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血糖监测闭环尚未成型 分级诊疗或为突破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陆宇 北京报道

  糖尿病的监测管理将面临新的市场机遇。

  2015年9月6日,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与春雨医生启动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研究”合作项目。

  该项目希望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探索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管理新模式。研究 规划由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设计,武汉、青岛、重庆渝北区的卫计委负责组织医师和患者,春雨医生则以“春雨糖管家”为平台,将线上管理与线下治疗相结合。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希望通过这一项目,探索新模式,减少糖尿病的医药费用负担,总结新模式下的分级诊疗经验。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群体十分庞大,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达到3.87亿人,较去年增加了500万人,中国糖尿病患者约为9629万人,居世界首位,较2000年增长接近5 倍,预计每年新增120万-150 万患者,到203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预计将达到1.43亿人。

  这也为血糖监测和管理带来广阔市场空间,随着世界各国逐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糖尿病监测管理即将由单纯的硬件、耗材模式转变为“硬件+服务”模式,并催生了大量移动互联网糖尿病管理公司。

  由于没有解决付费机制和患者关系,“硬件+服务”的糖尿病管理闭环模式尚未成型,类似其他移动医疗商业模式,仍处于砸钱阶段。

  不过,目前国务院和国家卫计委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或许为糖尿病管理打开付费机制的缺口。

  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的糖尿病监测市场除了源于患者数量庞大外,还体现在人均支出的增长潜力。

  根据IDF发布的数据,我国人均糖尿病医疗支出为421美元,与美国人均支出10902美元相比,相差巨大,与全球人支出1583美元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而就血糖监测市场来看,按照财富证券的数据,目前血糖监测全球市场容量高达200多亿美元,中国血糖监测市场约为50亿,但渗透率仅为20%,相比发达国家90%的渗透率,还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即使与全球平均渗透率水平60%,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以血糖仪配套试纸为例,目前我国每台血糖仪年均消耗的试纸量大约为100条,相当于一周测两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如美国单台血糖仪年均消耗的试条数量为400条。血糖仪试纸是仪器厂商的主要利润来源。

  从血糖仪市场竞争格局的情况来看,我国血糖仪监测市场仍然是以国外品牌为主导,占据约60%的市场。

  其中国外两大厂商强生、罗氏占有过半的市场份额,国内龙头企业为三诺生物占比20%,北京怡成占15%,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国内的血糖仪产商的主流发展方向是通过血糖仪作为监测端监测患者的糖尿病数据,然后通过手机APP应用将患者的数据上传到公司的云端,最后通过医疗机构的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以打造从监测到治疗再到管理的糖尿病管理垂直闭环。

  除硬件生产商向软件过渡外,一些纯应用的软件提供商也加入了竞争序列,如糖护科技、医随访、春雨糖管家等,糖尿病监测管理即将转变为“硬件+服务”模式。

  随着患者对自我健康管理认识的提高以及厂商的大力推广,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闭环管理未成

  近日,健安华夏发布了糖尿病管理系统医随访升级版,升级版的操作更加简便,患者可以通过语音输入各种相关健康数据,克服了现有通用连接方式如蓝牙、红外连接,都要求相对复杂的操作,致使对年龄偏大的患者形成不友好的使用环境。

  医随访还丰富了与控制血糖相关的功能,据健安华夏董事长杨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使用医随访不仅可以监测血糖,还可知道各种食物中的成分、热量、含糖量等。”

  健安华夏通过与中粮集团合作,以达到对食物的监测,中粮数字健康负责人徐泓说:“中粮集团收集了大量常见食物的热量等数据。”未来,医随访还将与圣美迪诺公司合作,开发可以动态连续监测血糖的应用。

  健安华夏是以软件应用起家的糖尿病管理企业,而目前也有部分国内血糖仪生产商进行糖尿病管理闭环的布局。

  2014年9月,三诺生物(300298)与糖护科技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手机血糖仪,并于9月成立了三诺健康投资公司。

  三诺生物是国内最早的血糖监测系统生产厂商之一,旗下血糖仪产品有安稳系列、安准系列、金系列以及双功能EA-11血糖尿酸测试仪等。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国内龙头企业,血糖监测领域市场份额约20%,中国市场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强生和罗氏,血糖仪销量已超过上千万台。

  为打造硬件+服务闭环管理,三诺生物还通过三诺健康投资公司收购了北京三诺健恒糖尿病医院(原名北京健恒糖尿病医院)80%的股权,后者是专门针对糖尿病治疗的医疗机构,已成立20年之久。

  而其余血糖监测知名企业如鱼跃医疗九安医疗等也纷纷加入硬件+服务管理模式,如鱼跃医疗今年4月公告控股股东与阿里健康战略合作,打造“云医院”平台式生态圈。

  然而,截至目前,血糖仪厂商主要盈利点还是在血糖仪监测系统上,医疗服务贡献的利润占比非常小,新型模式还处于推广或者砸钱阶段。

  在杨枫看来,“糖尿病闭环管理尚未成型的原因是支付机制和医患关系没有落实。”

  “医随访没有过多考虑盈利模式,将来可能会通过医保或向患者收费的家庭医生模式,或者通过其他产品服务买单。”杨枫表示:“医随访计划与医生、诊所和健康管理机构合作。”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管理糖尿病,在美国早有先例。WellDoc公司曾在2006年做过两次临床试验,通过其研发的Diabetes Manager(糖尿病经理)系统管理糖尿病,其付费机制是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但中国的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目前无法为患者支付。

  事实上,即使与国家卫计委合作,但春雨医生的“春雨糖管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付费机制。春雨医生CEO张锐表示,在该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春雨医生会给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资金补贴,并视之为 “探索成本”。

  分级诊疗带来市场机遇

  分级诊疗的推行或将打破这一局面。

  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基层医疗改革提上日程。国家卫计委业已基本制定出扶持分级诊疗和全科医学的政策框架。

  据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诸宏明在“2015中国全科医学大会”上介绍,分级诊疗将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

  事实上,成都市早在多年前即开始了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并部分解决了付费机制和医患关系难题。

  成都市的慢性病管理采用与患者签订契约式管理合同,建立患者电子病历,并通过预警系统通知医生对所管理病人进行随访,并探索了支付机制,不仅社保可报销,而且引入民营基层医疗机构,政府财政每年支付一定数额的慢性病管理费。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表示:“如果能证明其(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研究)管理糖尿病的有效性,并证明其经济效益,包括成本测算、医药费用负担测算、效益分析等;下一步的可能性,就是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

  在慢性病管理的支付机制有望解决之外,国家卫计委的举措也为“硬件+服务”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带来希望。

  “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推进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积极地应用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讯等新技术、新工具,搭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为居民提供系统规范高效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管理。”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2015中国全科医学大会”上表示。

  作者:陆宇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09/10/content_138478.htm?div=-1 report 4364 本报记者陆宇北京报道糖尿病的监测管理将面临新的市场机遇。2015年9月6日,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与春雨医生启动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研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