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央企整合需要市场逻辑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针对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空公司整合的传闻,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在昨晚发布澄清公告。中国国航公告称,目前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未收到任何有关合并重组传闻的书面或口头信息,南方航空也称未收到任何来自政府有关合并重组传闻的信息。

  尽管 澄清公告出现还算及时,但是资本市场已经有所异动,昨天国航和南航都涨停报收,东航也涨幅较大。由于此前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之前也出现过澄清公告,最后两家还是合并成为中国中车,由于“前车之鉴”,所以越是澄清,越容易让外界认为“好事将近”。

  如果不考虑所有制的关系,各行业都出现不少整合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滴滴”“快的”的牵手,“大众点评”与“美团网”、“神州专车”和“e代驾”合并等,还有“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最近它们又可能被阿里并购。与央企的整合不同,在这里,合并与不合并都是市场说了算。

  尽管市场关注这些合并现象,但很少有人去争议这些企业合并的利弊,因为企业老板会把账本算得很清楚。但是,央企的每一次合并传闻都会引发较大的争议。因为它背后不仅牵涉成千上万的职工,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是国有企业背后的“所有人”。他们关注央企合并,更关心合并能不能增加社会福利。

  央企整合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也需要考虑社会利益。从央企的历史来看,有从“合”到“分”,也有从“分”到“合”,其中出现不少成功的例子,也不乏不太成功的案例。最近,合并似乎成为央企改革的主旋律,在国家核电和中电投合并后,核电领域将出现新的合并,将成立一家“华龙公司”掌管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之所以要对核电领域进行合并,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在海外投标时各自为政,甚至有恶性竞争。此前,高铁领域也被曝光有类似情节,最后才促成了南北车的合并。华龙公司的合并设立,其市场逻辑也应该在于此,它与中国中车将分别承担不同领域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任。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如果不承担走出去的使命,国内同行业的央企可以缓一缓合并的步伐。在海外竞争时,中国企业的内耗会酿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局,但就国内市场而言,央企同行间存在适当的“瑜亮情结”,可能会激发各自的竞争意识,有效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对广大消费者或者供应商而言,也是好事。

  否则,每个行业的央企都合并后,有可能出现一企独大、一股独大的情况,无论是管理一家超级大企业,还是平衡市场竞争关系,以及实施混合制改革,可能都会留下一些麻烦。

  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市场上传出越来越多央企合并的消息,但这未必就是完全合理的方向。我们需要更多考虑央企整合的市场逻辑,合并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改革的休止符,合并要合出“1+1大于2”的效益,如果不能确信这一点,维持现状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10/4701415.html report 2488 针对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空公司整合的传闻,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在昨晚发布澄清公告。中国国航公告称,目前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未收到任何有关合并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