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央企合并潮是历史倒退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马克

  4月27日,《经济观察报》的一篇题为《央企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 数量或减至40家》的报道被许多网站转载,直接导致了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只石化双雄股票的双双涨停,以及沪指暴涨3%,创下七年新高。虽然国资委在当日晚间辟谣称,央企大规模兼并重组消息未经国资委核实,但由此却引发了对于央企兼并重组的讨论。自从南北车合并传闻落地以来,市场上一直不绝央企合并的传闻,但是我认为,做大不等于做强,大规模央企合并潮是历史倒退。

  根据国研中心的研究数据,中国现在有15万家国有企业,其中10万家地方国企,5万家中央国企,总从业人员近4000万,其中央企占了近2000万,总资产148万亿,产值占GDP的30%。在行业分布上,国有企业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行业,2013年中央企业全年总利润约1.3万亿。

  上世纪90年代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濒临倒闭,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了三年国企脱困的目标,抓大放小,小型国企该卖的就卖,只保留大型国企。同时为了形成竞争,朱镕基拆分具有企业职能的部委,一手缔造了南车北车,联通电信等今天耳熟能详的中央企业。在经历了4000万国企员工的下岗潮之后,最终保留了191家中央大型国有企业。

  2003年国务院设立了国资委用于管理这些大型央企,然而自李荣融出任国资委主任以后,开始了央企“做大做强”的路线,十多年过去,经过一系列整合,形成了今天的112家央企的局面,2014年倒有47家央企入围世界500强企业。

  朱镕基当年拆分部委的理由是为了形成竞争,如果某行业全国只剩一家企业,那它就可以漫天要价,无人可以说不。有人说朱镕基奠定了今天联通电信等央企的垄断地位,但朱镕基至少把部委衙门给拆了,是在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了一步。

  主张央企合并的理由,无非是为了全球竞争,避免内耗。就像媒体报道的,高层在研究中石油中石化的合并成一家公司,从而构成对国际巨头埃克森美孚、bp、壳牌的竞争。南北车合并,也是为了避免以前出现的海外拼命压价的情形。

  但是避免内耗的理由说不通,因为现在112家央企下面,每一家都有多如牛毛的二三级央企,总共有5万家这样的企业。就算集团与集团合并了,也无法避免同行业的二三级央企在国内外的互相竞争。做大不等于做强,众多子公司,数十万的员工,全国性的企业,会带来比当前更加复杂的管理难题。

  而且正如媒体所报道的日本企业抱团出海的例子,不需要并成一个公司,内部协调就能实现避免内耗的结局。

  央企的真正的问题不在于112家的数量太多和不强,需要合并成三五十家,而在于央企太大太强,已经挤压到了民企的生存空间。

  央企领导既是官员又是企业家,这个双重身份使得央企占尽了国家政策优势。在民企普遍只能拿到百分之十几的利息贷款时,央企可以享受百分之三的低吸贷款。央企领导正副部级的级别比地方市长都高,可以给地方很大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享受到比民企更优惠的土地价格。此外,央企与部委天生就靠的很近,遍享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往往借助政策获得行业垄断地位,排除竞争对手。如果说从1978年到2003年是“国退民进”的数十年,那从2003到现在的2015年则是“国进民退”的十多年。

  这一轮以混合所有制为代表的国企改革,应当重启朱镕基时代的国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路线。我们现在还有大量的国企存在于餐饮、零售、房地产、农林牧副渔等竞争性行业。茅台酒、全聚德完全可以把控股权转让给私人。房地产业需要国企干嘛?开发商谁不会做。应该只保留几家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央企国企,而不是像媒体所说的这样轰轰烈烈的大搞央企合并,进一步强化央企垄断地位,进一步把央企做大做强,进一步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这是在避重就轻,说重了就是开历史的倒车。试问,如果中石油中石化合并了,那和当年的“石油部”有何区别?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427/n411981202.shtml report 1669 4月27日,《经济观察报》的一篇题为《央企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的报道被许多网站转载,直接导致了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只石化双雄股票的双双涨停,以及沪
(责任编辑:沈路)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