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跟谁学:破除教育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跟谁学:破除教育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
导读

  依靠互联网的即时性、海量性,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定位特点,“跟谁学”提高了学生选择课程的丰富性,打破了教育产品供需双方的地域性限制。无独有偶,收费平台的出现,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非职业教师”,将自己的特长展示向潜在的课程需求者。

  本报记者 王峰 北京 报道

  “任何一个产品的创新,要做的是解决用户的一个痛点。在中国教育的选择场景当中,供需双方的信息是不均衡的”,教育类O2O平台“跟谁学”创始人、CEO陈向东说。

  2014年1月,陈向东从新东方执行总裁任上辞职,5个月后,他就创办了“跟谁学”。

  “跟谁学”是一个教育类电商平台,陈向东告诉记者,预计8月底,平台上将有25万名注册老师提供课程。这是一个全品类课程平台,提供的课程包括K12教辅类、出国留学培训、兴趣爱好课程等。

  依靠互联网的即时性、海量性,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定位特点,“跟谁学”提高了学生选择课程的丰富性,打破了教育产品供需双方的地域性限制。无独有偶,收费平台的出现,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非职业教师”,将自己的特长展示给潜在的课程需求者。

  全品类多模式平台

  2014年9月22日,“跟谁学”测试版上线。陈向东的目标是干一件大事——用互联网技术直接连接老师与学生,不必再经过传统中介。

  “在以往,学生想找到靠谱的、适合自己的老师,培训机构为了推广自己的课程产品想找到合适的生源,但是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会使得人们难以选择。比如以往老师、培训机构可以通过报纸、电视营销自己的课程,但哪怕学生看到了这些广告,产生的也是一种"弱连接",并不会马上促使学生形成比较强的消费行为。”陈向东说。

  但“跟谁学”构建了一个平台,让优秀的老师分享自己的特色课程,学生可以发现、咨询、支付,并评价这些课程,从而形成一种消费黏性。“换句话说,在传统的场景之下,学生与老师之间是一种弱连接,而在电商平台下,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了强连接。”他说。

  为了这次创业,陈向东延揽了一支豪华的联合创始人团队——百度“凤巢”团队初创人之一张怀亭、百度大数据部总监李钢江、名师网创始人苏伟、百度“凤巢”系统奠基成员罗斌、新东方上市前财务管理负责人宋欲晓等。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人人乐用的学习服务平台,定位是O2O找好老师电商服务学习平台”,陈向东说。

  这符合他对教育培训行业趋势的预测:小而美的专业服务机构越来越多,服务于社区的机构越来越多,独立教师或教师工作室越来越多。

  师资招募方面,“跟谁学”通过地推等方式先聚集了一批教师,再通过营销推广吸引教师主动在网站注册。通过审核的教师从1500名,增加到8000名,再一路上涨到20万名。陈向东介绍,预计8月底,注册的老师人数将达到25万。

  “跟谁学”要求审核老师的身份证、从业资格认证,也会核实老师的过往经历。为避免虚假信息,页面上设置了纠错功能,假如发现或被指证教师信息有问题,可以纠错或举报。

  “这是一个个体敢于想象、实现自己梦想的时代,老师们愿意拥抱"互联网+",另外,"跟谁学"的产品在体验上也遥遥领先”,陈向东认为,这些导致注册老师的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跟谁学”并非一个细分的垂直类网站,而是涵盖了K12、艺术体育、语言、出国留学,以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全品类教育课程。

  服务样式上,“跟谁学”也是多种模式并行:online to online,线上找到老师,线上完成教学过程;online to offline,线上找到老师,线下完成教学过程;offline to online,线下找到老师,线上完成这些过程;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线上线下融合来完成。

  陈向东介绍,“跟谁学”目前已在300多个城市开通了服务,可以在这些城市找到老师,并已在50多城市展开运营。

  “老师的颜值非常关键”

  创业伊始,“跟谁学”曾在广州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家长不愿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子女报名课程的原因在于,他们担心平台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支付是否安全,以及退费是否方便。

  陈向东认为,这意味着,消费者并非不认可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消费模式,只是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个让消费者信得过的平台。“毕竟,团购网站、打车软件,以及各行各业的O2O平台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消费者教育”,他说。

