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市场 > 上市公司调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年味】小白:我们这一代在春节民俗上是分裂的(图)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年味小白:我们这一代在春节民俗上是分裂的
若以作家小白的标准看,饭馆中十有八九的食物“不如自己家做的好吃”
摄影/Basso Cannarsa

  这几年的春节前后,上海照例要下几场雨,整座城市都在阴冷潮湿中浸透。但在作家小白的记忆里,小时候,春节时的上海总是晴朗的。“或许是上海的气候变了,也或许如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所象征的,童年总是阳光灿烂。”他说。

  那时,在晴朗的天气,做汤圆是最合适不过了。小白记得,春节前两周,准备年货的鼓点就渐渐紧凑起来。对上海人来说,汤圆大概是关于新年的最顽固的记忆:两块大石头垒成的石磨缓缓推动,母亲把准备好的十来斤糯米在水中浸泡一天,再舀到石磨上。“磨一袋糯米总要大半天时间。”从石磨中缓缓流出的,是白腻的米浆,将它放在户外,在晴朗而寒冷的气候中,慢慢收干水分。经过2天的等待,将米浆中的水滤去,便成了面粉。“面粉还要用湿的纱布包着,这样才不至于干裂、腐坏。”

  芝麻馅也是家里自己做的。小白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他母亲的做法是:先捣碎芝麻,将生猪板油扯碎,同芝麻撮合在一起,也是一遍又一遍地揉捏,大约2~3个小时后,猪油才完全渗入芝麻中。包汤圆是最适合一家人一起做的事,把芝麻馅儿搓圆放到面粉中裹起来。扔到沸水中,上下欢腾的汤圆逐渐变得透明,雪白剔透中能够隐隐看得到黑色的内心,那是南方春节浓郁香甜的底色。

  小白的母亲很会料理食物,从前过年,父母的同事、学徒也会从家乡带来特产,而红房子、德大这样的西餐馆又让他早早地接触到了西餐。小时候的味觉记忆为小白的口味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对于食物,除了山东和云南曾风行一时的昆虫外,他几乎来者不拒。

  但小白的口味又是敏感而挑剔的。“也许是小时候吃得多,把嘴养刁了。”若以他的标准来看,饭馆中十有八九的食物“不如自己家做的好吃”。少数能够令他惊艳的菜肴,他会琢磨烹饪方法,搬回家实验。家里的厨房簇拥着搅拌机、空气炸锅、压面机、咖啡机、烤箱等家电,虽然只是偶尔下厨,但他会做的食物不少。“倒不是作为写作之余的调剂,没那么实用主义的想法。只是有点兴趣,也自认为有点天赋吧。”他对第一财经说。

  很多人说:如今的人想吃什么,随时能够买到,每天都像过年。纯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这是事实。但对于小白而言,过年的“吃”与平时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的父辈是春节民俗最后的坚守者,而自己这一代则是分裂的:“平时可以很现代化,很随便,但过年,我还是要回到传统中去。”

  出生于1968年的小白在少年时期,上海的副食品供应就已经比较充足。他记得,那时候农村的农贸市场已经出现,多走一点路就能买到鸡鸭鱼肉。过年的时候,食物更是丰盛。鳗鲞、蛋饺、八宝饭、水饺、四喜烤麸这些都是春节必吃的食物。而这些食物之所以令他印象深刻,还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蕴含了家人亲手烹制的记忆,包含着家乡传之久远的传统。

  直到现在,小白家的年夜饭都是大家族团聚在一起,食物也依旧自己做。在商业横行的当下,某种程度的简化不可避免。比如,他家包汤圆用的糯米粉已经不再来自石磨,而是外购的机制粉。但他也竭尽所能保存旧时的传统:比如,他依旧会自制八宝饭,从豆沙馅儿的制作开始,他都能一步步完成。“外面也能找到好吃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春节,还是应该自己做,这样才热闹。”小白说。

  经历社会转型的几代人,扎根于前现代社会,又一脚跨入后现代的碎片中。他们总有对传统逝去的唏嘘,又无法逃脱现代社会的规制,两厢追寻之下,冒出一个个难解的问题。比如,今年起,轰鸣在上海城区的鞭炮声将成为历史。

  大都市中的传统民俗在一点点消散,春节依旧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只是人们换了个过法。但曾经对老一辈传统耳闻目睹的小白依旧有着某种坚持,他至今无法接受在外吃年夜饭这件事儿,也为很多年俗的消逝感到遗憾:“如果过年的民俗都没有了,那我们还需要春节吗?那只要度假就可以了,而且也不用全国都在同一时间度假了。”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431.html report 2147 若以作家小白的标准看,饭馆中十有八九的食物“不如自己家做的好吃”摄影/BassoCannarsa这几年的春节前后,上海照例要下几场雨,整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