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市场 > 上市公司调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上海作家金宇澄《繁花》获茅盾文学奖,曾被赞誉为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组图)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今天下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五部获奖作品:《江南三部曲》(格非)、《这边风景》(王蒙)、《生命册》(李佩甫)、《繁花》(金宇澄)、《黄雀记》(苏童)。金宇澄也是继王安忆之后,上海作家在茅盾文学奖的梅开二度。

  2013年《繁花》出版之际,第一财经曾采访金宇澄。这本金宇澄近60岁时才完成的作品,以沪语写就,被赞誉为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繁花》里全部是小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构成城市的多彩景观。“一座人情世态的博物馆。”《收获》执行总编程永新曾这样评价,“以后人们想要找到过去的上海,也许就要到《繁花》中寻找,这是上海在一个动荡年代的纪念。”

成为作家前,金宇澄曾是农民、泥瓦匠、马夫、工人
成为作家前,金宇澄曾是农民、泥瓦匠、马夫、工人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捻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这段摘自《繁花》扉页的文字节奏舒缓、句子短小,类似话本,带着浓厚的沪语韵味。在一部描摹上海过去近半个世纪里市井生活、饮食男女的长篇小说中,这样的语言织就了一个快要成为记忆的上海日常生活世界。全文近35万字,用普通话读未尝不可,但若用沪语则更能将话外之音尽收心底,韵味绵长。

  2012年秋,《繁花》在《收获》杂志发表,文学圈反响不小,并很快登上中国小说学会“2012中国小说排行榜”榜首。翌年,《繁花》单行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女作家毛尖曾笑说:“早先就有很多朋友问我看了这本书没有,我当时只好撒谎说我看了。这是几年来第一本不看会让我感到丢脸的小说。对于一个小说要去撒谎,我觉得脸上有点过不去。”
《繁花》至今已经发行了30多万册,每一次加印时,都会有所修改
《繁花》至今已经发行了30多万册,每一次加印时,都会有所修改


  上海的市井生活

  《繁花》的笔触落在被忽视的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以大量的对话叙事,缓缓铺开市井画卷。主人公阿宝、沪生、小毛来自各阶层,从20世纪60年代,一路走到2000年代。叙述时空交错,20世纪60到70年代,情欲张扬,动荡离乱,20世纪80至2000年代,已经是浮华岁月,各色人物依次登场,人情世相秋毫毕现。人物在时空穿梭中相互对照,两部分空间最后汇合。100多个人物之间的纠葛演绎至小说结尾,以准备拍上海题材电影的法国情侣的出现而宣告落幕。

  “关注处于社会边缘被忽视的人群,就是上海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 金宇澄描述自己的写作视角。《繁花》里全部是小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构成城市的多彩景观。卖螃蟹的陶陶、小饭店老板玲子,华亭路上摆摊的小琴、朝三暮四的外贸职员梅瑞、由陪酒女变为老板娘的李李,变成金鱼的钢琴女孩蓓蒂,知书达理的卖票员雪芝等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悉数登场。他们汇聚于一场场饭局中,谈天说地,又继而散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对人物的描写,既有传统话本韵味,也运用了魔幻的处理手法。

  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小说中的世界尽是熟悉的街道、影院、饭店与居民区,一切习以为常,又快要归于沉寂。“一座人情世态的博物馆。”这是《收获》执行总编程永新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以后人们想要找到过去的上海,也许就要到《繁花》中寻找,这是上海在一个动荡年代的纪念。”

  “我是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光,这个地方太丰富了,就像一棵圣诞树,框架搭好了,可以挂上很多东西。”金宇澄这样说。
成为作家前,金宇澄曾是农民、泥瓦匠、马夫、工人
王家卫曾说:我对《繁花》的第一感觉不是“一见钟情”,而是“一见如故”。
他计划用五至六年完成《繁花》拍摄,电影将在2020年杀青,同时套拍的还有电视剧版

  说书人的态度

  金宇澄站在说书人的立场写作,“"宁繁勿略,宁下勿高,"取悦我的读者。”有褒扬伴着文学理论、哲学层面的解读纷至沓来。讨论集中于两点:首先是其语言风格,其二,小说中对上海市井生活精细的白描所呈现的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幽微。

  为了让非沪语读者能读懂,金宇澄剔除了过于难懂的方言词语,但保留了上海话的句式与韵味。“尤其是过去部分,或议论的段落,我一直假想是用苏州口音的上海话进行的,思维上有这种声音在讲。”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金宇澄说。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认为:“选择方言不是一个一般的风格策略,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眼光的选择,我们都生活在语言中,方言对于普通话而言是我们隐秘的厨房。对于一个作家,他要使用方言的话,那我觉得一定有很明确的语言政治的考量,有一些东西一定是已经自然地被屏蔽掉了。”在他看来,《繁花》与同时代其他写作的差异也在于此。

  小说的叙事为散点式,没有高潮和悬念,也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主线。恰如金宇澄在后记中自陈:“由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但其对于物象、人事的具体回忆,全部与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记忆相合,其描摹精微而具体。这样的写作需要大量的观察、积累与选择,才不至于堕入混乱与无聊。

  “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与《繁花》里的人物一样,是普通人的生活,有不普通的故事,我以往每听到一些内容,口头上不说,心里记着,这就是素材,它们全部来自上海。”谈到个人经历与写作素材之间的联系,金宇澄说。他曾在黑龙江农场插队,离开了上海八年,特殊年代的经历在其写作中亦有投射。“城市的细节因为离开而更为醒目。就像你与一个喜欢的人分离,印象更深,更逼真。换句话说,城市对于农村,有很强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08/4670452.html report 3431 今天下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五部获奖作品:《江南三部曲》(格非)、《这边风景》(王蒙)、《生命册》(李佩甫)、《繁花》(金宇澄)、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