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保本保收益”激励增持计划不值得提倡

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保本保收益”激励增持计划不值得提倡
  锦心绣口

  无论大股东推出何种激励,都要引导上市公司董监高及其员工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治理水平上面。

  近日中珠控股的第一大股东中珠集团向集团及下属子公司核心员工推出激励增持计划,增持总规模不超过15亿元,其特色在于“保本保收益”。增持连 续持有12个月后如账面价值低于其购买成本,员工卖出的账面亏损部分由中珠集团兜底进行补足,且按其购买成本提供10%的补偿;持有24个月后,员工卖出的账面亏损部分由中珠集团兜底进行补足,且按其购买成本提供25%的补偿。笔者认为,此种激励方案凸显大股东豪气和对员工的优待,然而或许并不值得提倡。

  中珠集团推出“保本保收益”的激励增持计划,为中珠集团及其下属控股子公司的董监高和员工提供了一个利润非常丰厚的投资机会,其意图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倡行“共赢”的合作之道。但要达到这个激励目的,似乎应该设置一个门槛,只有员工工作绩效达到一定标准,才能享受到这个无风险投资机会,目前激励增持计划缺少这方面的约束内容,似乎员工掏钱增持后就自然而然享受这个投资机会,既然大股东为员工主动承担投资风险,激励增持计划成为另外一种形式大锅饭,这一定程度反而会降低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引导激励员工勤奋踏实努力工作。

  激励增持计划,也不能搞成自娱自乐游戏。根据公告,中珠集团推出本次激励增持计划的底气,在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及持续盈利能力的信心。同日中珠控股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15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00%至150%;不过2014年度每股收益仅9分钱,这样算下来2015年每股收益也就两毛多,且不少收益来自于出售子公司的投资收益。目前中珠控股股价14元多、市盈率70多倍,但目前市场对于老股的估值,即使10倍市盈率也不觉得低,因此虽然中珠控股大股东对目前估值比较认可,但并不代表市场就会认可,未来即使要维持目前这个估值水平,恐怕难度也不小。

  说到底,股价未来是涨还是跌,大股东并不能主宰,决定公司股价的最主要因素,还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大股东对股价诉求不宜过于直接或功利,即使公司股价暂时表现脱俗,但脱离业绩的股价,多是昙花一现。无论大股东推出何种激励,都要引导上市公司董监高及其员工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治理水平上面。

  对上市公司董监高和员工不仅需要激励,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约束机制。约束包括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内部约束主要是董监高之间的相互约束。要贯彻落实《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在董事选举中推行累积投票制度,广大中小股东也可选任董事,形成董事人员的多样性,进而形成相互董事内部约束机制;要改革独立董事遴选制度,让独立董事不再是花瓶摆设,直接对执行董事形成有效约束。

  对董监高的外部约束主要是股东约束。目前,董事和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组织,独立董事、监事的评价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仍然局限于董监高小圈子之间的自我评价,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是在董事会领导之下,难以评价出真实现状。建议每位董监高每年都要向股东大会述职,在股东大会上董监高应接受大股东或中小股东质询,由股东大会现场评价,再根据董监高工作绩效考核结果来授予其相应薪酬。

  总之,上市公司是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这块基石打牢了,股市健康发展才有保证。为此既要通过激励方式引导上市公司董监高、员工积极主动作为,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约束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要多管齐下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健全公司决策运营机制,让上市公司成为能下金蛋并能让投资者分享金蛋的母鸡,以此提升股市投资价值和自身造血机能,推动上市公司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调结构、稳增长的中流砥柱。

  (作者系资本市场研究人士)

  作者:熊锦秋 (来源:证券时报网)
business.sohu.com false 证券时报 https://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epaper/index/content_781751.htm report 2344 锦心绣口无论大股东推出何种激励,都要引导上市公司董监高及其员工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治理水平上面。近日中珠控股的第一大股东中珠集团向集团及下属子公司核
(责任编辑:李腾飞)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