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客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万万没想到》大电影点映票房大卖的冷思考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虎嗅网 票房专家
原标题:《万万没想到》大电影点映票房大卖的冷思考

  一个事实是,《万万没想到》大电影的上映时间是12月18日,但这个周末两天点映的排片占比已经是市场第一,领先于其它正式上映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这很罕见。

 

  进一步的事实是,《万万没想到》大电影的排片占比不到20%,但票房占比预计将突破40%,甚至还能将全天票房推高至近一个月来的高点。

  还未真正上映,这部电影就把肉都抢光,其它先期上映的电影只能喝点汤。

  这两个事实都反映出一个残酷的现状:影院们已经不堪忍受目前大盘惨淡的表现,急切期盼一个强势电影搅热市场。

  如我上一篇文章所分析的,今年的贺岁档开局不仅没有出现开门红,反而新片不断上映,市场温吞乏味。

  另一方面,《万万没想到》变相提前上映的被动原因是应对万达、华谊和光线的抱团作战,在《寻龙诀》、《老炮儿》和《恶棍天使》上映前尽可能地多捞票房,已经成了片方的第一要务。

  这次点映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来看看《万万没想到》的对手们都是谁:

  从上表可以看出,《万万没想到》碾压的对手堪称“老弱病残”。

  老

  累计票房上3亿的只有两部,分别为《火星救援》和《我的少女时代》,但这两部上映时间均超过两周,已是强弩之末。即使如此,《火星救援》凭借良好的口碑依然排在昨天票房的第二名。

  弱

  近期新片不断,但缺少强片。如昨天新上的《北京时间》、《极速风流》、《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全力扣杀》和《东北偏北》等从片名上就几乎注定了陪跑的命运,卖相不足。

  病

  《不可思异》和《怦然星动》看似卡司的面子不错,质量的里子却存在硬伤,注定也只是1亿元级的常规电影,无法吸引更多人走入影院。

  残

  残非病,不是没拍好,而是题材所限——《师父》就是典型的代表。尽管上映之前就一路口碑飘红,但上映两天的表现差强人意,最终预计票房不过6000万元。

  (对《师父》电影票房的分析,我将另文分析,敬请期待。微信搜索“票房专家”或“boxpro”即可关注。)

  因此,《万万没想到》的点映现象也就怪而不怪了。只是现实的冷酷更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暗藏已久的几个问题:

  贺岁档的隐忧

  这个档期的表现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和全年票房实现同步的增长了,反过来说,尽管还是国产片扎堆上映,这个档期的票房容量已经变相缩水。

  高票房电影的单调

  和十年前古装电影、大投资大阵容电影横扫千军一样,这两年喜剧电影几乎成为超高票房的惟一题材,今年票房10亿以上的电影,如《捉妖记》、《港囧》、《夏洛特烦恼》和《煎饼侠》等无一例外都是全家欢的喜剧电影。

  《万万没想到》同样走的是热门网剧基础上的爆笑路线。

  这就不难理解,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为何此前敢于发出流水线制造卖座电影的言论。

  但,喜剧题材的热度还能延续几年,观众们能不能忍受,以后走进电影院看到的都是这个路数的影片呢?

  类型片市场继续边缘化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快速放大,越来越多的导演敢于挑战一些冷门题材和类型片。但浮躁的市场没有给他们太多机会:

  文艺片依然难入主流院线,并且缺乏专门的影厅提供较长周期的播放,一旦票房收入不佳就会被快速砍掉排片。

  多数惊悚悬疑和功夫电影成为小众类型片。《绣春刀》常被人与《师父》做比较,但前者至少票房近亿,后者一年之后拿到的数字更低。

  注:排片占比不到20%,但票房占比预计将突破40%甚至创造近一个月的票房高点,这就是12月18日才才上映的《万万没想到》大电影给我们制造的“万万没想到”。然而,《万万没想到》未映先火的这样一种局面却也恰恰折射出当前国产片存在的诸多冷酷的现实问题。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票房专家,作者:连接喜剧与悲剧,原标题《周末点映票房大卖背后的冷酷现实》,转载请注明出处。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1214/n431178326.shtml report 2322 一个事实是,《万万没想到》大电影的上映时间是12月18日,但这个周末两天点映的排片占比已经是市场第一,领先于其它正式上映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这很罕见。&
(责任编辑:陈洋)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