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金融政策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A股改革试错深思:筑牢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防线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周晓勇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熔断机制正式亮相。令人尴尬的是,被当作稳定市场利器舶来中国的熔断机制,随即卷起了一场自我实现的完美下跌,接连触发沪深300指数5%和7%两档阈值,当日13:34起即暂停交易至收市。这样的场景在A股市场还是首次出现。 A股市场20多年来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试错,为何屡屡播下龙种,却收获跳蚤?个中原因值得深思。它从一个侧面再度提醒我们,看似歌舞升平的股票市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市场,其实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当前,金融市场已成为国与国之间暗战最激烈的战场,俨然成了维护国家利益的最前沿防线。因此,有必要树立起金融国防的理念,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尽快完善金融监管结构改革和制度体系建设,主动提高抗风险能力,防患于未然。 首先,以监管效率为导向,改革金融监管行政体制。可以考虑让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适度集权,使之更适应金融监管现代化、信息化要求,提高危机快速反应与应急应变能力。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几经改革,分分合合,都是顺时而为,有各自的合理性。去年“股灾”发生初期,笔者曾经在中国政府网上建言,改变当前“一行三会”模式,将“一行三会”的职能重组合并成“一行一委”(也即央行和国家金融委员会)大部制格局。遇到涉及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事项,实行双部合议,民主决策,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决策决议,共同应对风险,承担责任。大部制有利于提高金融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决策效率,提升危机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这与许多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其次,重视金融信息安全,把金融信息安全提升到国防安全的高度。高科技时代,电子与网络传播速度已超过人们的想象。稍有不慎,很容易把涉及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信息变成公开的秘密,这对金融监管部门的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从业人员与软硬件基础设备设施的管理,堵塞漏洞,防止出现金融“暗桩”。同时,应采取一切可用的高科技手段,强化金融信息情报的收集与分析能力,提早发现风险因素,做好应对准备。 第三,金融外交潜力巨大,价值有待挖掘。外交是个大舞台,如果运用好,对改善中国的国际金融合作环境大有好处。金融外交有利于增进与海外金融界的互信互通,聚合金融人脉,凝聚金融合作共识,提升国家形象。去年亚投行的创立,引起世界舆论极大关注,就是国家金融外交领域一次重大的胜利,成效显著。当前,应充分发挥中国善于办国际大型活动的长处,举办诸如“世界银行家大会”之类的国际论坛,广泛与世界各国的银行家们交流交友,及时把握国际金融脉搏,掌握前沿信息,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力。 第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塑造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信用形象。与美元牢固的信用形象不同,人民币作为一种新加入国际货币组织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刚站在国际化新的起点,信用形象尚未在海外牢固树立。有必要对人民币的购买力进行相应的宣传,不妨把人民币购买力形象实物化,比如1000元人民币等于若干吨水泥和钢材,既宣传人民币的购买力,又能提高海外对中国钢铁、水泥生产供应能力的认识,或有利于化解钢铁、水泥过剩产能。同时,可利用人民币票面的方寸之地,做点宣传国家形象的文章。今后人民币再版不妨改用与高铁、核电等相关内容的背景图案,一可以增加国民对国家建设成就的自豪感,二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科技与基建实力的重新认识,是国家实力的无形广告。 第五,保障国家外汇储备的安全,拓宽外储的投资渠道。去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下降,但仍维持了可观的规模。除了满足日常支付和应急需求,可将部分外汇变成物资储备。中国能源物资短缺,能源安全问题突出,因此外汇重点考虑用于购买能源物资,用于购买石油和铀,尤其是应重视铀储备。铀能量大,储存空间小,又是发展核电的必需物资。随着科技的发展,核电安全性能越来越高,核电的发展前景广阔。由于核电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效益显著,可以预见发展核电是未来主流趋势,其原材料——铀的价值优势必然会逐步显现,提早进行储备非常必要。
business.sohu.com true 证券时报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105/n433476035.shtml report 1662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熔断机制正式亮相。令人尴尬的是,被当作稳定市场利器舶来中国的熔断机制,随即卷起了一场自我实现的完美下跌,接连触发沪深300指数5%和7%两
(责任编辑:郭儒逸 UF029)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