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银行资金多渠道入市 股灾下选择补仓而不平仓

来源:一财网 作者: 慕青 郭璐庆 谷东
原标题:银行资金多渠道入市 股灾下选择补仓而不平仓

  2016年以来,A股再度开启暴跌模式,沪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三大指数累计跌幅均在20%以上,大盘还在1月26日创出一年多以来的新低。

  股指泥沙俱下之际,带来的不仅是投资者财富严重缩水,公募基金新产品发行举步维艰。同时,诸如银行系入市资金、股权质押、大股东

杠杆增持,乃至场内融资盘,各路风险开始凸显。

  其中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所占比重最大,尤其是股权质押,是传统的成熟业务,质押率往往不高,并具有高度流动性,此前颇受银行青睐。同大股东增持相比,其存量规模可能更大。此外,券商两融受益权质押,也是常见方式。除了自有资金,券商两融资金,亦有部分来自银行

  “在这轮暴跌中,银行无疑是最受伤的金融机构之一。”多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除了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外,还有大量银行资金借道券商两融、私募基金、上市公司定增,甚至直接贷款等不同渠道,陆续进入股市。如今,这些资金已面临着巨大风险。

  面对危局,银行也在积极自救。为了避免风险进一步暴露,与去年不同,银行目前并未选择大规模平仓,而是采取了补仓、展期等方式缓释风险。

  资金多渠道入市

  “各个条线都在参与股市,各有各的玩法。”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由于伞形信托、专户基金、收益互换等模式式微,在批发业务方面,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主要有大股东增持、券商两融、私募基金配资等三种模式。

  他同时称,从目前来看,在上述各种业务中,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所占比重最大,尤其是股权质押,是传统的成熟业务,质押率往往不高,并具有高度流动性,此前颇受银行青睐。同大股东增持相比,其存量规模可能更大。

  此外,券商两融受益权质押,也是常见方式。除了自有资金,券商两融资金,亦有部分来自银行。其操作模式是,券商将两融受益权质押给银行,获得银行授信之后,再将资金以两融业务通过投资者进入股市,实际上是银行对券商授信,性质属于信用贷款。

  相对于大股东增持、券商两融等模式,银行资金借道上市公司定增、向私募配资更为隐秘。华南某知名银行投行人士此前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仅在去年上半年,该行就参与了至少3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动用资金就超过百亿元,当时获利数十亿元。

  “当时股市火爆股价普涨,收益非常诱人,又有很厚的安全垫,所以银行愿意做这些业务。”上述华南股份行人士称,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可以获得远高于贷款的收益,又能在报表中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除了借助通道,银行直接贷款流入股市,亦屡见不鲜。上海银监局披露,2014年12月,上海银行某支行通过银证转账账户,向客户发放个人质押贷款,用户将贷款直接划到证券账户,其中部分资金被用于证券交易。2015年11月,上海银行因此被监管部门处罚。

  实际上,利用贷款资金炒股早已有之。监管出手之后,类似情形也随之浮出水面,多家银行都已经为此受罚。来自浙江银监局的信息显示,2015年11月份以来,因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台州银行、中信银行、渤海银行、浙江平湖农村合作银行等四家银行,被当地监管部门共计罚款数百万元。

  此外,利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类贷款为名提供资金,是贷款流入股市的另一隐蔽通道。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透露,去年初以来,不少银行都加大了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单笔额度一般在20万~100万元之间,但贷款发放后却被用于炒股。

  “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都是合规或监管推动的业务,本身不存在什么问题。但银行为券商两融、上市公司定增提供资金,合规上多少可能都存在一些瑕疵。”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在监管严令之下,银行必须假手他人,与其他机构联手方能操作。

  据他介绍,银行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一般都是通过表外进行,并包装成资管计划,资金则大多来自理财产品,银行从中收取固定收益,有些银行甚至和其他机构联手,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为了使参与过程尽量隐蔽,在操作时,银行往往不能直接出面,需要层层包装,借助多重通道,尽量隐藏自身,仅仅资金以托管的名义出现,实现对账户的控制,从而实现隐身操作。

  由于借道理财资金池,并且一对一的合作,无需进行信息披露,银行与私募合作同样存在类似情形。上述私募人士称,在缺乏整体信披的情况下,这类业务外界很难窥其门径,只有银行自身才掌握其真实情况。

  “这部分业务主要是大中型银行在做,资金量很难统计,但保守估计也有好几百个亿。”他称,同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不同,经过场外杠杆资金清理之后,银行向私募基金提供资金,结构化产品已经很少,私募自身也会披露产品净值,整个运作过程相对透明。

