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 > 财经评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朱海斌:如何面对中国经济的新组合?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 北大国发院BiMBA

  2015年9月13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一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移师武汉,在《湖北日报》、汉口银行、和记黄埔地产武汉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共同举办了2015中国宏观经济(武汉)论坛。出度本次论坛的演讲嘉宾有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副院长黄益平教授、宋国青教授,以及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博士,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主任。

  朱海斌演讲的原标题是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摩根大通的首席经济学家,着眼风险管理是很专业的话题选择,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遭遇连续下行,保增长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很容易金融过度宽松,顾此失彼。这一话题的论述如果拉开一点时空,很容易理解中国经济当前的难处:2009年以前的中国经济搭配是经济高增长,金融低风险。而如今的搭配已经倒过来,低经济增长,高金融风险。

  以下为朱海斌博士演讲内容的精华整理。

  中国经济多年来都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7月的股市和8月的汇率使影响又再次升级。林毅夫教授认为,欧美经济的下滑是周期性因素,我只能同意一半,确实有周期的原因,但我更主张结构性的下滑,其增长率可能会整体下一个台阶。过去是3%的年增长率,今后5-10可能只有2%,甚至1%。这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新常态”。

  而在国内来看,未来劳动力、土地所带来的要素红利都会下降,未来5年的潜在增长率可能为6-7%,看起来比林毅夫教授悲观一些,但如果考虑到我们经济总量已经从不足美国的10%上升到60%,可能就不显得那么悲观。一个十万亿的经济体年增长7%就是7000亿美元,这相当于一年增加一个阿根廷或土耳其的GDP。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经济这一次有很强的人为因素,是我们主动调整,坚决调整,而不是被动的。放眼未来几年,这种结构性调整还会持续,去产能过剩和去杠杆也会继续。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会很大,而且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除了外部环境、要素市场及政府意志的改变,经济增长的压力还相当程度上来源于金融风险的上升。2009年的4万亿之后,中国金融行业的信贷发展太快,社会融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倍,不管是按IMF还是国际清算银行的标准,都已经进入金融风险的警戒范围。而且从实际的数据分析,中国这几年计划中的去杠杆并没有发生,事实上只是加杠杆放缓了而已。从债务指标来看也不乐观,2014年底,中国整体债务的水平占GDP比重已经达到2.2倍,虽然还没达到美国、日本的3倍以上,但新兴经济体普遍都在1.5以下。中国的债务风险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已经不匹配。好在中国这几年把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了控制,同时财政也开始积极处理地方债,只剩下企业债的风险较高。

  在低经济增长、高金融风险的新阶段,政府和企业该如何应对,朱海斌也尝试着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1、财政改革,除了减税,还应该进行中央与地方支出比重的调整。

  2、货币政策在低息的同时,尝试中性信贷政策。货币政策目标也别再紧盯通胀数字,而是设定通胀目标区间。

  3、政府不再对落后企业隐性担保,建立健全破产程序。

  4、进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5、推进国企改革,开放更多市场竞争。

  6、大力发展多形式多渠道融资。

  7、加强监管,防止监管真空和监管缺失。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914/n421043710.shtml report 1553 2015年9月13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一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移师武汉,在《湖北日报》、汉口银行、和记黄埔地产武汉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共同举办了2015
(责任编辑:UF011)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