  “如果有办法让你就近约到好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专门订制课程,而且上课的时间地点能自己选择,愿不愿意报名一门这样的课程?”张璐(化名)就这样在“跟谁学”上报名了一个吉他课程。

  “可选择的老师很多,”他说,“比如董波,清华、人大等高校御用吉他老师,专注吉他30年。”但一路找寻下来,张璐选择了家附近一位长得漂亮的女老师,并跟老师协商之后,每周末晚上上课一个小时。

  “老师的颜值真的非常关键”,“跟谁学”一位工作人员在经过长期跟踪、分析后得出结论。

  古典通过“跟谁学”获得了不错的收入,这名生涯规划师在业内早已小有名气。“跟谁学”网站上的记录显示,他在今年为止开设了3门收费课程,均为在线直播授课,收费为99元和199元,共有3499人报名了这些课程。

  “跟谁学”至今没有打开营利渠道,意味着注册老师可以随意设置课程收费标准和人数,并获得全部收益。

  平台上亦不乏名师,比如国内跑酷领跑人之一的张磊,曾作为影星甄子丹的跑酷替身。他开设的大班课程只需要1块钱学费,但一对一教学的学费则高达630元每小时。

  “任何想成为老师的老师”

  在中国教育的现实语境下,“跟谁学”上的部分老师为公办学校教师,其提供的产品为课外辅导类课程。公办教师纷纷“单干”,是否会引起传统教育机构对“跟谁学”的不满?

  "跟谁学"上注册的老师主要分为四类:个体老师、培训学校的老师、任何可以成为老师的老师、公办学校的老师。实际上,我们服务的主要是前三类老师”,陈向东说。

  “而且,我们并不排斥与传统教育机构的合作,并更希望在以后,"跟谁学"能够成为公立学校的教学辅助工具”,他说。

  作为一家互联网教育平台,“跟谁学”带来的改变在于,其催生了一批“可以成为老师的老师”,他们包括“杭州的知名主持人、国际象棋冠军”,甚至于陈向东的一个朋友自认为擅长烹饪可乐鸡翅,也在“跟谁学”上开了一门课。

  2015年4月23日,人大附中的初三毕业生刘瀚临在赴美读高中前,在“跟谁学”上开了一门课,帮助托福备考学生在口语方面进行能力提高。除了一门免费课程,15个人最终报名参加了收费5元的“TOEFL Chatting——经典加试讲解”课程,并留下了16个好评。

  刘瀚临在评论里被亲切地称为Sam老师,课程结束后,本着分享精神,他还定期在群里推送经典的写作素材。

  “跟谁学”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人给自己的父亲注册开设了一门免费课程——他的父亲擅长修理水管,而在个别大城市中,修理工仅上门费就要100块钱。

  “跟谁学”的第一个下单课程并非教辅,而是一门皮雕课。如今在“跟谁学”上搜索“皮雕”,只有6名老师开了课,其中既有“从业20年的皮雕艺术家”,也有“80后新皮革艺术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课老师中亦不乏“非遗”的传承艺人。

  对于会不会出现学员和老师绕过平台的“跳单”行为,陈向东并不担心:真跑单了也没关系,比如你通过百度找到一个机构,可能以后不上百度直接跳到这个机构页面上了,但百度仍然赚钱。其实只要他们想找老师时会使用“跟谁学”就够了。

  “而且平台提供的是系统性课程,学生可能在数学课上跳单了,但如果想学物理课还要回到平台上来”,他说。

  为了加强用户黏性,“跟谁学”刚刚在产品中推出了“学习头条”板块,由老师发表文章,从而起到吸引读者、发表评论、增强互动、形成支付闭环的作用。

  “跟谁学”上线以来,网页版和手机端每周都会有几次升级,从最初的15人创业团队,已发展到几百名员工。 “我们一开始就把"跟谁学"定位于一个产品和技术驱动的公司,希望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消除教育当中不连贯的、不流畅的痛点”,陈向东说。(本报记者王宇亦对此文有贡献)(编辑 李二民)

  作者:王峰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08/28/content_137745.htm?div=-1 report 4557 导读依靠互联网的即时性、海量性,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定位特点,“跟谁学”提高了学生选择课程的丰富性,打破了教育产品供需双方的地域性限制。无独有偶,收费平台的出现,催
(责任编辑:Newshoo)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