  银行积极自救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23%左右,深证成指累计则跌上证指数25%左右。短期的猛烈下跌,让不少股票价格已创2014年以来新低。尽管监管层表示股权质押风险不大,但随着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股权质押濒临爆仓,银行入市资金已经被推到了悬崖边上。根据公开数据,目前至少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质押,面临爆仓风险。

  上述银行业人士称,由于缺乏完整的统计数据,商业银行的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总体风险尚难判断,但从杠杆比例来看,大股东增持风险高于股权质押。但若从规模上推测,股权质押风险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银行资金,同样面临巨大压力。虽然部分银行是在去年牛市期间开展此类业务,安全垫较为厚实,但由于锁定期的限制,部分资金可能尚未退出,随着市场一路暴跌,此类资金将面临巨大压力。不过,由于此类业务规模较小,整体风险要远低于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

  对于贷款资金部分,上述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认为,这部分业务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贷款金额也较小,目前尚未出现显著风险。

  面对风险,银行也在积极自救。数家银行理财部门人士均称,与去年的两轮暴跌不同,银行目前并未选择大规模平仓,而是通过补仓、展期等方式缓释风险。但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业务,已经有所收缩。

  “如果选择平仓,就会形成多杀多的局面,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大家不会轻易让风险暴露,能捂住的就尽量捂着。大规模平仓的炸弹一旦引爆,到时候大家都要灰飞烟灭。”某银行理财部门人士称,当前最要紧的,就是解决流动性的问题。

  大额赎回虽未现 新基金发行却艰难

  《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一家基金公司的申赎明细显示,总体来看截至25日该公司尚未出现明显的集中赎回现象,混合及指数型基金多呈净申购,不过亦有绩差基金遇到了较大体量的净赎回。

  不过非常明显的现象是,与去年上半年新基金井喷截然不同的是,目前主动股票型基金发行趋缓,发行难度加大。

  新基金“卖不动”

  暴跌仍在延续。受到国际油价暴跌、外围市场普遍下挫的影响,A股在26日再一次遭到重创。截至当日收盘,沪指下跌6.42%报收2749.79点,击穿2750点创14个月新低,创业板更是暴跌近8%,“千股跌停”格局再现,教育、软饮料、软件、海运、券商等指数直逼跌停。

  再度暴跌,两市量能放大至5200亿左右,市场人气低至冰点,抛盘不计成本涌出。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达了较为悲观的看法:“从盘面上看市场打破近期的弱平衡,以暴跌的姿态宣示了趋势的进一步向下,清仓观望者逐渐增多,边际买量变得极为稀薄。”

  开年17个交易日下跌近23%,沪指如此表现也创下了纪录。对基金销售而言,同样也是蒙上了一层冰霜,如同这几日的寒潮一般令人沮丧。

  “说实话,现在新产品特别难发,我们的观察是新基金几乎都卖不动。”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老总与本报记者私下交流时称。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月26日,1月份共发行新基金65只,其中24只是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等固定收益、保本型产品。

  然而,在目前A股震荡寻底的阶段,多家基金公司大力推行保本基金,并且该类基金的发行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与保本基金的可观收益率与较低的波动率密不可分:2015年年初至2016年1月15日,上证综指波动率高达40.1%;保本基金便“处变不惊”,波动率仅为16.2%;上证综指下跌13%,保本基金逆势上涨,平均涨幅为15%。

  统计进一步显示,保本基金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每年的平均业绩分别是4.59%、2.69%、17.65%和18.72%。“主要就是保本基金卖得好,有些一两天就都卖完了。”上述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老总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国内保本基金一般采用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CPPI)策略,该策略的基本原理是用债券收益作为可以损失的风险资本,在股票市场博取更高的收益。理论上即使基金中从事股票、期权等高风险投资的资金血本无归,投资者也能赎回自己的本金,而当股市行情大好时,保本也能分到一杯羹。

  暂未现大规模赎回

  如此行情之下,公募基金是否会再次出现集中赎回的现象?

