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客 > 创客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道口贷罗川:P2P离真正的创新还很远,机会在哪里?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陈洋

  2015年以来,国内P2P行业负面环绕,跑路坏账不绝于耳,前有泛亚,后有e租宝,更是在年末再次给互联网金融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行业发展前景迷途重重。

  一方面是收益率下滑,一方面是行业洗牌,一方面是极度缺乏理财观念和风险意识的投资人,一方面是监管策略尚未明确下跑偏的创新思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就在监管政策不明朗、信息披露不充分、信用数据体系不完善等大环境下前行。

P2P”大起大落“背后面临创新难题
P2P”大起大落“背后面临创新难题

  近日,搜狐财经创客频道独家专访了道口贷董事长兼CEO罗川,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几个重要话题,包括国内P2P问题根源、行业未来、投资者教育与保护、创业创新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目前大多数P2P创新还停留在营销端,离真正创新很远

  互联网金融概念从发端到热炒,再到回归,前后经历了三年时间,虽已经有企业,但千军万马仍在逐鹿中原。在高速发展三年之后,这个行业到底带来了些什么?经历了什么?风声盛行背后,作为局中人,如何去判断创新的现状?

  罗川认为,认清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很重要,无论如何创新,其本质是做风险定价、风险识别,其创新应该是在宽松政策、互联网技术下对市场需求的理性满足。但是行业发展这几年来,面向本质层面的创新依然滞后。

  以行业里面排名靠前的大平台为例,“资产存额十个亿,人员有七八千人,一个员工平均可以做一百万的贷款余额,人工效率比最差银行的还差,说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创新。”而另一方面,类似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采用平台优势收集用户的交易行为和数据作分析是比较互联网化的创新,但是因为平台的数据特性,也有其局限性。

  而绝大部分不具备平台优势,也没能在行业洗牌中占居鳌头的公司,其创新则多少显得“不靠谱、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我们曾经有同事调研时搜了一下淘宝,发现P2P软件最便宜只要五块钱,有的还免费,任何一个小贷公司只要买一个那个软件就可以自己开互联网金融公司了。”

  另一方面,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创业在罗川看来是有些“跑偏”了,都是类似电商模式更加注重营销推广,大量砸钱的铺广告,做产品包装,但对于金融风险等问题,关注程度明显不够。罗川认为,跟电商、O2O这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获客成本往往高达上千元,一旦一个P2P公司开始大量地铺排广告,大家就需要很小心。“因为(单个投资人)一千多元的成本,加上需要覆盖的风险,需要做到多少利差才能吸引这个投资人?如果他花了几个亿的钱去做广告的话,你很难想象这个钱收不回来该怎么办,他拿什么钱兑付你将来的本息?”

  罗川认为,金融企业的本质是做信用,投资一定不会是完全的冲动消费,是需要将投资人兜里的钱拿走然后给投资人一个相符的收益预期,所以平台的品牌推广应该怎么做?最核心的还是让人相信你的平台靠谱,也就是将你的风险管理、风险定价的方法告诉投资人,把你的借款人的信息充分展示,“比起广告,这才是最靠谱的推广。

  小白用户做P2P投资如何避险?

  即便平台收益在下滑,但是相对银行固定收益,P2P仍然具备一定的吸引力。那么作为一个小白用户,如何去选择合适的平台,让自己的投资选择尽量安全,罗川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首先,信息能不能充分披露是辨别一个资产是不是优质的最好方法。

  罗川认为,无论是信用风险还是道德风险,所有金融风险的来源都是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在投资前,投资人一定要判断平台披露的投资标的是否充分。“越是金融风险高、违约风险大的借款人,借款意愿越强烈,借了就没有打算还,所以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掩饰自己的马脚。”

  其次,是平台的信用背书。

  同样,平台自身的信息披露是不是充分,或者说已披露的信息是否可信。也就是是否有比较好的资质或是股东背景帮助平台增信。

  第三,明确一点,高收益一定对应着高风险。

  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一定打破自己对刚性兑付的预期,“你投的时候要想这个钱是不一定能收回来,或者是你的利息不一定能保证的。”特别是高收益背后一定是高风险,不能有侥幸心理。

  破局?互联网金融想做成平台很难

  事实上,根据11月的公布数据,今年以来,P2P网贷平台出现“跑路”或提现困难的公司多达677家。激烈的洗牌也同时可能成为行业格局奠定的窗口,就在海量中小平台面临出局的同时,“站稳”的巨头也在不断 “骚动”。

  平安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在今年11月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就提出,“陆金所的未来会更像一个金融产品的营销平台,国内的非标及标准产品都会在这一平台销售。陆金所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做国内最大的线上投资平台,目前我们已做到。”

