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市场 > 上市公司调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在东京街头的我,比在格陵兰岛上还孤独(组图)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


  雅各布·奥·索博(Jacob Aue Sobol)承认,当初要不是遇到了女友萨宾娜(Sabine),可能整个人生都会走到不同的方向上去。

  也许他就不会是那个从丹麦跑到格陵兰岛上去生活的摄影师,就不会拍出那么多与当地紧密相关的照片,不会得奖,不会因此找到自己的创作语言,不会成为马格南图片社最年轻的提名摄影师之一。当然,他也就不会在今年来到上海参加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也就无从谈起这次与第一财经的采访对话。

  索博1976年出生于丹麦,他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便成为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可是当他谈起最初的成名作以及那段情感时,却显得那么卑微。

  “很多人理所应当地觉得我的故事很典型:西方白种男人去荒蛮之地猎奇,在那边认识当地女孩,然后利用她来创作,结束之后便一走了之。我很少去辩解,毕竟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但至少在我决定和她在一起时,是真心打算要永远住下去的。”他说在来上海前的两周刚与现已嫁做人妇的萨宾娜联络过,对方过得挺不错。“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女人和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因纽特女友同名影集

  那时候他才22岁,想到去格陵兰岛纯粹只是出于某种情结——索博的父亲去世之后给他留下一本书,正是关于那个曾经旅行过的地方。刚待了几个星期,拍了些日常风景就回去了,可是当翻看这些照片的时候,年轻的索博非常不满意,“我并不满足于拍到的照片,而且也不满足于只是作为摄影师浮光掠影地看过那个地方,结果就第二次再启程。”他说。

  褪下浏览而过的看客心态,索博沉下心试图像当地年轻人那样生活。在东海岸那只有不到150人的Tiniteqilaaq村里,他晚上常去一个年轻人的聚集点,正是在那儿遇到了擅长打乒乓球的萨宾娜。“和所有人一样基本上全是生理上的反应,遇到了某个人感到全身紧张、心跳加速。”他说,“因纽特人比较保守,开始拼命反对我们俩在一起,但毕竟两人就是这么相爱了,所以后来她的家人也逐渐接纳了我。”

  于是索博就在那个远离所有大陆、天寒地冻的世界里开始学着捕鱼、打猎,并以此为生。“我在那里住了两年半。当我和大家一同工作的时候,才感受到真正的融入。恋爱的时候,等于同时也在和这个地方谈恋爱,我爱上了这里的文化、生活方式。”

  在刚开始的半年里,他甚至都没有碰过相机。突然有一天发自内心地意识到,想要把眼前的美好姑娘、把所有这些亲密的同村乡亲们都拍下来——于是在丹麦上学时形成的摄影风格在这里大放光彩。索博的作品拥有高对比度黑白色、粗糙的颗粒质地、已经仿佛一切都安排好的绝妙瞬间捕捉,它们合力塑造出格陵兰岛冰天雪地的凌厉与亲密情感关系之中的柔情。

  而正是这些成为他后来在国际摄影界崭露头角的代表作《萨宾娜》。

  年轻的索博满心以为自己会一直生活下去,直到残酷的社会现实与文化冲突出现,加上与女友情感破裂——最终还是失意地离开了格陵兰。

  “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也的确非常艰辛。一方面他们过着和祖祖辈辈同样的传统生活,另一方面却又时刻都能够了解到现代社会的种种细节,打开电视能收到世界各地五十多个频道。这些巨大的差别冲去突有时候会显得非常有趣,但更多的时候也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他说。

  “年轻人很容易陷入迷茫,为什么我要生活在山里,与全世界隔绝,我到底在这里在干些什么。他们之中很多都不再像祖辈那样精通打猎和捕鱼,但又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别处找到立足之地,因此就好像卡在了两种文明之间。但无论如何那里都还是我见过最美的地方。”
《I, Tokyo》系列部分作品,2007
在东京街头的我,比在格陵兰岛上还孤独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
《I, Tokyo》系列部分作品,2007