  “前几天跌的时候我们没有出现不正常的赎回。不像上一次‘股灾’时赎回比较大,这次还没出现(大的赎回),其他公司我不清楚,我们公司比较平稳。今天之前都比较正常。甚至还有一些申购,不过不是每天、每只基金都是。”北京一家券商系公募人士在26日收盘后说。

  与专户有所不同的是,公募资金不加杠杆加之门槛很低,投资者损失不及专户。而跌幅如此之多,一些基金投资者可能“被套卧倒”再等解套之时。

  “我看到有新开基金户的,但没有赎回的。我这边柜台上没有看到有赎回的,新开户的买的都是货币型的,没有买股票型基金的。”一家国有大行支行的柜员与本报交流时称。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家基金公司1月25日零售渠道的申赎明细显示,该基金公司旗下几只明星偏股型及指数型产品当日均为净申购,其中一只主动股票型产品申购赎回比例约为3.5∶1,另一只指数型产品申购赎回比例约为1.6∶1。

  自然也有例外。一只投资于医疗保健、高端制造的偏股型基金,25日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净赎回,赎回份额约是申购份额的4倍。Wind资讯统计显示,该基金从去年12月22日至今年1月25日期间下跌高达23%,跌幅远超基准指数。

  资金流入规模下降,存量博弈乃至缩量博弈特征明显。利空因素是,市场对1月份外储消耗和资本流出问题的担忧也逐渐增多,铁路货运量创五年新低也增加了对基本面的担忧。

  “短期来看A股市场情绪和预期偏向谨慎,流动性环境很难出现明显的好转,市场格局大概率保持整体偏弱。”一家公募分析人士称。

  自然人控股股东本月缩水1.87万亿

  据Wind资讯统计,按最新持股计算,在不考虑大股东增减持的情况下,近1700家由自然人股东控股的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东持股市值合计已较2015年12月31日的收盘市值大幅缩减逾1.87万亿元。若剔除在2015年以来上市的,382家A股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市值已经低于2014年12月31日收盘市值。

  万亿大缩水

  A股上市公司富豪云集。

  2015年再次成为中国首富的王健林同样也以其实际控制的万达院线(002739.SZ),成为A股上市公司自然人中持股市值最高的实际控制人。万达院线第一大股东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在2015年底的持股市值高达816亿元,但在今年1月26日跌停收盘后,尽管持股市值仍是最高,已锐降至530.74亿元,降幅约35%。

  万达院线是市值下降最多的,但按降幅计算,当然不是下降幅度最大的。由于在上述上市公司中累计跌幅最大,四川金顶(600678.SH)实际控制人冯海良通过海亮金属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四川金顶市值,已经较2015年底跌去了一半以上,去年年底约为26.86亿元,目前仅有12.36亿元。

  作为5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郭广昌也不能幸免,均按第一大股东持股市值计算,在近一个月时间内,这5家合计市值损失逾百亿元,由原来的合计420多亿元降至不足320亿元。更甚的是,这5家均属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已令其持股市值跌至2014年底牛市初期的水平,即使按1月26日收盘市值计算,也均低于其在2014年12月31日收盘时。

  但无论是王健林还是郭广昌所持A股均为间接持有,并非百分百控股。而若按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计算,目前可统计的A股上市公司中,李仲初持有的石基信息(002153.SZ)和蔡东青持有的奥飞动漫(002292.SZ)均在本月内出现了百亿元市值的损失。尤其李仲初,在本月损失了约135.74亿元市值后,其身家也已回归至2015年初的水平,较2014年12月31日仅有30亿元的市值增加。

  自去年12月以来一直处于停牌状态而避免了本轮可能出现的市值损失的乐视网大股东贾跃亭,在直接持股A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中,已经是持股市值最高的一位,持股市值逾400亿元,也远高于其在2014年末仅120亿元的持股市值。

  起起落落

  2014年,贾跃亭也并未出现在以直接持股计算的A股富豪榜首位。当时出现在富豪榜单首位的是信威集团(600485.SH)控股股东王靖。信威集团原为大唐集团旗下核心资产,2007年至2009年连续亏损后大唐集团退出,由王靖接盘,注入北京信威估值268.8亿元股权,王靖也因持有重组上市后的信威集团34.58%的股份身家暴增。

  2015年6月,王靖持股市值一度高达600多亿元,但截至1月26日收盘,已锐降至202亿元,甚至较2014年底时也已跌去236亿元。

  但与2014年底相比,市值跌去最多的还是魏建军间接持股的长城汽车(601633.SH),跌去了564亿元。1月20日收盘,长城汽车不复权股价已创历史新低。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很正常,市场涨跌必然令大股东持股市值出现起起落落,但无论如何,富豪榜上的名单变化都不会太大。

  的确,同样按直接持股的实际控股股东来进行统计,在2014年处于前十位的富豪中,有7位仍在2015年榜单的前十位,这7位当然也继续出现在截至1月26日收盘后持股市值排名前十位榜单中。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一财网 https://www.yicai.com/news/2016/01/4744535.html report 7694 2016年以来,A股再度开启暴跌模式,沪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三大指数累计跌幅均在20%以上,大盘还在1月26日创出一年多以来的新低。股指泥沙俱下之际,带来的不仅
(责任编辑:杨苗)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