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发改委专家称为政绩过度生产粮食,当前储备十年吃不完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在中国当前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十一连增”后,中国的粮食安全程度不升反降,而且是不断下降,越来越低。因为生产的越多,进口的越多。

  针对这一现象,7月30日,在“2015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称,当前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供给最充分的阶段。之所以出现账面上的下降,在于对粮食口径的统计,以及中国的粮食储备制度。

  粮食超储所导致的自给率下降假象

  马晓河认为,对净进口贡献最大的是大豆,正因为把大豆混淆在粮食里才导致粮食自给率下降。如果将大豆剔除,那么粮食自给率将保持在95%以上。再扣掉薯类会更高。

  为什么剔除大豆呢?他认为,严格意义上大豆不是粮食,世界上也很少有国家把大豆算为粮食的。正因为中国这样做(把大豆纳入粮食范畴),粮食自给率才超速下降,从2000年的100%,下降到2014年的89.4%。如果继续这样做,那么中国的粮食自给率还要下降。

  数据显示,在整体粮食进口量中,大豆占比重超过70%。稻谷、小麦、玉米等三种主要粮食产品自给率相当高。马晓河说,如果完全按照谷物自给率算,扣掉大豆、薯类,那么2013年的粮食自给率是97.6%。

  至于粮食超储,马晓河认为,“我们的储备粮非常丰富,远远超过国际安全储备线。我算过一个账,当前的粮食储备可以供城乡居民吃十年也吃不完,不过没等吃十年就烂掉了。”

  他说,如果粮食储备不超储,让大量的谷物从储备退出到市场上,那么自给率也要高。有意通过储备把粮食收到仓库里造成市场短缺,刺激生产,刺激进口,也造成了自给率下降。实际这是一种假象,如果从目前70%的储备率降低到30%,那么自给率完全超过100%。

  不过,对于目前库存多的说法,在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提醒到,最担心的就是盲目乐观,因此减少农业投入,减少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对农业其他方面的投入。一旦减少,发现危机再来就晚了。农业的生产能力跟工业建设不一样,不可能很快。

  政绩导向下的过度生产

  本届政府对粮食安全格外重视。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也面临新常态。

  马晓河说,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将会出现结构性变化,口粮会继续减少,间接需求持续上升,对粮食的需求走向中高端化。还有,国家会继续加大粮食生产将是新常态。“钢铁可以不搞,粮食生产是不能不搞的。”此外,吃粮的人越来越多,种粮的人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老龄化,这也是新常态。

  此外,过度生产与超额储备,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这使得粮食安全面临新的不安全。

  为什么会过度生产呢?因为追求政绩。马晓河说,“谁在任当部长都不愿意在自己任期内让粮食减产。”要是减产,一是脸上不好看,二是没法跟领导交代。所以最终结果是年年丰收。

  他说,粮食丰收本来是波动的,市场有波动,自然环境也有波动。非得通过行政干预让产量只增不减,会永远增产吗?都知道这样不行,但是谁也不愿意让它慢下来。

  那么,这样一来,过度生产就必然导致浪费资源。这包括,土地、水源、公共财力。马晓河反问,为什么今天还要保持粮食多了不怕,烂在库里也比没有强的观念呢?难道储备产能在地里不更好吗?

  除此以外,土地、水等稀缺资源的减少,质量在变差,同样威胁粮食安全。马晓河说,耕地不断减少,质量下降,是地方政府的一个最大错误。用好地盖楼房,少报多占、未批多占、占好补差,这些都加速了耕地变少变差。还有就是为保障粮食增产,不断打深井,何时才到头呢?而且生产的粮食,市场又不需要,还要临时储备起来。

  未来粮食安全如何设计?

  在中国的粮食市场是扭曲的。一方面,通过大量的财政投入补贴而不断提高政府收购价刺激生产,使粮食年年增产,打破了波动曲线,成了一种直线式上升。另一方面,在年年粮食丰收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又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粮食,收的粮食又超出市场需求,于是将粮食储存起来。结果造成国家储备越来越多。

  为了应对这种超额储备,不但国家要投资大量建设粮仓,还要向国有企业投放越来越多的粮食补贴费用,造成财政补贴增加。同时,为了保持库存粮食不过期,每年又不得不进行大量的粮食轮换,最终扭曲了粮食市场。

  那么如何设计未来的粮食安全呢?马晓河说,今后一定要调整粮食安全目标,一定要改革现在的粮食统计口径,跟国际接轨,就搞谷物标准,把粮食安全转化成谷物安全,将谷物安全的目标定在95%,食品自给率定在80%。

  他建议,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制定国家的目标储备政策和目标价格政策。政府收购,保持储备率(储备量占到消费量)达到30%,每年在库存中轮换。然后按照高于市场相应比例收购,将指标分配给农户。

  另外,今后粮食安全要向高标准农田转换,向中低产田改造转换,向优质良种、现代农机装备、病虫害防空、测土配方施肥、土地污染治理等项目转换。当前要适度压缩种粮面积,鼓励支持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

  有人担忧要是下一季度减产了怎么办?马晓河说,高标准农田就是针对粮食生产能力建的,在法律上可以规定,必须生产粮食,现在不需要可以种别的,但是一旦需要必须转产。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07/4663072.html report 2392 在中国当前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十一连增”后,中国的粮食安全程度不升反降,而且是不断下降,越来越低。因为生产的越多,进口的越多。针对这一现象,7月30日,在“2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