加权风险资产为基础,综合考虑未来若干年业务发展需要,一次性足额补足资本金。但鉴于国家一次性补足数额巨大的资本金确有困难,改革方案确立了采取农发行内源融资和国家注资相结合的方式逐年补充资本金,同时,为满足发展需要,将逐步建立利润转增资本等动态资本金补充机制。

  显然,随着资本金逐步拨补到位,农发行的资本实力将明显增强。农发行相关负责人认为,资本金充足所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这将有利于满足日常经营对资本金的需要,保障农发行按行业通则开展各类金融业务;其次,有利于强化农发行机构信用,降低筹资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国家信用支持的合力作用;此外,也有利于建立风险与收益平衡的内生资本约束机制,有效处理业务发展的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体现政府意图、履行服务“三农”职能。

  增强可持续能力:多样化筹资+财税支持

  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资金从哪里来越发困扰着包括农发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

  此次改革明确提及,农发行信贷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资本金运用、发行金融债券、吸收存款等;发行的债券继续定性为政策性金融债。

  据记者掌握的情况,从信贷资金来源看,农发行近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回流农业农村,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市场发债为主、存款为辅,自求资金平衡发展的路子。相关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筹资模式与改革方案的要求是一致的。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改革方案明确了农发行债券继续定性为政策性金融债,这意味着农发行继续依托国家信用发行债券,中央财政提供隐性担保。农发行相关负责人评价说,这将为发行债券带来无可比拟的信用优势,有利于农发行顺利筹集资金并降低筹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从财税支持政策来看,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涉农贷款享有相应的税收优惠,均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不过,记者从农发行了解到,虽然作为我国专门支农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始终执行基准利率甚至下浮利率,但就享受财税政策支持来讲,除政策性贷款免印花税外,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与商业银行没有差别。

  “农业属于‘强位弱势’产业,如果没有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农发行利用市场化手段所筹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堪忧。”相关业内人士说,“此次改革方案明确了财税支持政策,有利于农发行进一步增强内生性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423/n411775200.shtml report 3086 4月23日,农业发展银行官方网站转载了《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农发行将获财政部“返税”式注资,初步方案是以逐年返还农发行上缴的税收这一方式,为该行增加
(责任编辑:UF041)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