  但陆金所的 “非标资产交易中心梦”显然并不顺遂,与之共享“平台”梦想的是6月底由恒生电子、蚂蚁金服、中投保共同投资设立的网金社平台。

  罗川并不看好互联网金融做平台。“成为平台需要很强的时机,需要拼命砸钱,还不一定能砸出来”。其次,做平台首先要逾越的是传统银行,即便是中国当今的互联网巨鳄BAT在规模上也无法抗衡传统银行,“而以银行为例,想要着手做‘直销银行’的平台概念,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罗川认为还是差异化的问题。“做个用银行增信的理财产品,不够有差异化,做P2P更是差异化不够。你只是给大家提供高收益的投资产品,但高收益背后首先需要有人来借钱,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把钱借出去很容易,但要把钱收回来是很复杂的事情。”

  “这个最多站住两头,第三头站不住,又高收益又高流动性还要很大规模,这是个‘不可能三角’。”

  那么,创新的机会在哪里?

  e租宝的出事无疑让本来就处于云雾缭绕中的P2P行业更增了一丝鬼魅。那么寡头之下,P2P创业是否还有机会?P2P的故事又该如何继续?

  罗川依然看好互联网金融创业,在他看来,这背后有三个机会,即监管、市场和技术。“监管上给创业创新营造了大环境,金融服务的不平衡创造了极大的市场需求,技术的发展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极大的助推,给创业者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但他也强调,这种创新必须是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着力,更多放在资产的风险分析和风险定价上。

  对罗川而言,社交金融显然是他所做的一种尝试。

道口贷CEO罗川与搜狐财经记者陈洋 道口贷CEO罗川(右)与搜狐财经记者陈洋
道口贷CEO罗川(右)与搜狐财经记者陈洋

  在创办道口贷之前,罗川一直浸润在社交领域,始终关注互联网行业中的各式社区和服务,他曾担任微软MSN大中国区总裁、MySpace中国创始人及CEO、中国移动139移动互联COO等职。在他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问题即是风险定价、风险识别和增信,而社交概念的引入则是对这些核心问题的一种回答。

  互联网金融要降低风险实际上是要保证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信息尽可能对等。罗川认为,通过运用社交数据可以对借款方做更精准的描述,使借款行为更透明,对借款目的也能更深入地把握。“只有你对他的借款行为和借款目的,以及还款能力和人品充分了解的时候,才可能说让这个投资人有了充分的判断。”同时,通过社交网络,把借款人的信息在对他有影响力的范围里发布,这样的网络是对他有很强的约束力的。

  当然,除了约束力,对于借款人的选择也需要特别慎重。道口贷的做法是从校友网络中选择优质的借款人,即校友建立的知名企业,目前其核心企业已有碧桂园集团、泰豪集团、神州长城、鑫联环保等等,这些核心企业会以增信的方式,帮助其供应链上游的企业来融资,目前主要以上游供应商应收帐款的债权转让为主,这种模式被称为“校友网络+供应链金融”模式。

  罗川介绍,选择核心企业的标准目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针对电商、环保等行业,这些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是针对优质的房地产企业或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二者都是资金需求量很大,同时对资产和供应链的管理上更容易做到风险管控。

  “这种方式的创新较之传统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优势主要在于打破了地域阻隔,”罗川说,传统银行对于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的审查机制更繁复,也存在着两个供应商和核心企业不在一个地域的时候,以地域服务为基础的传统银行,在操作时必然面临内部竞争压力,“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

  在校友企业供应链金融之外,道口贷旗下另一款针对优质高校在校学生的金融服务产品-校友金服,也将于2015年12月20日上线,这也是另一款将校友社交应用到互联网金融中的模式。

  那么,这种模式的壁垒在哪里?

  “要深刻理解社交金融并不容易。”罗川将社交网络的发展形容为一种“类似受精卵分裂的过程”,必须找到一个核心,而找到核心很难,比如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像清华一样拥有粘性很高历史悠久的校友文化,也就是这种来自社交网络的约束性是否有效。

  另一方面,罗川认为,社交网络里面产生的数据只能是金融增信的一部分,能够把社交元素或者是社交网络里面产生的数据有效的融合到金融模型中,两面出击,才能使社交金融真正有效,而这也是道口贷未来突破的关键。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始链接。如需联系作者,可发送邮件至shiniechen@sohu-inc.com。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1215/n431327600.shtml report 5343 2015年以来,国内P2P行业负面环绕,跑路坏账不绝于耳,前有泛亚,后有e租宝,更是在年末再次给互联网金融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行业发展前景迷途重重。一方面是收益
(责任编辑:陈洋)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