  感情作为燃料

  2004年,索博把他在格陵兰岛所经历的所有温情与失意转换成作品集,并一举成名。可被失恋与挫败吞没的他根本提不起精神来做任何下一步的工作。“每当我举起相机,都习惯了面对我最爱的女人、去拍最热爱的生活——既然眼前已经不再是她,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他说。

  他的双胞胎哥哥拉着他加入某个去危地马拉拍摄纪录片的剧组,在那里索博似乎又重新找到自己熟悉的东西:小村子里的朴质生活。“我发现自己即使无法做到与被拍摄对象谈恋爱,也至少需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强烈的归属感非常重要。”

  于是他故伎重演,隔年再次回访并在当地逗留了一个月,近距离地拍摄他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个系列为他赢得了世界新闻摄影的“日常生活故事”类一等奖。

  显然,索博已经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创作方式和拍摄语言。2006年他在美国认识了日籍女友,之后跟着她去东京生活。

  “她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所以我并没有很多机会拍她,而是四处闲逛去拍街景。那时候我其实非常无聊,到处都是看不懂的日语标识。”他说,“在东京这个国际大都市我感到非常孤独,反而是在格陵兰一个孤寂的小渔村里才感到特别温暖。村子里所有人对我都十分好奇,而东京街头甚至根本没人看我,没有一点交流。”

  索博就像是个失去父母关注的婴儿,内心的孤寂迫使他用相机来当做与人沟通的工具,希望可以在陌生城市里找到曾经熟悉的东西。在东京两年之间拍摄的作品《I, Tokyo》继而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荣誉,并且大受市场欢迎。

  “我总是非常需要用真挚的感情去拍摄作品,永远无法像其他同行那样走马观花,快速地拍出精彩图片。”他说,“其实我拍的对象通常都与自己的成长背景丹麦相距甚远,但抓住我的永远都是人类不同文化之间共通的东西。”

  对话

  第一财经:为什么感情关系对于你的创作而言如此重要?

  索博:当你陷入一段感情的时候,你会看到生命中所有美好事物,想和这个人一起去探索更多的东西。虽然有很多摄影艺术家在他们感到抑郁的时候创作,但我并不是这样。我还是倾向于利用感情关系给我带来的积极影响来工作。但其实在《萨宾娜》之前我并没有真正打定主意要当个摄影师,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这段感情经历让我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式和语言。多年过去之后每次重新翻看这些作品,我都会再次感受到那时的强烈情绪。另外,当然这里面也不全是快乐时光,还有很多情侣之间常见的嫉妒、疏远。

  第一财经:1999年在你去格陵兰之前本来打算去学习新闻摄影,这与你现在的创作方式有什么相通之处?

  索博:但我自己的创作也并不只是关于我的感受,而是透过我去看到的与世界和人们的连接。另一方面,新闻摄影在保持客观视角的基础之上,其实也是一种沟通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其实是有共通之处。

  第一财经:你曾经在采访中提到,摄影师安德斯·皮德森的作品指引你走上摄影道路。他曾经说过,要分清“为了纪念和描述而做的摄影,以及出于必须和生存而创作的摄影”,如何解释这句话?

  索博:这是个人跟着摄影走,还是摄影跟着人走的问题。比如刚去格陵兰时,我是带着创作目的前往的,于是我的身份就是摄影师;但当我第二次去并爱上萨宾娜之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几乎都忘记了摄影。再次举起相机时是因为我觉得必须要记录下她的样子。记录下我们之间的经历。也就是说,并不能想着如何完成这个计划而进行拍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真实冲动。

  作者:钱梦妮来源一财网)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09/4692755.html report 5474 《Sabine》系列部分作品,2004雅各布·奥·索博(JacobAueSobol)承认,当初要不是遇到了女友萨宾娜(Sabine),可能整个人生都会走到不同的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