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加息或引爆美股“互联网泡沫2.0”? 这次有点不同(组图)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当股价已浮现明显泡沫迹象之时,高位追入的投资者总是用一个著名的借口自我安慰——“这一次不同”,而下场似乎总是事与愿违,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过,对于眼下不断冲高的美国科技股(尤其是纳斯达克100),这次情况似乎真的有些许不同,即使美联储加息在即。

  回顾上周,纳斯达克100指数于11月3日上涨0.3%,收于4719.05点,创历史收盘新高,但尚未突破2000年3月创下的4816.35点的盘中高点。此后,其又一度突破4734.5点。最终,由于上周五晚间公布的抢眼非农就业数据助长了加息预期,纳斯达克100指数回调。截至11月10日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报4655.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5095.3,当年该指数在互联网泡沫巅峰期(2000年3月9日)达到5000点,也正是在同年3月,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后期暴跌75%。

加息或引爆美股“互联网泡沫2.0”? 这次有点不同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5000”。纳斯达克100的强势以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超5000点位难免又让投资者联想起了15年前那场“互联网泡沫”,瞬间蒸发的万亿美金另众多富豪跌落神坛。纳斯达克100指数做为纳斯达克的主要指数,其100只成分股均具有高科技、高成长和非金融的特点,可谓美国科技股的代表。从纳斯达克100指数十大权重成分股来看,他们主要为高科技企业,其中计算机行业的公司居多,权重最大的为苹果电脑(),另外包括微软(Microsoft)、Alphabet(谷歌母公司)、思科(Cisco)、英特尔(Intel)等。

  Marketwatch撰文指出,对于高位买入的投资者而言,“这一次不同”这一屡试不爽的借口可能真的管用,有五个事实可以让人稍事安慰。

  首先,以纳斯达克100为例,其总体市盈率(PE),即投资者对未来盈利所支付的价格,仅为2000年巅峰期的1/3。换句话说,投资者的确花了高价为科技股买单,但他们获得的回报也比15年前要多得多。

加息或引爆美股“互联网泡沫2.0”? 这次有点不同

  其次,今年以来,Nasdaq100的表现优于整体市场回报。截至上周,Nasdaq100涨幅达11%,而标普500涨幅仅为1.9%。值得一提的是,Nasdaq100的成分公司收益也加速上升。当2000年泡沫巅峰期,相应成分公司的每股收益几乎没有任何上升迹象。

  事实胜于雄辩。近期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显示,美股科技板块业绩好于市场预期。截至上周五,占标普500指数科技板块市值77%的公司已经披露业绩,整体盈利增长8.9%,收入增长5.5%,67%的公司业绩好于预期。

  在权重股中,苹果上财季销售同比增长22%至515亿美元,净利润增长31%至111.2亿美元;Alphabet上财季盈利增长44%,收入增长13%;亚马逊上季意外实现盈利,远超分析师预期;尽管百度每股净利润不及预期,但盘后股价仍然大涨,表明市场对其投资于未来的研发成本表示认同。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2000年美股互联网泡沫时期,互联网应用并不广泛,客户群体也并不像现在如此之巨,当时的概念要远大于实际。一名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的投资者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2000年以及之前一段时期内,美股只要能够沾上互联网概念,股价都会冲上天。没有人会去在乎基本面。但就从生活中来看,那时几乎很少能够用到互联网。只能说那时候美股描绘的是一幅图。

加息或引爆美股“互联网泡沫2.0”? 这次有点不同

  另一个与当年不同的证据就在于分红。当前,投资者所享受的每股分红率远高于当年。15年前的科技潮期间,众多互联网企业往往大肆挥霍现金以求扩大企业,而当前许多公司仍然定期通过发放红利的方式来回馈投资者。一般而言,红利越高,投资者所获得的安全网络就越扎实。

  尽管当前不乏投资者担忧Nasdaq100涨速太快,但数据也表明,股价的确正随着公司利润的增长而上升。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巅峰期,纳斯达克指数暴涨的背后却是企业利润空洞。

加息或引爆美股“互联网泡沫2.0”? 这次有点不同

  最后,上涨的节奏也颇为关键。当前纳斯达克100的上涨节奏比15年前“悠闲”不少——2011年至今的5年涨幅呈60度角,而当年光是1998-2000年的3年涨幅便已经呈80度角。一句老话说得好,细水才能长流。

加息或引爆美股“互联网泡沫2.0”? 这次有点不同

  也有美股分析师幽默地表示,如果现在的涨幅预示着“互联网泡沫2.0”即将破灭,上述事实至少可以证明,这次大家不会损失得像当年那么惨。

  作者:周艾琳来源一财网)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11/4709936.html report 3220 当股价已浮现明显泡沫迹象之时,高位追入的投资者总是用一个著名的借口自我安慰——“这一次不同”,而下场似乎总是事与愿违,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就是最好的例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